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赟  周丹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1):161-168
地铁隧道工程建设快速发展,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安全事故频发.为有效管控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本文在分析不安全行为干预策略的基础上,构建了地铁隧道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干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从干预层面角度和干预类别角度对地铁隧道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动态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策略实施的过程中,地铁隧道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干预层面角度看,个体层面策略对不安全行为系统干预效果更明显;从干预类别角度看,不安全心理对地铁隧道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防止不安全行为和事故发生,研究了疲劳中介效应下的矿工心理因素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归纳分析影响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以矿工疲劳反应为中介,提出心理因素、疲劳反应、不安全行为3方面的关系假设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采用群体抽样方法,对陕西2家煤矿矿工进行问卷调研;将所收集的有效问卷通过SPSS 26.0软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最后通过AMOS 24.0软件对所建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矿工心理因素(个人性格、心理素质、工作时的注意力和工作态度)均负向影响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疲劳反应和不安全行为,其中工作时的注意力对矿工疲劳反应的影响以及个人心理素质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显著度均是最大的;矿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疲劳反应正向影响其不安全行为;矿工心理因素与不安全行为之间存在2种影响途径,一是心理因素通过引起作业中的疲劳反应进而引起不安全行为,二是心理因素直接引起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3.
中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虽有好转,但依然严峻,由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的煤矿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减少煤矿重大事故的发生,就必须预防和控制煤矿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文中分别从内在和外在2个层面对影响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假设,进而根据假设,构建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概念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概念模型进行验证,最终得出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所构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并进行重要度分析。该研究有利于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不安全行为预防措施,也有利于提升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煤矿防尘技术与管理的作用效能,降低矿工尘肺病患病风险,以中国甘肃某煤矿矿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干预方案和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分类干预方案2种不同策略,研究分析干预模式、矿工年龄、矿工文化程度在干预过程中对矿工粉尘防治行为变化的影响与作用。结果表明:具有干预重点的行为阶段分类干预方案的干预效能更加优秀,矿工防尘行为意识改变彻底;不同年龄段的矿工粉尘防治行为变化差异较大,干预后26~35岁和35~50岁人群的防尘行为积极向好转变明显;文化程度与矿工防尘行为呈正向线性相关,文化程度越高,矿工防尘行为积极主动性越高。在粉尘防治过程中,矿工的行为表现不仅受利于防尘技术、管理,更与其自身年龄、文化程度等个体因素紧密相关,考虑并利用个体差异,可以充分发挥个体参与主动性,有效提高煤矿职业健康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5.
煤矿安全一直国家和人民关注的对象。为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高危岗位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干预策略的系统力学结构方程模型(SEM-SD),并采用Vensim仿真软件进一步探索安全氛围、示范性规范和安全监管等3个干预策略与习惯性违章行为影响因素的关系,深层次研究了干预策略对高危岗位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策略实施过程中,高危岗位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水平与不安全心理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作业环境水平、安全认知水平、安全能力水平均保持上升趋势;干预策略实施初期,作业环境水平高于安全能力水平,安全能力水平高于安全认知水平;干预策略实施后期,安全认知水平高于安全能力水平,安全能力水平高于作业环境水平。基于此,本文给出通过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鼓励示范性规范行为、加大安全监管力度能够有效控制高危岗位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发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高温、高湿矿井机采面环境参数进行测定,同时对矿工的劳动负荷进行跟踪监测,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然后在人-机-环境工程实验室中对该类环境负荷和劳动负荷进行模拟试验研究,以弥补此类现场环境条件的不全面。找出环境负荷和劳动负荷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改善环境质量,合理组织劳动,确保矿工生理、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全方位的预防和控制矿工的不安全行为。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了煤矿工作资源对矿工心理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且深入分析企业的安全氛围水平和矿工自身的安全心理资本在影响机理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了煤矿工作资源对矿工心理安全行为影响关系的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法对该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工作资源能够分别通过心理社会安全氛围和安全心理资本的完全中介作用正向影响矿工的心理安全行为;并且工作资源可以通过心理社会安全氛围和安全心理资本的链式中介作用正向影响心理安全行为。以上研究证实了煤矿工作资源、企业心理社会安全氛围和矿工安全心理资本在提升矿工安全行为中的有效性。因此,煤矿企业应该加强对矿工心理安全的重视,向矿工提供丰富的工作资源,改善组织安全氛围,开发矿工安全心理资本,进而提升矿工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8.
培养主动安全型矿工对于防范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对矿工进行深度访谈,深入分析访谈资料。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译码、选择性编码3个分析步骤,对主动安全型矿工的素质特征及其安全行为的驱动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构建了概念模型,提出了主动安全型矿工的培养措施。研究表明:主动安全型矿工具有职业道德素养、心理素质及业务素质3个维度的素质特征;个人需求,组织情境和组织支持3个核心因素对矿工主动安全行为的养成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个人需求包括安全需求和家庭幸福2个子范畴,是矿工主动安全行为养成的内部驱动因素;组织支持包括非正式群体的影响、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和安全制度4个子范畴,是矿工主动安全行为养成的外部驱动因素;组织情境包括企业激励、领导重视、安全文化3个子范畴,对矿工主动安全行为的养成具有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行为依从、心理认同及行为内化3个阶段提出了主动安全型矿工的关键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矿工行为失误机理,通过对矿工行为失误进行系统分析,根据矿工对信息认知的理论基础,构建矿工信息认知处理模型,将矿工信息认知处理分为3个模块并分析其特点,在其基础上,结合事故链原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建立一种矿工行为失误模型。对模型中影响矿工行为失误的因素进行重点阐述。基于所构建的矿工行为失误模型,运用回溯分析方法,提出矿工行为失误分析与预防方法以及具体步骤含义。研究发现:矿工信息认知模型是矿工处理信息的主体过程,其可阐明矿工认知资源对矿工信息处理的影响机理,基于信息处理和事故链原理的矿工行为失误模型可阐明宏观和微观两层面的矿工行为失误作用机理,根据该模型得出矿工行为失误分析及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0.
煤矿企业的生产事故中有80%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预防和控制煤矿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保障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文中运用脑电测量实验,基于疲劳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结合神经管理学和安全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对疲劳状态下矿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实验研究,构建了由刺激发生系统(STIM)、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被试反应系统、数字放大器等组成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测量系统,并选取了15名实验对象作为被测试者开展实验研究,对被试者疲劳前后注意力的脑电信号指标进行测量。当被试者疲劳时,注意能力有所下降,ERP实验中的朝向反应实验可以反映出这种变化。实验分别对被试者在疲劳前后脑电信号P3a成分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疲劳前后P3a成分的波幅、潜伏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疲劳对被测试者脑电信号的波幅、潜伏期影响明显,疲劳时被试者注意力下降,更容易出现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1.
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30 a间煤矿重大事故统计数据显示,人因事故占到96.5%以上.在所有导致煤矿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中,不安全行为是引起煤矿绝大多数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在对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G矿N1301工作面的矿工为研究对象,确定了由4个一级因素16个二级因素组成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集.引入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构造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网络结构模型,并通过发放专家打分表,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利用Super Decisions (SD)软件计算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一级因素和二级因素的权重,进而得出全部16个二级影响因素权重总排序,并以此为依据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重要性分析.其重要性排序将为预防矿工不安全行为指出控制方向,并提出相应的矿工不安全行为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矿工大五人格特质对煤矿险兆事件上报行为的影响关系,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和煤矿险兆事件上报量表对陕西地区3所煤矿的329名矿工进行测量。运用SPSS21.0软件对其信效度和相关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矿工大五人格特质对煤矿险兆事件上报行为的预测作用,同时考查不安全心理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宜人性人格对险兆事件上报行为(β=0.27,p0.05)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尽责感人格对险兆事件上报行为(β=0.31,p0.05)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神经质人格对煤矿险兆事件上报行为(β=-0.29,p0.05)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外倾性和开放性人格对煤矿险兆事件上报行为不具有影响作用;不安全心理在神经质、宜人感、尽责感3个维度和险兆事件上报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在险兆事件的管理过程中,煤矿可以进行矿工人格特质和岗位匹配度检验,并针对不同的人格特质采取干预手段,消除矿工不安全心理状态,提高险兆事件的上报率,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矿工不安全行为发生,本文深层次研究组织环境因素对矿工安全注意力的作用关系。基于文献研究,确定影响矿工安全注意力的组织环境因素,构建组织环境因素与矿工安全注意力关系的假设模型,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安全承诺、安全文化氛围与自主型安全注意力存在正相关关系,与被迫型安全注意力存在负相关关系;安全管理行为与自主型安全注意力存在负相关关系,与被迫型安全注意力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组织安全承诺和安全文化氛围对自主型安全注意力的影响比对被迫型安全注意力的影响大,而安全管理行为对被迫型安全注意力的影响比对自主型安全注意力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矿工行为数据集构建不全面、行为识别实时性较差、对相似行为的细粒性识别精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的自主学习行为特征并实现行为分类的识别方法。首先,对原始矿工行为视频进行特征提取,生成用来描述时间特征的光流图以及可以描述空间特征的三原色(RGB)图像,使用双流网络对提取的特征进行学习并得到行为分类结果;然后,引入量子遗传算法对双流网络进行改进,对网络中待训练参数进行量子编码,将双流网络在测试集上的代价函数值作为适应度函数。采用量子交叉、量子门旋转实现种群个体的进化。构建了包含50种矿工行为的数据集,在该数据集上利用双流法进行行为识别。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量子遗传算法优化后的3种双流网络的识别准确率,比优化前分别提升了1.01%,0.87%和0.32%。通过与其他矿工行为识别算法进行对比,本文所提方法在两种数据集上识别率分别达到90.36%和72.29%,均优于其他几种识别算法,准确率最大差距达到22.36%,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煤矿事故中,矿工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而归根结底是由于矿工个体安全信息力低下,导致无法全面感知安全信息,进而产生认知偏差,最终容易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造成事故。文中在对安全信息认知的通用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矿工作业环境的特殊性以及矿工对安全信息的认知特征构造了矿工安全信息认知的一般过程。针对此认知过程,文中从安全信息、安全信息传播、个体信息感知、个体信息认知和个体信息利用5个一级因素出发,细分出影响矿工个体安全信息力的二级因素。通过DEMATEL(评价实验室)和ISM(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各影响因素,找出了影响矿工个体安全信息力的原因要素和结果要素以及根源因素,并对其进行分层,构建了矿工个体安全信息力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图。文中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以行为安全理论为基础,根据文献分析和人员访谈,基于跨层次的系统视角构建了建筑工人安全行为预警体系.根据该体系,制作了调查问卷,面向现场建筑工人进行了数据收集,并采用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对该体系进行了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仿真得出的输出值和实际安全行为数据一致性较高,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仿真能力较强,该评价体系能有效地对建筑工人的安全行为进行评价和预警.根据阈值,把安全行为分为优秀、良好、较差等3个等级,并针对预警结果采取不同的安全干预方案,从而提高安全管理能力,改进项目安全绩效.  相似文献   

17.
普遍存在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建筑施工过程伤亡事故频发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系统把握施工安全相关行为的特征与规律至关重要。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对不安全行为的系统性分析不够深入。该文引入主体建模方法,根据所提出的施工安全相关行为的建模框架,对工人行为进行建模和仿真。设计实验平台,作为建立仿真模型所依据的真实现场。建立建筑工人安全相关行为仿真模型,并通过实验对模型进行标定和验证。应用仿真模型分析在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中常用的奖励和处罚措施对工人行为的影响,发现处罚措施对纠正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更为有力。该研究所提出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可为建筑施工安全相关行为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施工现场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措施呈现静态、局部、标准化等特征,较难适用于动态变化的各类现场不安全行为的管控,因此有必要建立更好的方法来评估施工现场不安全行为,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管控措施。该文提出了基于危险系数的施工现场工人不安全行为评估方法,即依据"事故-场景"对不安全行为进行逐层分类后,采用不安全行为发生的频繁程度、不安全行为引起各类事故的可能性以及各类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来构建不安全行为的危险系数,以对工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持续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行为进行危险程度分级与管控资源配置。实际案例应用表明:该评估方法能够提高不安全行为管控的有效性与针对性,进而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装配式组合结构中预制-装配式群钉剪力键力学行为,提出采用三向非线性内聚力接触单元模拟先后浇混凝土界面粘结形变关系的数值模拟方法,结合预制-装配式群钉剪力键推出试验,在验证模拟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了预制-装配式群钉剪力键内部力学行为以及栓钉排数、间距和后浇混凝土强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双线性内聚力接触单元能较好模拟...  相似文献   

20.
陈赟  刘慧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3):5506-5512
为有效减少地铁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提高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本文从地铁施工人员与安全管理人员双方的利益动机出发,构建不安全行为惩罚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SD模型对双方博弈的演化趋势进行仿真模拟,最后提出能够降低不安全行为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两方博弈模型的均衡解不具有演化稳定性,且增大惩罚力度只能在短期内减少不安全行为,而重复博弈上下震荡的频率更大,安全管理检查更加困难;引入动态惩罚机制并优化可以达到稳定的演化均衡,在有效抑制波动的同时减少不安全行为发生,达到最稳定状态,获得稳定策略,在不检查的情况下,施工人员选择安全行为,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本研究为制定有效的惩罚制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