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茜 《科技信息》2008,(9):252-252
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上的飞跃,妇女在社会上已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她们的衣着打扮,尤其是魔幻般的服装造型的变化已经成为社会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女装造型变化的快慢就是当今社会发展速度的最好体现。本文对女装造型变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结合国家“八五”项目“重型数控机床模块化设计与制造系统”,在I—DEASVI—i环境下研究并实现了零件的参数化造型与自动拼装.通过创建特征而记录整个设计过程.一个特征对应多个数据文件,从而生成不同规格零件的实体模型来实现参数化的目的.根据零件在装配中的姿态造型,装配实质是对零件进行定位操作.产品的层次结构使装配过程限制在一定数量的装配对象范畴内,使自动装配的过程易于实现.参数化造型与自动拼装节省了大量的存储空间,免去产品设计人员的重复劳动,提高生产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领部的视觉覆盖区域、形式美感法则及造型与结构的关系因素等,对领部造型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得出了在女装领部中应用视错觉规律对人体美感进行修饰的方法,以及领部对人体覆盖区域的模糊化设计方式,从而提高了领部造型设计的灵活度和形式美感。  相似文献   

4.
从几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构件入手,通过实地考察及分类研究的方法探讨陕西党家村建筑雕饰纹样的造型.认为其造型特点在于以浓郁的艺术气质,离合互应的布局造就了纹样饱满繁复的特征.在表现手法上,不重“写实”重“传神”,不重“再现”重“表现”,形成“物我同一”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5.
开发了一套曲面造型CAD系统。利用该系统可方便地进行曲线、曲面造型,从而为工业产品造型,各种图案设计,模具设计及制造提供有效的工具。本系统是基于AutoCAD10.0和TurboC2.0软件而研制开发的。  相似文献   

6.
依据人体机能学理论,分析女性人体形态、上肢构造、体表、运动状态、体型和皮肤等数据,明确正常体女装衣身结构与人体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正常体女装衣身结构的设计方法。探讨了运动状态下正常体女装肩部、胸部、背部和腰部的合理活动范围,得出女装衣身部位与人体结构相吻合的最佳造型,达到女装衣身部位内在结构与外观造型的协调统一,充分体现正常体女装衣身部位的合体度与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从特征设计的角度分析了实体造型的不足,在吸收相关工作优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特征的实体造型数据结构.其中包括引入非流形表示,增加连接边和连接点,尤其是扩展边的内涵,引伸出多点边,使实体造型与特征造型有机结合,向符合工程设计需要的产品模型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8.
为使女装衣身结构设计更趋合理,符合人体功能及服装造型,利用立体裁剪的手法分析胸腰的造型,探索腰省位置、大小及所占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职业女装已成为女装中的重要部分。以前有关职业女装的系统研究很少,本文对不同职业女装的设计要领及职业女装的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提出一些有益的见解,为职业女装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汽车造型因受其所在国的文化影响,形成不同的风格,这些风格正是汽车受顾客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必须形成基于本国文化的造型风格.世界先进汽车企业在汽车造型设计中都融入了本国的文化元素.因此,中国汽车造型设计也应体现出自身的文化特质,并就中国汽车企业如何把中国文化元素更好地运用到汽车造型设计中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特征造型技术是CAD关键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热点,是CAD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重点针对特征造型系统展开论述,对特征造型技术原理、定义和分类做了详细的阐述,并基于轴类零件形状特征造型系统的开发,分别论述了特征形状处理模块、特征参数输入模块、特征定义模块、特征对象管理模块、特征修改模块、特征造型模块等重要模块的建立过程和理论等.  相似文献   

12.
时装表演是一种反映大众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的形象表演艺术,作为审美主体的观众最早感受的视像信息是人的“肖像造型”。模特肩背造型是造型的另一种视觉方式,这种视觉方式给观众更大的想象空间。针对时装表演中模特肩背造型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模特肩背造型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方造型艺术由于不同的生存环境和历史传承,在造型语言和形式方面遵循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人本着天人合一的观念看待世界,而西方人眼中的自然是完全外化于人的客体;在对自然的关照方式上,中国采用亲和、自然的表达方式,而西方采取冷静、拘谨的刻画;在表现理念上也有“身于物化”与“征服自然”的区别。种种社会、历史、美学观念的差异是造成中西方造型艺术不同风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古代中西方釉的种类、化学成分和制作工艺的考查及其发展和演变过程的回顾,较系统地整理了中西方釉技术的发展脉络,并分析了中西方釉技术及其发展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王晓强 《科技信息》2003,(5M):67-68
虎人相合卣,通称“虎食人卣”或“饕餮食人卣”。此卣日本京都泉屋博物馆和巴黎赛奴施基博物馆各藏一件。它们的造型,乍看为一虎张开大口,欲吞噬一人,再细看是人虎相合在一起(这类人虎相合的造型,大致分为人在虎下和人在虎上两类——虎噬人头的,应视为虎在人上。他们或拟自然界雄虎每咬着母虎头部交配状态,或拟人背交,对交状态。如果称这类造型为“虎食人纹”,在字面上很容易被人理解成“老虎吃人”而不及其他,故而我认为其应定名为“虎人相合”纹形。有虎人相合纹形的器物,存在上跨越了商代到西周的一段很长时间。更值得注意的是,其纹形中的人,凡显露发饰的,几乎多是披发;凡显露身体的,除赤足而外又多有纹身的迹象)。  相似文献   

16.
普通中专教学色彩课程按三年制教学大纲规定仅十几节,而面对绝大多数不具有基本造型能力、色彩知识和作画经验的学生,要想在有限的课节内画出“象点样”的习作难度非常大。不少教师都避实就虚地绕开这“头痛”问题或改上其它课业内容,甚至放任自由,个中原因是不言而喻的。下面就我个人一点经验谈谈两个主要问题,不足之处请多指正.  相似文献   

17.
三峡民间美术是一种地域文化,在造型与审美上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其造型特征是:“寄善”写意的造型,寓意生灵的造型,实用与美观的造型;其审美特征是:阳刚之气的刚健美,阴柔之气的飘逸细腻美,粗拙之气的古朴淳厚美。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写生变形”、“写意变形”二方面探讨图案造型的基本规律,并探讨图案造型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带着激情创造图案,创造图案表达情感是图案艺术精神所在。  相似文献   

19.
造型基础训练是造型艺术诸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本文以全球化为背景对“基础”从概念到意义进行再认识,希望通过对“基础”的当代阐释和把握,改革我们的造型训练的内容与方法,以回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意象”本身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自然产物,符合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和中国人的独特审美观念,贯穿了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包括对自然物象的感悟、画家的情感与物象的相互交融、画家运用艺术语言把这种情感通过物象表达出来.从古至今,“意象造型”都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特点.在工笔重彩人物画中,“意象造型”主要体现在以线造型和以色造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