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C46500黄铜显微组织及其抗脱锌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46500黄铜挤压坯为α+β两相组织,经高温退火处理后,组织中β相向α相转变,在480℃时,固溶度达到极值,且β相由网状结构向等轴状转变;C46500黄铜经480℃+6 h退火处理后,具有良好的抗脱锌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
无铅易切削铋锑黄铜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熔铸、挤压的方法生产出以Bi和Sb代铅的环保型易切削黄铜棒材.利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等手段对易切削黄铜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分析,并对其力学、脱锌和切削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的Bi和Sb主要以单质或化合物方式存在于无铅黄铜的相内和相界处,Bi以单质颗粒存在于相界处,Sb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相内,这对提高合金切削性能有利;添加Bi和Sb黄铜的抗拉强度为478.9 MPa,伸长率为15.1%,断面收缩率为29.3%,屈服强度大约为295 MPa;添加Bi和Sb黄铜的切削性能比HPb59-1铅黄铜的优,合金的脱锌腐蚀性能良好,脱锌层厚度约为323μm.  相似文献   

3.
黄铜下水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使用,为进一步提高黄铜下水管的防腐技术,增加其使用寿命,以实际失效的H63黄铜下水管作为腐蚀失效的研究对象,从宏观形貌和微观机理两方面对其腐蚀失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H63黄铜下水管发生脱锌腐蚀后最终会发生脆性断裂;下水管内表面腐蚀比外表面严重,其腐蚀产物主要有Zn O、Zn Cl2及Cu(OH)Cl;Cl-在内表面腐蚀破坏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下水管的上波纹管部位是腐蚀失效最容易发生的部位,其腐蚀处的硬度值为147.77 HV,减薄程度值为0.10 mm。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电脉冲处理对硅黄铜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电脉冲处理后,硅黄铜合金的腐蚀电位略有提高,自腐蚀电流密度下降约一个数量级;容抗弧直径大小是未处理时的6~7倍,其脱锌层厚度由未处理时的80~90μm减小到电脉冲处理后的15~20μm.电脉冲处理后硅黄铜合金的耐蚀性优于未进行电脉冲处理的硅黄铜合金.  相似文献   

5.
李吉元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3):36-36,197
对热电厂的凝汽器的黄铜冷却管发生腐蚀的性质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确定其腐蚀机理为垢下选择性腐蚀。据此,提出了材质操作上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某电厂的凝汽器海军黄铜管腐蚀失效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凝汽器海军黄铜管的腐蚀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一定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钴基合金在液锌中的腐蚀磨损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几种钴基合金进行静态腐蚀、力学性能测试和腐蚀磨损试验,对其耐液锌磨蚀机理进行探究.试验结果表明,材料的韧性增加有助于提高其耐磨性.合金中的Si对材料的微观结构、机械性能及耐锌液腐蚀有很大影响.随着Si含量的增加,合金由亚共晶转变为过共晶,先析出相由钴基固溶体变为树枝状的Laves相.合金的塑性降低,脆性升高,但耐液锌腐蚀性能提高.在液锌中,过共晶钴基合金的磨蚀性能比亚共晶钴基合金要好,干磨损时结果恰好相反.钴基合金的磨蚀机制主要是材料的塑性变形、脆性断裂和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用微机解析电化学弱极化数据评价材料耐蚀性的方法,用这种方法研究了 碳钢、黄铜和铝在海水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微机解析方法能自动判断极化体系, 准确计算腐蚀速度及有关腐蚀动力学参数,实验简单、快速,数据利用率高,结果比 较可靠;显示出应用计算机的优越性。 在本实验条件下用微机解析方法评价出四种材料在海水中的耐蚀顺序为铝>紫铜 >黄铜>碳钢。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锌液对热镀锌设备关键部件的冲刷与腐蚀交互作用,设计超强耐锌液腐蚀材料,利用自主研制的锌液腐蚀磨损试验机进行了相应的实验,并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冲刷-腐蚀试样的界面形貌,以研究Fe-3.5B合金在流动锌液中的冲刷与腐蚀交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流动锌液造成的总冲蚀速率和纯腐蚀率随腐蚀时间延长而下降。在相同时间下,总冲蚀速率远高于纯腐蚀速率,而纯冲刷速率则变化较小;流动锌液的冲刷加速了界面产物的移除,同时腐蚀粗化了界面并强烈促进冲刷,使冲刷与腐蚀产生交互作用;在冲刷-腐蚀初期,剧烈的腐蚀促进冲刷,但随冲刷-腐蚀时间的延长,界面前沿的Fe2B对流动锌液的阻挡导致腐蚀强度下降,使交互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0.
分析常减压设备的腐蚀旨在搞清腐蚀的位置与原因,以便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通过调查认为腐蚀的部位主要在常压塔顶及其馏出系统,指出了原因所在,提出了改进建议,即优化“一脱三注”工艺,采用涂料防腐.  相似文献   

11.
基于市政再生水的微生物金属腐蚀行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政再生水的有机物、氮、磷和微生物含量均高于地表水,采用其作为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源后,微生物对金属腐蚀的影响亟待研究.为此,针对市政再生水作为补充水源的循环冷却水,采用实际水质,以微生物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分析、腐蚀挂片实验和电镜扫描方法,对比分析了常规循环水与灭菌循环水中不锈钢、黄铜和碳钢的3种拟合电阻(溶液电阻、生物膜电阻和极化电阻)、腐蚀电流、腐蚀电位以及腐蚀速率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循环水中的微生物均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3种金属的腐蚀,其中微生物对不锈钢腐蚀的影响最大,碳钢次之,黄铜最小.微生物对不锈钢、黄铜和碳钢腐蚀行为变化规律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微生物没有改变不锈钢和碳钢腐蚀行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但却对黄铜的腐蚀规律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在人工体液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泡试验和电化学技术对CuZnAl形状记忆合金在人工液体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znAl形状记忆合金的腐蚀形式为脱锌腐蚀。CuZnAl形状记忆合金的耐腐蚀性优于未经记忆效应处理的同成分合金。该合金耐蚀的原因是,由于单相马氏体组织具有记忆行为和超弹性,改善了表面电化学行为,促进了钝化,从而抑制了阳极活性溶解。  相似文献   

13.
目前研究以铋代铅生产环境友好无铅黄铜较为常见.系统地描述了无铅铋黄铜的发展背景和国内外研究开发动态,分别介绍了铋黄铜合金成分优化、组织结构及冷热加工性能对其切削性能、耐脱锌腐蚀性等方面的影响,并对将来开发、应用环境友好无铅黄铜存在的问题及研发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制氧机输出端黄铜管爆裂事故进行了检验和分析,得出制氧机启动与停止所产生的疲劳应力与高速流动的高压氧气氧化介质共同作用,导致了黄铜管发生腐蚀疲劳爆裂破坏,冷加工后退火不均匀是加速黄铜管爆裂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15.
锌基合金挤压型材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自行研制的一种锌基合金(可取代HPb59.1黄铜)的挤压型材组织与性能进行研究,并与某厂研制的一种锌基合金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自行研制的锌基合金在挤压温度为350℃,挤压比为17.5和挤出速度为20mm/s的挤压工艺下可顺利实现挤压成形:挤压所得表链型材抗拉强度达到375MPa,切削性能良好,组织致密,表面质量好;挤压后合金组织为完全再结晶组织,其局部还出现再结晶晶粒聚集长大的现象;在人造海水中腐蚀30d后没有明显的晶间腐蚀倾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微乳化甲醇柴油对黄铜、紫铜、45号钢、Q235、铝合金的腐蚀特性。并自制出缓蚀剂YGY,缓蚀剂对微乳化甲醇柴油的腐蚀油明显抑制所用。  相似文献   

17.
对自制的一种新型高锰奥氏体耐液锌腐蚀合金在490 ℃的熔融纯锌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探讨了其耐液锌腐蚀机理. 结果表明,与316 L不锈钢相比,新型高锰奥氏体合金具有更好的耐液锌蚀能力,其腐蚀速率为6.42×10-4 g·cm-2·h-1,而316 L不锈钢的腐蚀速率为1.54×10-3 g·cm-2·h-1. 新型高锰奥氏体合金在锌液中的最终腐蚀产物为Γ相+δ相+ζ相,而316 L不锈钢的腐蚀产物几乎全是ζ相. 新型高锰奥氏体合金的腐蚀产物中δ相固溶了质量分数在8.5%左右的Cr,Cr的存在使得δ相稳定性增加,致密的富含Cr的δ相的存在减缓了铁、锌反应速率,提高了新型高锰奥氏体合金的耐液锌腐蚀能力. 因此,以锰代镍来制取低成本的新型高锰奥氏体耐液锌腐蚀合金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炼锌工业中广泛使用由无缝钢管冷弯而成的冷却管来实现锌液的冷却。冷却管的使用寿命非常短,消耗量相当大。锌液的表面张力小,渗透性强,腐蚀性强,能与冷却管中的铁元素生成铁-锌合金,能溶解冷却管中碳、硅等元素,锌液对冷却管的强腐蚀性,是影响锌液冷却管使用寿命的决定性因素;锌液冷却管的损坏是高温腐蚀和应力腐蚀共同作用的结果,热应力和残余应力促使其损坏由高温腐蚀向应力腐蚀发展;冷却管损坏位置由热应力和残余应力共同决定,其中热应力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镀锌板防腐蚀能力,利用热力学计算软件计算了Zn电化学腐蚀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随温度的变化,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镀锌板腐蚀与温度变化的关系。绘制了25℃下Zn-H2O系和Zn-Al-H2O系电位-pH图,得出镀锌板的纯锌镀层和锌铝合金镀层电化学腐蚀倾向与外界环境pH值的关系,提出通过控制外界环境的电位或pH值来减缓或防止锌层腐蚀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55%铝—锌—1.6%硅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盐雾试验(NSS、ASS)、曝气试验、浸泡试验和缝隙腐蚀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与锌镀层和铝镀层的对比,研究了55%Al-Zn-1.6%Si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镀层中富锌相的存在,导致缝隙腐蚀中的自催化酸化闭塞电池难以形成,因而该镀层的耐缝隙腐蚀性能优于铝镀层;在其他试验条件下,由于镀层表面富铝相占较大面积,使得镀层的耐蚀性高于锌镀层,接近于铝镀层.钝化处理后各镀层耐蚀性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