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纳米氧化物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氧化物在功能陶瓷、化纤、环境工程、化妆品及涂料等领域具有广阔和潜在应用。根据国内外研究报道及作者近期对纳米氧化物的制备研究 ,介绍了纳米氧化物的合成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纳米技术在涂料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了纳米及纳米技术的基本概念,纳米技术在涂料中的应用,讨论了纳米涂料具有的优良性能,以及国内外纳米涂料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现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纳米隐身涂料的性能特点、作用机理及制备方法,强词了纳米材料在军事隐身领域的重要作用.评述了近年来纳米隐身涂料的研究进展,指出纳米隐身涂料比其他隐身材料具有更优异的隐身效果.并且向宽频带多功能方向发展。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纳米CaCO3改性丙烯酸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制备纳米CaCO3复合涂料,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经不同改性剂改性制得的纳米CaCO3粉体在丙烯酸树脂中的分散工艺,制备了纳米CaCO3复合丙烯酸树脂浆液.探讨了不同纳米CaCO3和不同分散剂及其用量和丙烯酸树脂用量等因素对纳米CaCO3在丙烯酸树脂中分散性的影响,并优化出了最佳分散工艺条件:适合于在丙烯酸树脂中分散的纳米CaCO3是WO-12,丙烯酸树脂、纳米CaCO3和分散剂BYK-110质量配比为16:16.7:1.考察了纳米CaCO3复合丙烯酸浆液的贮存稳定性,并用TEM对其分散状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制得的浆液稳定性好,且纳米CaCO3在其中为纳米级分散.用该浆液制成的纳米复合涂料,与传统涂料相比其耐光性、耐水性、自洁性和贮存稳定性等显著改善.最后,用SEM对涂料进行了表征.图2,表5,参8  相似文献   

5.
稀土纳米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稀土纳米复合氧化物因其具有纳米材料和稀土元素的双重特性,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稀土纳米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如:高温固相反应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和燃烧合成法.总结了每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在近年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有效去除室内空气污染物成为污染治理的重要课题。纳米催化剂因其特殊的效应,在降解室内空气污染物方面展现了良好的效果和应用前景。本文介绍金属、金属氧化物、复合氧化物纳米催化剂降解不同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研究进展,阐述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的基本原理,讨论各类催化剂的优缺点。贵金属在室内污染物的降解方面虽有很好的效果,但其昂贵价格阻碍了推广应用;氧化物纳米材料光催化降解室内污染物的过程需要在光照下进行,负载贵金属后具有很好的降解性能;用来催化氧化降解室内污染物的氧化物和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对室内污染物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性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展望了纳米催化剂在降解室内空气污染物方面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将纳米SiO2加入到环氧丙烯酸酯体系中,配制成紫外光固化涂料;对涂料涂膜的抗冲击强度、附着力、柔韧性、硬度、耐老化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涂膜进行了热重分析.研究表明,涂料性能随着纳米SiO2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当纳米SiO2的用量占总物质质量分数的5%时,再增加纳米SiO2的用量,涂料的某些性能反而下降;纳米SiO2较佳的加量为涂料质量分数的3%~5%,在此范围内,所制得的环氧丙烯酸酯紫外光固化涂料涂膜的硬度达3H,抗冲击强度达4.9N·m、附着力达1级、柔韧性达1mm.光泽度85%~90%、鲜映性8~9级、耐人工老化800h失光率18.7%~23.4%.  相似文献   

8.
某些纳米氧化物的合成及抑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金属盐和碳酸钠、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合成得到纳米CuO、ZnO、MgO和Fe2O3。用XRD、TEM、IR测试手段对纳米级的粉体结构和形貌进行研究,比较了这些纳米级氧化物与微米级氧化物对聚氯乙烯(PVC)的抑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添加量,各种纳米氧化物对聚氯乙烯的抑烟性能比微米级氧化物的要好得多。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纳米TiO2对甘氨酸的光催化氧化性能及其氧化机理.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甘氨酸的光催化氧化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纳米TiO2的用量和溶液pH值都影响光催化反应.外加无机氧化物,能有效地捕获光致电子,增加溶液中羟基自由基的浓度,提高甘氨酸的光催化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十二烷胺作为分子模板制备了具有纳米结构的钛钒复合氧化物.将该复合物加热至330℃时,部分分子模板被消除.测试了该氧化物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发现引入纳米结构极大地提高了材料的充放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纳米材料及其复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纳米材料的特性,系统地论述了纳米材料、纳米涂层、纳米块体复合成型新技术,同时介绍了国内外籍此技术所取得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纳米TiO2在涂料中的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将实验室自制的抗菌纳米TiO2添加于苯-丙乳液中,制成抗菌涂料.透射电镜测试结果表明,表面处理后的抗菌纳米TiO2在乳液中能够均匀分散,可充分发挥纳米TiO2的杀菌作用.杀菌测试结果表明,该抗菌涂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的杀菌率均达到99%以上,并且它不受光源条件限制,抗菌作用彻底、持久.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在Ni-Si3N4纳米复合电镀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分散技术在纯铜板上制备了含有纳米Si3N4镍基复合镀层,研究了超声波对纳米颗粒含量、复合镀层显微硬度及组织结构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镀层表面显微组织,利用MM-200磨损实验机检测所得复合镀层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分散技术可获得性能优良的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微/纳米技术的发展,寻求一种微/纳米粒子有效的分离操控技术是实现其应用的关键.本文综述了微/纳米级微粒分离操控的几种常用技术,并且着重介绍了介电泳的基本理论以及它在微/纳米级微粒分离操控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用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制备了Mn-Zn铁氧体纳米晶体,用TG-DTA,FT-IR和XRD等3种分析方法研究了其制备工艺.将所得Mn-Zn铁氧体纳米晶体制成吸波涂层,研究其对雷达波吸收特性.结果发现:与非纳米(微米级)吸波剂相比,纳米Mn-Zn铁氧体吸波剂的吸波性能显著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6.
将纳米TiO2以机械搅拌的方式加入到环氧富锌涂料中,制备纳米TiO2改性环氧富锌涂料。采用喷涂法将纳米TiO2改性环氧富锌涂料和未改性的环氧富锌涂料分别涂覆到耐候钢电极表面上,在NaCl电解质溶液中测量电化学极化曲线,并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样品湿热试验后的表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纳米TiO2的光电转换作用提高了环氧富锌涂层防腐性能,耐候钢表面涂覆纳米TiO2改性环氧富锌涂料后,其自腐蚀电流减小,表面腐蚀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17.
随着纳米科技的不断发展,核心功能器件的纳米制造作为相关设计与应用研究的桥梁和基础,其研究价值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聚焦离子束(Focused ion beam,FIB)加工是面向纳米尺度制造的一项重要技术。在概述FIB工作原理的同时,介绍FIB纳米加工方法与关键工艺的发展状况,就溅射产额、再沉积和FIB纳米直写方法等展开讨论。并介绍FIB纳米加工技术在纳米功能器件制造和基础研究等领域的典型应用。对其未来的发展从装备和机理研究的角度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利用月桂酸对金红石型微/纳米Ti O2进行了有机表面改性.粒子采用了红外光谱(IR)、热分析(TG-DTA)、扫描电镜(SEM)等对表面改性前后的微/纳米Ti O2结构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热分析表明月桂酸是以化学键合的方式结合在微/纳米Ti O2表面形成了包覆层.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产品作为添加剂在石蜡基础油中的抗磨减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修饰后的微/纳米粒子具有优良的抗磨、减摩能力,同时分析了减摩机理.  相似文献   

19.
自蔓延高温合成 (SHS)法是一种新兴的材料制备方法 ,而由此衍生的自蔓延高温合成表面涂层技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材料表面改性技术。介绍了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及其应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涂层技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特别是在石化工业中重要设备的防腐中有重要的作用 ,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后对SHS涂层技术的研究将集中在复杂形状工件、金属基板材的SHS涂层制备技术及利用添加剂改善SHS涂层性能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借助低温方法对恶性肿瘤实施靶向治疗已成为肿瘤临床和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主题。为了突破制约传统冷冻手术治疗效率的技术瓶颈,本实验室首次提出将纳米技术与低温工程学相结合,以发展先进肿瘤微创治疗方法的技术理念,并在相应的机理分析、试验研究和医疗仪器的研制等方面取得进展。种种态势表明,纳米冷冻治疗学正成为纳米医学领域内极具探索价值的新前沿。由于这一方法在调控冰球生长方向和强度、确保肿瘤适形治疗以及提高医学成像分辨率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手段,因而在预期的临床应用上可望取得较佳结果。该方法的提出,为发展高效物理靶向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在简要剖析低温医学技术发展态势的基础上,评述了纳米冷冻治疗这一未来纳米医学领域可能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阐述了其基本特点、功能和应用方式等问题,并以本实验室前期取得的系列进展为例,剖析了在现阶段发展纳米冷冻治疗技术的途径;同时也对纳米冷冻治疗学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归纳出了一些有待解决的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