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 CP 破坏实验结果的理论分析,引入φ~4相互作用模型,讨论了 CP 破坏的物理机制。从场与真空相互作用的观点,证明了 CP 破坏来源于真空自发破缺.并讨论了所得结果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2.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虽然包含了CP破坏,但其不足以解释宇宙中观察到的物质与反物质不对称现象,因此进一步检验标准模型中的CP破坏机制、寻找CP破坏的新起源已经成为粒子物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析LHC实验上构造CP-odd可观测量的困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CP-odd可观测量的构造方法,接着按照量子场论的基本原理,构造了τ轻子CP破坏的有效拉氏量,从而为研究与τ轻子相关的新物理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在最小超引力模型中计算新物理对Bu,d和B,介子衰变过程的贡献.结果发现:①新物理对-B0d→D(*)+D(*)-,B-u→D(*)0D(*)-和-B0s→D(*)s+D(*)-衰变过程分支比的贡献最大为30%;②这些过程的直接CP破坏很小,而混合CP破坏很大,超对称对其CP破坏贡献很小,基本可以忽略;③这些衰变过程的分支比和CP破坏的理论预言的主要误差来源于形状因子.  相似文献   

4.
贮存环中子衰变的中微子工厂为研究CP破坏效应提供了条件;超对称性模型在宇宙中产生物质的能力的假设提高了通过希格斯玻色子衰变的研究用来揭示CP对称性破坏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弱流的K—M矩阵进行推广。推广的矩阵包含五个转角和四个CP破坏相角以及新弱作用耦合常数等十个独立参数,并指出经过类似的推广后二代模型中就可以描述CP破坏现象。在中性K介子的非轻子和半轻子衰变中存在CP破坏效应。  相似文献   

6.
在大多数B介子非轻无璨衰变中,湮灭贡献都带有不同于树图、企鹅图振幅中的强位相和弱位相,这对研究CP破坏很重要.同时,对于湮灭图自身来讲,计算它的贡献也很有意义:如果知道了湮灭图的贡献,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低能QCD动力学,研究理论方法是否具有可行性.BS^-→π^ π^-过程有较大的CP破坏,其CP破坏不仅来源于树图算符也来源于企鹅图算符;  相似文献   

7.
评述了200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南部阳一郎(Yoichiro Nambu)、小林诚(Makoto Kobayashi)和益川敏英(Toshihide Maskawa)的研究工作。南部由于发现了粒子物理中的自发对称破缺,这个低调而深刻的物理学家获得2008年度物理学诺贝尔奖的一半。小林诚和益川敏英关于CP不对称的工作,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另一半。CP是英文电荷(Charge)以及宇称(Parity)的缩写,这里的电荷不完全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荷,电荷反演其实是粒子和反粒子之间的互换,宇称是空间的反演。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和杨振宁发现发现宇称不对称时,人们还没有发现CP对称性也被破坏了。最后,虽然CP破坏对宇宙中重子不对称起源具重要意义,但小林诚和益川敏英提出的CKM矩阵所导致的CP破坏还是太弱,不足以解释宇宙早期的重子数生成。毫无疑问,我们要超出粒子标准模型才能够解释重子数的起源,粒子物理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8.
通过J/→中、之间的角关联以及该过程中的衰变不对称参数的精确测量来研究CP破坏,实验上尚未实现。计算表明,利用此过程来研究CP破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地分析和讨论了中性K介子体系中的CP破坏效应,利用最新实验数据给出了一些能够相互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肖鸿飞 《自然科学进展》2003,13(10):1092-1094
讨论了中微子混合中CP不变性的含义,定量地研究了真空中中微子振荡的性质.在周光召和关岳良提出的SO(10)×△(48)×U(1)超对称模型中,计算了短基线实验和长基线实验中微子振荡几率和CP破坏效果.  相似文献   

11.
Equal amounts of matter and antimatter are predicted to have been produced in the Big Bang, but our observable Universe is clearly matter-dominated. One of the prerequisites for understanding this elimination of antimatter is the nonconservation of charge-parity (CP) symmetry. So far, two types of CP violation have been observed in the neutral K meson (K(0)) and B meson (B(0)) systems: CP violation involving the mixing between K(0) and its antiparticle (and likewise for B(0) and ), and direct CP violation in the decay of each meson. The observed effects for both types of CP violation are substantially larger for the B(0) meson system. However, they are still consistent with the standard model of particle physics, which has a unique source of CP violation that is known to be too small to account for the matter-dominated Universe. Here we report that the direct CP violation in charged B(+/-)-->K(+/-)pi(0) decay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neutral B(0) counterpart. The direct CP-violating decay rate asymmetry, (t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umber of observed B(-)-->K(-)pi(0) event versus B(+)-->K(+) pi(0) events, normalized to the sum of these events) is measured to be about +7%, with an uncertainty that is reduced by a factor of 1.7 from a previous measurement. However, the asymmetry for versus B(0)-->K(+)pi(-) is at the -10% level. Although it is susceptible to strong interaction effects that need further clarification, this large deviation in direct CP violation between charged and neutral B meson decays could be an indication of new sources of CP violation-which would help to explain the dominance of matter in the Universe.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B介子系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计算了Bd与Bs到各种可能双重子未态衰变过程中的cp破坏效应。我们的结论是:Bs系统中存在大的混合效应,但cp破坏的不对称号参数较小,实验上难以探测到。Bd系统中,B_d~o(■_d~o)→P过程是观测cp破坏的最有希望的反应道,观察到cp破坏需b对数甘为10~8。  相似文献   

13.
在微扰QCD框架下,研究了B~(0,±)→ρ~0(ω)π~(0,±)→π~+π~-π~(0,±)衰变过程中ρ-ω混合效应对CP破缺的影响.由于产生了大的强相角,当π+π-的不变质量在ω共振区域,CP破缺获得了极大增强.  相似文献   

14.
文章回顾Grice著名的合作原则,分析广告写作违反合作原则的几种情况,结合精选的实例进行分析,探讨违背合作原则常见的几种运作手段,并指出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达到其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使他们发生兴趣、产生欲望、最后付诸行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会话合作原则准则的遵守与违背都会产生会话含义。现实生活的不少广告语言交际中,广告商对准则的遵守、故意违背并未获取所需的会话含义,而且常常存在对其准则的无意违背,使得广告语言产生了完全相反的会话含义,背离广告初衷,形成一定的语用失误。从合作原则的遵守、准则的故意违背以及无意违背等方面产生的消极会话含义导致语用失误进行研究,可以揭示广告失败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从合作原则和隐喻的认知理解出发,探讨在言语交际中违反合作原则的四条准则所产生的隐喻喻义,试图揭示隐喻理解的本质,为隐喻的认知理解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