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看到这个有悖于常理的题目,你可能不屑一顾;或有读过香港黄易先生的<寻秦记>的朋友,又觉得似曾相识.  相似文献   

2.
徐鸣 《自然与人》2009,(4):62-62
幼时的住所是一幢石库门的房子。几家台用一阳台。每逢酷暑,太阳下山之后,大家用过晚饭,每家都会搬出躺椅竹凳,坐在阳台上,一边乘凉,一边谈天说地。那时的我,每每仰望苍穹,面对着深邃而沉静的夜空,脑海中闪过许多奇奇怪怪的问题。随着年岁增长,有些问题我明白了,有些却仍在迷雾中。  相似文献   

3.
一提起老鼠这个东西,咱们中国人对它的印象,可谓坏透。人们有一句惯常用语,叫做“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反映的就是这种心情。真是,这种害人的东西,人人痛恨,必欲奋起击杀而后快。国人痛恨老鼠,可以说由来久远。如果追溯一下,一直可以追到汉字形成之前。君不见古人在遣字造句时,凡是牵涉到老鼠的词句与成语,一律都赋于了贬意。譬如,用作鄙视的有鼠辈,用作浅薄的有鼠技,用作出逃的有鼠窜;再譬如,用作目光短浅的有鼠目寸光,用作小偷小摸的有鼠窃狗盗,用作气量狭窄的有鼠腹鸡肠,用作委琐鄙俗的有鼠头獐脑……等等,真是不一…  相似文献   

4.
孙夫 《科学之友》2006,(2):77-77
人到中年,很多毛病开始显现,腰痛便是众多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对此,我深有体会。进入而立之年以后,腰痛病便开始折磨我,近年来更是频频复发,着实让我吃尽了苦头。每次发病,又是针灸,贴膏药,又是烤电,拔火罐,不躺上个三五天是下不来床的,严重时连翻身都翻不了。  相似文献   

5.
辩证唯物主义中有一句话,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几万年前,远古人类走出非洲,历经人口暴发和扩张,七大洲四大洋都早已遍布人类的足迹,直至今天,我们还孜孜不倦地为移居地外星系而奋斗着。这,就是万物蕴藏的迁徙本能。不光是人类,动物们也是迁徙的能手,小到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大到恣意畅游的巨鲸,它们创造下的伟大旅程,不因岁月而停歇,年复一年地上演着自然界的精彩大戏。  相似文献   

6.
可能不久我们就能从实验室无限地培育出完全健康、能够受精的人的卵子。当然,我们是否这样做,那是完全不同的问题。女人的卵巢,与其说是生的摇篮,毋宁说是死的坟墓。甚至还在娘胎里时,女胎卵巢里毁灭就已开始。人的一个女胎,约有700万叫做卵母细胞的前卵。在女胎快出世前,存活的前卵就不超过200万了,其余的,都被神秘的细胞自杀过程所吞噬。女婴出生,过程继续。到了青春期,存活的卵母细胞最多只剩25万。终女人一生,长成熟、能受精的卵子,约400枚,其余卵母细胞,则陆续死去,到绝经时,实际上已荡然无存了。“成熟的卵细胞”,…  相似文献   

7.
颜士州 《科学之友》2009,(12):19-19
相传我国上古时代,忽然天穹坍塌,不能遮盖大地,造成熊熊大火燃烧不止,滔滔洪水奔腾不息。有一位名叫女娲的神,她熔炼了五色石,补上苍天的窟窿,又砍下大龟的4只足,代替天柱,将天顶上,这才挽救了天穹坍塌所造成的灾难,使生灵免遭涂炭。这就是女娲补天的神话。又有谁能想到,在20世纪的80年代,天空中果真出现了“大窟窿”。  相似文献   

8.
用猪狗比喻一个人,不管是“如”、“不如”还是“强”,都被视为骂人,侮辱人。因为,在人的眼里,猪狗是等而下下之的,而人是等向上上之的,长期以来,人自认为是进化的高等动物,有思想、情感,高贵,文明,是万物的主宰。于是,对非人类动物福利的忽视成为司空见惯,对它们的虐杀也不能得到人间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远在2000多年以前,北非的迦太基军队,在著名的统帅加尼巴尔的指挥下,要穿越阿尔卑斯山。幽深的谷地,陡峭的悬崖,突发的雪崩,无情地夺去了许多士兵的生命,一时间,军心涣散,士气大减。就在这关键时刻,一种神秘的自扰现象帮了加尼巴尔的大忙,使他得以重振军威。  相似文献   

10.
1812年10月,入侵俄国的法国拿破仑军队在莫斯科城内遇到俄军激烈抵抗,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后,匆匆退出了莫斯科。此后俄军组织反攻,加上冬季来临,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法军将士忍受不了北方的严寒,不得不一步步向西撤退。眼看最后的胜利即将来临,沙皇非常高兴,决定在法军全部退出国境后,举行一场盛大的阅兵式庆祝胜利。一位大臣提议,阅兵时,让官兵们穿上一种新式军装,军装扣子用锡做成,这样,挺括的军装上,扣子的银光与武器的闪光交相辉映,可使官兵显得更加威武雄壮。沙皇欣然采纳了这一建议。军需大臣立即督办此事。新军装完工后…  相似文献   

11.
和《世界科学》的姻缘正是说来话长。80年代初,自己刚刚步入科普创作大门,寻找题材成为当时最热衷的追求之一。一次偶然机会,在图书馆里拜读了《世界科学》,看着,看着,悠然之间觉得眼前一亮,发现其中一些文章,作为科普创作素材,具有非常难得的价值。譬如说,首先她很新鲜,是国际上科学进展的最新反映。其次,她说理透彻,知识层次高,具有权威性,而且涉及面广,特别是我感兴趣的生物学知识,占的比例颇大,几乎达四分之一,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面对着这本近乎理想化的刊物,骤然之间,自己就象找到了一处蕴…  相似文献   

12.
王淼  木马 《科学之友》2010,(3):66-66
在巴西东部的一个小镇上,有个叫费郎西斯科的男孩。这个男孩2000年出生,发育不正常,直到6岁,说话还含糊不清,他看上去面黄肌瘦,神情恍惚,行动呆滞。为此,他的父亲深感忧虑。  相似文献   

13.
汽车奔驰在成雅高速公路上。 窗外。天还没亮,雾气随心所欲地飘散着,汽车的“呛哒嘟嘟”声在这静谧的清晨显得格外响亮…… 圣洁?突然从脑中蹦出的词抓住了我兴奋的神经:真要去冰川?闭上眼,我仿佛已经置身于冰天雪地之中:大喊大叫地在雪地上奔跑嬉戏,滚着雪球,堆着雪人,打着雪仗,心清high到了极点…… 第二天一早,“丁零零──”宾馆的叫床服务吵醒了沉睡的我们。6:30,揉着惺松的睡眼,我们迷迷糊糊地爬上了饭店的房顶,等待着贡嘎山的日出。冷,好冷。室外刺骨的寒风一个劲儿往衣领袖口里钻,令人精神为之一“震”。跺跺脚,呵呵气,这才发现晨曦已经渐渐褪去,远处天边已泛起亮白的云边,四周的景物渐渐清晰起来。远处的三座雪山:三连峰、金银山和无名峰,海拔均在6300米以上。它们矗立着,直插云霄,银色的顶峰泛着蓝光,幽幽的、亮亮的,光的穿透力似乎已直直射进每个人心中…… 猛然抬头,天空不知何时已被撕开一道口子,泻出金色的阳光。一瞬间,耀眼夺目的亮光罩住了整个山峰,染金了贡嘎山的顶峰。一切都变得无限绚丽,金黄色的温暖明媚;银白色的圣洁高贵;宝蓝色的幽深瑰丽,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灿烂辉煌,壮丽无比。贡嘎山王者般尊贵的气质展露无遗,是的,是那...  相似文献   

14.
外公的背     
“阿公,我给你捶捶背,好吗?”“嗯。”他一边搬来凳子一边应着,一边缓缓地弯下了腰。依然宽阔的脊背,但早已留下了岁月流逝的痕迹,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力,那样堪受重负了。我不敢用力,只是轻轻地捶着,过去的岁月再一次推开了我的心扉…… 小时候,爸妈在外地干活,一年里只回家两三次,在我的记忆中,他们只是个依稀的影子。而每次看到他们,我总是局促不安,不知该如何是好。有时装作没看见,有时干脆藏在外公的背后,瞪大眼睛,好奇地望着他们。在我快满三周岁那年,有一次我忽然发高烧,烧得挺厉害的。家里只…  相似文献   

15.
林莉 《自然与人》2011,(2):66-66
新年伊始,我来到了黄河湿地三湾观赏美丽的天鹅。虽是寒冬时节,可那静静的湖面,朦胧的晨雾,清白的飘雪,都没有寒冬的凛冽和肃杀,有的只是一份难以形容的安静。美丽的白天鹅,静静地停留在美丽、幽静的湖面之上,天鹅的嬉戏搅动了平静的水面,涟漪阵阵。晨雾中的微风,流淌着城市中少有的清爽和洁净。刻意地深吸一下,将晨雾的氤氲气味吸入肺腑,  相似文献   

16.
种植珊瑚     
一簇娇艳的“野菊”在岩石上静静绽放。哦,不,这可是在海底,这些可爱的花瓣其实是珊瑚的触手,正在捕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有一个问题常常令人迷惑──“珊瑚是植物,还是动物?”尽管它们看起来极像一株株美丽的植物,但根据生物学的观点,珊瑚确实是动物。 小时候住在海边的厄克同大多数男孩子一样淘气顽皮。他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大海盗”,而且总是戴着妈妈给他买的玩具眼罩,装扮成海盗首领。但是,由于一次意外车祸,当时坐在驾驶座旁边的他,左眼遭到毁灭性重创。从此,尼克整日郁郁寡欢,眼罩成了他无可奈何的“伴侣”──肯定不能像独行侠佐罗那样戴上眼罩而倍显神秘与酷毙。幸运的是,在尼克上高中的时候,由于整形外科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生们用珊瑚给他重塑了眼窝,并植入一只假眼,从而使他恢复了容貌。尼克怎么也没想到,平日里熟视无睹的珊瑚会让他重新享受到往日的快乐。所以后来上大学时,他毅然选择了海洋生物作为自己的专业,并最终获得了博士学位。现在,尼克已是知名的研究珊瑚的专家。前不久,他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国际珊瑚礁研讨会,并带回了以下让人欢喜让人忧的两条信息。 酷热难耐 毫无疑问,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许多地区的珊瑚礁正遭...  相似文献   

17.
李方 《科学之友》2004,(12):80-85
人都想自由,但有些不自由却是注定的。比如说,你生在何时是男是女,父母是谁,愿何民族,你说了统统不算,只有认命。这就不免生出许多幻想。好比圈外曾经流行一个测验,问如果能够自由投胎,你最愿意做的10个人是谁?各种答案五花八六,从基督、也子到梦露、杨贵妃,千人万愿,幕衣一是。如果我被问到这个问题,我想我不愿回答,一是不敢高攀,二是怕爹娘不高兴。但我愿意回答一个类似的问题:你最愿意生活在哪10个时代?实际上,这个问题,是问你最喜欢哪10个时代:并且希望,不要带着标准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只依你个人的喜好去选择。这样,这个问题就变得很诱惑,让你按捺不住地说出心中所想。下面就是我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人类在成婚或出嫁时,男的西装革履,女的披纱戴花,婚装甚为考究而隆重,不少人还以为这是万物之灵———人的专利,其实错了,动物也有婚纱,而且艳丽多彩,极是动人。一、在鱼类家族中,各种鱼都有自己的传统装束。但一到谈婚论嫁,也似人类会不惜一切地装扮起来:隆头鱼隆头鱼“结婚”时,橙黄色的“新郎”略带红晕,眼后出现5~6条蓝色的条纹,背鳍前端长出的大蓝斑似胸针熠熠生辉。大马哈鱼产自东北的大马哈鱼,平时身体匀称,蓝灰色。当其性成熟时,能以每昼夜50千米的速度,跋涉3000~4000千米,溯河而上直达黑龙江口。此时,“新郎…  相似文献   

19.
一年一度的评定职称工作,对提高知识分子的积极性、科研水平和建立一支庞大的科技队伍,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职称评定,常常是僧多粥少,大家都想往里面钻.乘上末班车,可以说是幸运的。一位朋友曾经这样说,一生的追求,就是评上正高级职称,拿到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朋友的这个目标,应该说是不变的。他现在已经是副教授了,又正当年华,课题不断,教学水平尚佳。在堂堂高等学府,在退休前评一个正教授,我想不会有什么“例外”的。话是这么说,实事上并不那么顺利。那一年评定职称工作刚开始,他就认真地提出了申请,填写好应…  相似文献   

20.
镜头一:我们的大班长又发脾气了,虽然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参加过各种比赛,长得也很帅,但在和大家相处的时候,经常会为一些小事发脾气,尽管他每次都道歉,可事后还是照样发火,其实大家是害怕他,并不是真正的心服口服,时间久了我们都不敢和他一起做事情,对他敬而远之。他自己也说,并不想这样,事后挺后悔的。可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