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侧重于智力的开发与培养,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这不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初中数学教学不但要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因为初中数学教学中,获取知识的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一些初中生数学成绩差,不是智力有问题,而是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在智力活动中可以培养非智力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真挚的学习情感、坚定的学习信心、坚强的学习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促进学困生转化的一项重要策略,对学生智力发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每个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之一。本文阐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从兴趣、意志、习惯等方面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 智力是学习成绩好坏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据有关部门调查,智力超常的人只占2%,智力有缺陷的人只占3%,而大多数人的智力则不相上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注意、动机、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等。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独立思考的性格等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心理因素。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实际教  相似文献   

4.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这里所指的个性品质就包含着非智力因素.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中间接参与认知活动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自信心,它与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中的动力系统与操作系统,始终伴随着学习活动,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除了准确传授数学知识外,还应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坚定意志,这同样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当前高职英语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职院校不少英语差的学生并非智力低下,而是因为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本文在分析英语学习中非智力因素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师生融洽的情感交流、端正学习动机、磨练学生意志及培养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来提高高职的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一、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分析中差生数学成绩差的原因,未必就是智力差,从内心他们也不愿做差生。只是在学习上“身不由已,积重难返”,对数学缺乏勇气,表情冷漠,不求进取,有的即是想学,终因基础太差,丧夫信心,这就需要数学老师从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诸方面,晓之以理,动之以增,耐心,细致地做好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培养工作。那么,怎样培养差生的非智力因素呢?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关键,教师风趣的语言,生动的例子,充满激情的鼓励和充满爱的眼神,就能使学生从中得到温暖和…  相似文献   

7.
心理素质包括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力因素和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组成的非智力因素两部分.这是适应环境、赢得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形成和发展人的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心理素质教育就是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索,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成熟,这是理科教学中的新任务.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转变原有的教育、教学、教法和教绩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把心理素质教育落实到各章节、各知识点教学中,贯穿于理科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发展迅速、变化复杂、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中,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光靠专家和一部分教师远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全员参与,通过理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从分析中学生的心理现状入手,阐述了如何在理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非智力因素对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对初中生非智力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从学习动机、兴趣、意志、习惯等方面 ,在自然科学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求知欲望 ,严格学习规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一般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实际上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并非智力低下,而是非智力因素不良影响所致。下面就生物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认识。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首先,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教师应用具体的事例向学生讲述学习生物学无  相似文献   

10.
庞红霞 《科技信息》2011,(23):267-267
初中新教材的内容更符合现代教学要求,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应用功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教材的实施中,笔者发现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教学的成效有很大的关系。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理想、兴趣、习惯、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因素。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充分发挥有促进作用,对智力的某些弱点有补偿作用。智力因素基本上属于先天形成,而非智力因素则完全依赖于后天的教育、培养和开发。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心理因素包括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和教师都只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本文从兴趣、动机、意志、情感、性格等方面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邬丹 《科技信息》2008,(32):328-328
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如何培养和发展低年级学生非智力因素成为教师在数学课程改革中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是改革学习方式成败的关键,本文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信心、习惯与意志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其决定因素大致有二:一是智力因素,二是非智力因素。在智力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地说,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学习方法、习惯等。学生的智力因素相差不大,但学习成绩却有很大差异,而这些差异往往是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因此,积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全面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中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开发非智力因素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技校数学教学应在研究技校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应用诸如提高兴趣法、分层教学法等,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从而达到提高技校数学教学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开发非智力因素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爱兰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5):145-146,150
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指出在化学教学中,应从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提高自信心、进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坚强的意志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等方面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6.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与能力之外而又决定智力活动效益的一切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性格等组成.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的智力未必差,而是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较差,具体地说,他们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中缺乏自信心和顽强的意志,惧怕困难,以  相似文献   

17.
化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红梅  侯德顺 《甘肃科技》2009,25(5):169-171
学习的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智力因素固然重要,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探讨了在化学教学中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情感、磨炼学生意志、增强学生信心、培养学生注意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这里所指的个性品质就包含着非智力因素。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中间接参与认知活动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自信心,它与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中的动力系统与操作系统,始终伴随着学习活动,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除了准确传授数学知识外,还应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坚定意志,  相似文献   

19.
非智力因素和平面几何教学刘荷琴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又应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挥(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平面几何是初一数学教学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20.
个性的意识倾向性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养成,是教学的关键.笔者在开发韦克斯勒所指的非智力因素方面,通过改进演示实验,变抽象为直观的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