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KMB渐过级数展开,本文给出了非线性自治电路一种新的解法,算例表明,该方法对研究自治电路的性质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镁石的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4种硅烷偶联剂对聚丙烯(PP)/水镁石(B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说明硅烷偶联剂均可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m(PP):m(BC):m(KH-550)=50:50:3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比m(PP):m(BC)=50:50分别提高34.9%和91.5%.SEM显示偶联剂改善了PP/BC体系的相容性;POM表明偶联剂激活了异核结晶的晶核,增强了PP在BC表面的异核结晶作用,使晶球的大小分散趋于更小更均匀.流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是该体系的润滑剂.各种实验表明KH-550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用硅烷偶联剂KH550的醇水溶液和甲苯溶液分别对金刚石表面进行改性,研究了两种表面改性方法对金刚石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表面改性方法均可实现KH550与金刚石表面的化学结合,改变其表面Zeta电位,减少金刚石之间的团聚,且KH550甲苯溶液改性效果优于KH550的醇水溶液.  相似文献   

4.
以3-羟甲基-3-乙基-氧杂环丁烷、烯丙基溴和三乙氧基硅烷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氧杂环丁烷基硅烷偶联剂,即三乙氧基-(3-乙基-3-丙基甲氧基氧杂环丁烷)硅烷(ETPO),研究了ETPO的光聚合活性及其对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基甲酸酯(E4221)环氧阳离子光聚合体系的光聚合动力学,光固化膜的拉伸性能、表面性能及附着力的影响。结果表明,ETPO可以促进E4221体系光聚合转化率的提高,改善固化膜的拉伸性能、附着力和表面拒水性;含有ETPO的E4221固化膜的拉伸强度可达到15.9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21.4%,在PVC上的附着力最高可为5B,最大表面水接触角为85.3°。  相似文献   

5.
硅烷偶联剂改性超细TiO2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乙醇为溶剂,借助超声作用,分别用硅烷偶联剂乙烯基三乙氧基(DL-151),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KH-570),N-(γ-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792)对超细TiO2进行表面改性.改性后的超细TiO2分别进行红外光谱检测和沉降性实验,比较了各硅烷偶联剂改性后TiO2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分散性.沉降性实验结果表明,KH-792改性的TiO2在强极性溶剂有较好的分散性,而KH-560、KH-570改性的TiO2在弱极性溶剂中则有较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的偶氮苯硅烷偶联剂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4-氨基偶氮苯和丁二酸酐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偶氮苯硅烷偶联剂,并通过熔点、核磁共振氢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进一步研究了偶氮苯硅烷偶联剂的光敏性及其修饰的玻璃表面,结果表明,偶氮苯硅烷偶联剂具有可逆的光致顺反异构特性和偶联玻璃表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利用硅烷偶联剂提高水泥石--集料界面粘结强度以及利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硅粉提高水泥砂浆抗震性能的改性机理,提出利用硅烷偶联剂对无机胶凝材料进行改性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利用硅烷偶联剂提高水泥石——集料界面粘结强度以及利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硅粉提高水泥砂浆抗震性能的改性机理,提出利用硅烷偶联剂对无机胶凝材料进行改性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将再生塑料颗粒添加到混凝土中可以提高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但随着塑料颗粒掺量的增加,存在着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先增加后减小的缺陷.为了改善以上缺陷,首次用KH570型硅烷偶联剂处理ABS/PC塑料颗粒,将处理后的塑料颗粒掺入混凝土中制成混凝土试件并测定其强度.结果表明,改性再生塑料颗粒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脆性破坏性能以及塑料颗粒与混凝土间的粘结强度均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Si69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被认为是橡胶助剂中很有发展前任的新型硅烷偶联剂。  相似文献   

11.
对硅烷偶联剂Si69中主要成分S3、S4、S5和S6的锂离子加合物[M+Li]+在电喷雾串联质谱条件下的碎裂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4个组分的锂离子加合物容易发生S—S键、C—S键的断裂反应,所形成的碎片离子容易进行水合反应。此外,[S5+Li]+和[S6+Li]+则容易发生丢失中性碎片 S2(64 Da)的碎裂反应。  相似文献   

12.
主要研究了以乙二胺和氯化苄为原料合成苄基乙二胺的工艺条件 :在反应初期直接加入固体氢氧化钠中和反应生成的氯化氢 ;原料量比 n(乙二胺 )∶ n(氯化苄 ) =1 .8~ 2 .1∶ 1 .0 ;反应料液经固液分离后直接进行常、减压蒸馏 ,避免因使用大量的溶剂萃取而带来的工艺繁杂、污染大的问题 ,过量的乙二胺可以循环使用 ,苄基乙二胺的收率 75.2 % (以氯化苄计 ) ;苄基乙二胺在乙醇溶剂中与冰醋酸和盐酸反应制得高纯度的盐。  相似文献   

13.
硅烷偶联剂对PP基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杰 《科技信息》2013,(13):3-3,30
本文以废弃聚丙烯(PP)和杂木粉为主要原料、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和硅烷偶联剂(KH550)为界面改性剂,采用压制成型法制备PP基木塑复合材料。研究了KH550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H550可以显著改善木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14.
炭黑对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有很好的改性效果,但对于其水稳定性改性效果不明显,而硅烷偶联剂可以用于提升路面的抗水损能力,所以本文提出将炭黑和硅烷偶联剂同时加入沥青混合料中,研究复合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采用响应曲面法设计试验、进行试验然后分析结果,得到合成炭黑/硅烷偶联剂复合改性沥青的最佳改性条件,并通过车辙试验、真空饱水马歇尔试验及小梁低温弯曲试验来研究炭黑/硅烷偶联剂复合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借助响应曲面法,得出了制备炭黑/硅烷偶联剂复合改性沥青的最佳炭黑、硅烷偶联剂的用量及剪切时间;通过车辙试验、马歇尔实验及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得出炭黑/硅烷偶联剂复合改性剂可有效地提升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其中硅烷偶联剂主要提高了其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而炭黑主要是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和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哌嗪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N-β-羟乙基忆安为原料,选择Cu-Mn/γ-Al2O3催化剂合成哌嗪,对2中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进行研究,确定了反应最佳条件,使用四氢呋喃或乙醇为溶剂可提高主反应的选择性,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原料转化率95%,哌嗪收率88%。  相似文献   

16.
交联密度法研究硅烷偶联剂对室温硫化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交联密度法探讨了硅烷偶联剂对SiO2增强端羟基苯基硅橡胶的作用机理及高低温性能的影响。对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力学性能、交联密度、热性能等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当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用量为6份时,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化学交联密度比例最大,力学性能最优,SiO2与硅橡胶的界面性能最好;硅橡胶交联体系中物理交联比例的减小导致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硅橡胶的耐低温性能改善;化学交联密度比例增加,硅橡胶的耐热性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甲醇合成反应过程研究进展,包括液相合成过程、流向变化强制周期反应过程、流化床反应过程、膜反应、二氧化碳加氢法、超临界合成反应器、甲烷一步法氧化合成甲醇等技术,简评了各自的优缺点;并指出为了降低我国甲醇装置的生产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研究甲醇合成的反应过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甲醇合成反应过程研究进展,包括液相合成过程、流向变化强制周期反应过程、流化床反应过程、膜反应、二氧化碳加氢法、超临界合成反应器、甲烷一步法氧化合成甲醇等技术,简评了各自的优缺点;并指出为了降低我国甲醇装置的生产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研究甲醇合成的反应过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以大豆油基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预聚体单体,引入N,N-双(2-羟乙基)氨基亚甲基膦酸二乙酯(FRC-6)作为硬链段小分子扩链剂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偶联剂KH602)作为后扩链剂,制备一系列阻燃型KWPU.通过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测试(UL-94)表征KWPU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当FRC-6的含量不变,KH602添加量增加时,TG显示残留的焦炭率在增大,从2.70%(wt)提高到5.72%(wt).而SEM证明KH602含量越高,炭化层更连续、更致密.随KH602添加量增加,垂直燃烧UL-94由K-0的无等级到K-15的V-1等级,以及LOI值从空白样的20.9%增大到K-20的25.8%,表明KH602对膜材料的阻燃性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稀HCl和硅烷偶联剂KH-570先后处理E-玻璃纤维并用于团状模塑料(BMC)的增强。结果表明:经过1 mol/L稀HCl和质量分数为1.0%硅烷偶联剂KH-570先后处理的玻璃纤维,所制得的BMC抗弯强度为65.87MPa,高于单一改性玻璃纤维制得的BMC的强度。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力学性能的分析表明:随着稀HCl浓度的增加,玻璃纤维的表面受刻蚀程度增加,表面积增大,—OH基团数量增多,有利于硅烷偶联剂KH-570与玻璃纤维表面结合产生更多的R—Si—O—基团,进而改善玻璃纤维与树脂的结合,提高BMC材料的抗弯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