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两种文化"背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钝 《科学》2003,55(4):55-57
1956年,英国人斯诺(C.P.Snow,1905-1980)在<新政治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两种文化>的文章.三年后,他将文中的思想加以扩充,在剑桥大学作了一个著名演讲,讲题是<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按照剑桥大学知识史教授科里尼(S.Collini)的说法,斯诺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至少做成了三件事:发明了一个词汇或概念,阐述了一个问题,引发了一场争论.词汇是"两种文化";问题是存在于人文学者和科学家之间的文化割裂,即所谓"斯诺命题";争论就是围绕着"斯诺命题"展开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思想论战--令人感到意外和兴奋的是,这场争论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化自身,它的政治、经济乃至生态学内蕴在今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得以重新彰显.  相似文献   

2.
历史的交汇     
无需交待更多,只要列一个单子就够了: "星球大战"系列:<星球大战>、<银河帝国反击战>、<杰迪骑士的归 来>; "星球大战"前传系列:<幽灵的威胁>、<克隆人的进攻>、<西斯的复 仇>.  相似文献   

3.
<正>27岁,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全球十大科技进展";29岁,参与的研究成果被《自然》评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31岁,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41岁,成为中国当时最年轻的院士;45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就是潘建伟,"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首席科学家,也是"中国的量子之父"。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一直是个声誉卓著的机构,但如今却面临着空前大量的批评意见.美国<科学>杂志将最近对IPCC的各种批评和评论意见分为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报道:1."冰川门"事件;2.非洲农作物问题;3.灾害损失评估问题;4.IPCC主席拉津德·帕乔里(Rajendra Pachauri)是否牵扯太多"利益冲突";5.IPCC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马氏文通>中对"或"字的解释开始谈起,将<助字辨略>、<古汉语虚词字典>、<古汉语虚词通释>等书中对"或"字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梳理.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对"或"字意义和词性的研究和探讨,这有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此字,对我们阅读有关书籍也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2008年8月8日夜,"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大幕在北京拉开.世界各地的40亿人目睹了这一空前的奥运盛典.虽然在北京与"鸟巢"仅一路之隔的唐先生无缘"亲临现场",但喜悦之情仍溢于<七律·观奥运开幕式>:百年期盼一夕现,汉唐雄风凯歌还.  相似文献   

7.
索兰朵是意大利南部一个靠海的小城.如果不是看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推荐的"一生必游之地",也许这个太过陌生、有着意大利语之优雅婉转发音的词汇就永远不会出现在我的记忆中.<国家地理杂志>上的介绍极具诱惑性:意大利的索兰朵有着世界上最美的小岛之一——卡普里,还有最美的海岸——阿玛菲海岸,可谓是欧洲的"人间天堂".  相似文献   

8.
历史悠久 汾酒是我国古老的历史名酒,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汾酒的名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尚待进一步考证,但早在1 400多年前,此地已有"汾清"这个酒名.<北齐书>中记载,北齐武成帝高湛从晋阳写给河南康舒千孝瑜的信中说:"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宋<北山酒经>记载,"唐时汾州产干酿酒",<酒名记>有"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说的都是汾酒.  相似文献   

9.
探索快乐     
<正>若有人问你"什么是快乐?""人每天都快乐吗?",也许你答不上来。生理学家说,"快乐是高兴和欢快时的感觉";心理学家说,"快乐是幸福的情感体验";哲学家说,"快乐是一只在花间飞舞的蝴蝶"。人都希望自己快乐,但研究表明,人一生的痛苦总是比快乐多,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源远流长话"交刀" 剪刀在我国产生的时间很早.反映周初至春秋中期生活的<诗经>中就多处出现"剪"字,如<召南·甘棠>中就有:"勿剪勿伐","勿剪勿败","勿剪勿拜"等.传说为春秋时期大政治家管仲所著的<管子·海王篇>写道:"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由此可见,剪刀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二三千年.那么,二三千年前妇女使用的剪刀究竟是什么样子呢?1957年,在河南省洛阳市发掘出土的一座汉墓中,有一把剪刀的原物.  相似文献   

11.
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J.Needham)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可以毫不费力地证明,中国(古代)的这些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继<黑客帝国>(Matrix)之后,作为续集的<黑客帝国:重装上阵>(Matrix:Reload)和<黑客帝国:矩阵革命>(Matrix:Revolution)连续登场,在国内再掀起一场小小的高潮.但很多观众不知道的是,在这部影片的背后,是西方文化中的"赛伯朋克"(CyberPunk)运动.  相似文献   

13.
在动物王国中,蜘蛛是人类最熟悉不过的了.在屋舍四隅,田野草丛,我们常可看到蜘蛛网幕纤络,精细奇巧,真有夺天公造化之美妙.相传战国时代的晋公子重耳乘车郊游,见蜘蛛结网捕虫而停车感叹:"咒乎人有智不能郭垂天之网,布络地之绳!"蜘蛛古代有许多称谓:<说文>中称为磐骜,<广雅>中称为网工,在晋代之后才称为蜘蛛.宋代王安石对蜘蛛的本意解释是"设一面之网,物触而后诛之,知道乎诛义者,故日蜘蛛".可知蜘蛛其名因以捕食昆虫而来.  相似文献   

14.
陈丹青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是将中国油画从"伤痕美术"中走出来的重要领军人物之一,开创了"乡土情"和"生活流"的先河.<西藏组画>用客观的视角真实直观地塑造了藏族人民纯朴的人性美,是对人性的讴歌、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式作品,从纽约回国后,陈丹青的内心充满了中西方的碰撞与摩擦.这样他继而放弃了<西藏组画>,走近了董其昌等人的"山水"中,把它们如实地照搬到画布上.从表象上看,他是用油画再现中国的水墨山水,画的是"画中画",试图把中西方的艺术结合到一起,但从更深一层意义上来说,他的作品,既是写生,又是反写生:既是传统写实,又以此质疑传统写实--就像艺术革命,有时也是反艺术革命.  相似文献   

15.
一部巨著<红楼梦>引得无数文人竞折腰!我们这些"好色之徒",在捧书研读的空隙不知为那些色香味俱全的"红楼美食"淌了多少口水. 古来的文人骚客们鲜有几个是不贪图口腹之欲的,这些握着一支生花妙笔的文人们吃完了还不打紧,偏还要用长篇累牍的文字将那些美味细节活色生香地跃然纸上.让无数痴儿沦为"梦中人"的文学巨著<红楼梦>,恰恰是个中翘楚.  相似文献   

16.
已故的毛泽东主席在1958年向郭沫若等人说道:"我相信商朝的存在,因为有乌龟壳."言外之意,对于<尚书>、<禹共>、<皋陶谟>、<尧典>、<史记>、<逸周书>等史籍记载的夏朝是否存在是持怀疑态度的.许多史学家也认为关于夏代的有关记载,基本上是传说,比如说大禹、后羿、夏桀等人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著名的史学家顾颉刚认为大禹不过是一条"虫",不会有能够治理史前洪水的大禹存在.当然,学术界的有心人对于夏文化、夏王朝是否存在是相信的,但是,他们沉默着.确实记载夏代的史书基本都成书于战国之后,距离夏代的历史已经有1000多年了.  相似文献   

17.
危机与成长     
心理咨询工作室: 我是一名普高生.在这所普通高中里,我已度过了人生最黯淡的一年.高一时,我经受了各种打击:失去了多年班干部的"身份",成了一个"普通公民";班主任严厉的批评,让我生平第一次尝到了什么是"丢脸";与同学关系恶劣;曾经幸福的家庭遭受变故……我渐渐地坠入了深渊,并从此一蹶不振,成绩也一落千丈.  相似文献   

18.
1.羊毫笔类 兰蕊羊毫:产品名为"50两兰蕊",为传统湖笔中最著名的羊毫笔品种.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三三引明崇祯十年刻<乌程县志>就有所记载:"笔,……时制有兰蕊为最胜."可见其品牌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其特点是锋长、圆齐、质净、性柔,吸水强,吐水匀,宜书写正、草、隶体.其派生品种为"精品玉兰蕊"和"仿古玉兰蕊",区别在于笔管用料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哈尔的移动城堡>是宫崎骏的最新动画作品.画面一如既往地充满着他异想世界的种种事物,繁复、华丽、目不暇接.这部作品中有<魔女宅急便>的影子,有<天空之城>、<风之谷>的影子,也有<千与千寻>的影子.<哈尔的移动城堡>不知算不算宫崎先生动画的集大成者,但是无可否认的,他的巅峰再次令全世界为之喝彩.  相似文献   

20.
风筝趣话     
说起放风筝,人的心态也是各异.在<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薛宝钗、林黛玉和贾宝玉同是在放风筝,心情就大不相同.薛宝钗放大雁风筝是心情舒畅,春风得意,怡然自乐.林黛玉放风筝是要"放晦气",紫鹃用西洋小银剪子将黛玉的风筝咯登一声齐根铰断,笑道:"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