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是世界的语言。即使是一个乐盲,在听到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时,也一定能感受到乐曲所蕴含的一种洋溢着欢腾喜悦的情感。我们听爵士、蓝调、古典、流行和各种各样的音乐,不同的音乐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但为什么我们懂得欣赏音乐?人类的大脑如何把复杂的节奏、旋律、音质和音调拼凑成一个美妙的整体呢?有许多研究人类神经学的  相似文献   

2.
音乐源自大脑双侧半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音乐源自大脑双侧半球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音乐才能归结于负责处理情感、非语辞性表达以及空间推理这样较为深奥的思想问题的大脑右侧半球。然而真实情况是,对于五音不全的人来说,其音乐意识倾向于由两侧半球共同分担。譬如,右侧半球识辨旋律和音调,而司掌语言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数学、计算机与音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锫 《自然杂志》2002,24(3):181-185
音乐中的科学问题正日益受到广泛重视 .它不仅是当今迅猛发展的多媒体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反过来已成为“计算机科学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1] .本文揭示了音乐艺术的部分科学特性及相应的研究思路 ,内容涉及数字音乐原理、MIDI文化现象、音乐艺术的形式化手段以及代数研究方法 .  相似文献   

4.
以前工作已经证明绝大多数人沿着古典的经络(脉)的循行线都对机械、对电刺激产生定位性很强的传导性感觉,称为隐性循经感传线(LPSC).这是一种人类普遍的,生理的经络现象.生物物理学方面,近年来的工作表明,这条线具有较邻近的两侧皮肤的阻抗为低,电位为高,发光强度大以及能发出较强和较高亢音调的特性.这些事实支持我们在九年前提出的关于这条LPSC 除了在中枢神经系统能够反映外,还可能在体表有特殊的物质基础的设想.本文进一步证明,患者在截肢手术后,已经脱离了躯体的残肢,其原标记LPSC 位置上仍然存在低阻抗特性.  相似文献   

5.
音乐疗法,是通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途径来治疗疾病.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音乐的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而适度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能使颅腔、胸腔或某一个组织产生共振,这种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人类情绪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音乐对情绪的影响既可能源于生物体的适应机制,也可能源于音乐文化经验知识作用下的认知建构,研究重点在于讨论不同条件下音乐文化经验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权重.本文分别从音乐情绪感知、音乐情绪体验和音乐偏好3个层面梳理了已有研究对音乐文化经验效应机制的理论解释,并列举和评述了相关实验例证.已有研究认为,在音乐情绪感知层面,音乐文化经验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音乐作品用于表达情绪的音乐线索特征;在音乐情绪体验层面,音乐文化经验的影响效应主要取决于激活的情绪诱发机制;在音乐偏好层面,音乐文化经验是音乐偏好产生的基础.未来研究需要在界定音乐文化经验,选取音乐线索和测评情绪效应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推进,才能更好地揭示音乐文化经验在音乐情绪情感交流中的本质作用.  相似文献   

7.
最近,在关国蒙雷阿勒神经学研究所里,朱斯蒂娜·塞尔让大夫对一些音乐家的大脑进行专门研究。她说:“音乐如同其他表达方式一样,需要具有特殊的才能。但人们对音乐在人大脑中的反映形式却知之甚少。”如果说对于神经科学工作者来说,口头语言表达已不再有什么秘密的话,那么,音乐语言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音乐家的大脑又有哪些神秘现象?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心灵的体操",音乐也被称为健美操的灵魂,它有陶冶情操,给人启迪,催人奋进向上的积极作用.健美操与音乐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更能够使这项运动充分地发挥出其特有的激情、活力及优美的独特魅力,并达到健身育人的教学目的.因此解决好健美操教学音乐的选配与应用是健美教学面临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正在学习健美操课程的太原市在校艺术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中发现该类大学生对健美操非常喜爱.同时研究表明音乐是构成健美操教学体系的重要构成因素.针对研究的结论提出:音乐与动作要和谐统一、相互配合.健美操教学适合艺术职业院校开展,为健美操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志洵 《自然杂志》1997,19(4):202-208
量子性粒子经隧道穿越位垒(势垒)是奇妙的现象,但已为人们所熟知。1985年,本文作者在《电子科学学刊》(vol.7,no.3)上面发表了题为“波导截止现象的量子类比”的论文,将波导截止现象与量子力学隧道效应作了类比,实际上是提出把截止频域看成一个位垒。1995年,欧洲科学家曾作表演,用音乐调制微波源,使之穿过波导禁区(截止频率以下的频域),并证明信号(音乐)比光速快几倍。因而,量子力学与导波理论的令人兴奋的结合也为相对论研究展开了新天地。  相似文献   

10.
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成功直播为例,提出具有深厚文化功底和良好音乐素养的电视编导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点明具备音乐素养在音乐编导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旋律或音调的形成,都是以不同音符在频率上的类别为基础的,专业人士把这种音符间的差别称为"音程".当演奏者同时弄响任意两个音符时,有的组合会令听者觉得悦耳,有的则令听者感到不舒服,效果主要取决于两个音符所处频率的比率.  相似文献   

12.
周临舒  蒋存梅  杨玉芳 《科学通报》2012,(Z2):2674-2685
音乐和语言是人类独有的杰出能力,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活动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长期以来,语言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模块化的神经认知系统,独立于其他复杂的认知能力.然而,最近的研究,尤其是认知和神经影像学的研究表明音乐和语言在句法加工的各个方面存在大量重叠.本文简述了音乐和语言的句法理论,总结了近年来领域间句法形式、句法认知机制以及句法和意义的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讨论了已有研究成果的重要性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与语言相似,音乐的加工机制涉及大范围的脑区,探索音乐和语言的句法联系将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人类的认知脑功能.同时,研究成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语言能力发展和语言障碍临床治疗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自商代起,中国音乐进入了信史时代.民间的音乐和宫廷的音乐,都有长足的进步.由于农、牧、手工业的发展,青铜冶铸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而使乐器的制作水平飞跃,大量精美豪华的乐器出现了.乐舞是宫廷音乐的主要形式.可考证的有<桑林>、<大护>,从事音乐专业工作的主要有巫(巫见)、音乐奴隶和瞽3种人.有关商朝的民间音乐的材料很少,<周易·归妹上六>和<易·屯六二>就是商代的民歌.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有魔力的,能使人快乐或者忧伤.如果有人说音乐能使人产生自杀的念头,却很难让人相信.生活中真的有"死亡音乐"吗?曾有一首名为<黑色星期天>的"死亡音乐"在各大BBS、聊天室、QQ上广为流  相似文献   

15.
唱着情歌求爱 各种鱼类都有自己的语言,它们能说也能听.一般来说,鱼类在产卵求偶时期,随着发音增多,音调也会变得兴奋和亲切.如黄鱼平时唱歌只发出“沙沙啦啦”的声音,而排卵时歌声的音调则丰富起来,如“呜呜”、“咕咕”、“咯咯”,接着又变为“咕咕咕”、”咯咯咯”,好像办喜事时的锣鼓声或抱窝母鸡的叫声.又如雄性黑线鳕鱼在春天的产卵季节会发出一种活泼轻快的、有军乐效果的气泡声,用以诱惑雌性.如果有几条雄性鱼同时竞争,那么发出气泡声最响、发声时间最长的“鼓手”为胜者.然后,当雌性被“鼓声”渐渐吸引过来时,雄性便使出全身解数加速发声,直到这种气泡声变成“嗡嗡”声为止.  相似文献   

16.
用有限单元法研究曾侯乙编钟双音激发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宝贵的文物, 它具有敲击不同部位时会发出不同音调声音的双音特性. 从弹性波动理论基础出发, 采用有限单元数值方法, 模拟曾侯乙编钟具有扁圆截面特殊几何形状下, 以不同方式敲击时, 弹性波传播和自由振荡激发的过程. 通过对数值模拟激发振荡峰值分布结果的观察和对钟体的频谱分析, 认识曾侯乙编钟双音激发物理过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一些科学家认为,音乐对人类的影响可能是偶然的,是伴随着音乐"劫持"大脑功能部位(例如负责语言、情感、运动等部位)的能力随机出现的.正如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在他的一部著作中所说,音乐是"听觉奶酪蛋糕",这种精心制作的"甜品"能够触动大脑中负责更重要功能的部位.不过由于这一偶然的结果,音乐似乎也为人类提供了一套全新的交流系统.这套系统旨在传情,而非达意.最新的研究显示,音乐忠实地传递着某种情感:当我们听到一首乐曲时,与同一间房子里其他听众的感受基本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大众化钢琴教育不同于专业钢琴教育,其目标不是培养钢琴教师或演奏家,而是重在培养个体的音乐素质,提高审美趣味和鉴赏水平,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推动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广泛的音乐学识、浓厚的音乐爱好、准确的音乐理解力和鉴赏力、强烈的自我表现与自我肯定意识,才是大众钢琴教育应注重培养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9.
经络生物物理学的近代研究表明经络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功能系统。在经脉线上就有声、光、热、电和同位素循经扩散等多种信息的传导。本实验室在80年代初期发现:当以一个适当力量振动经脉线时,经脉即发出一种特异的音调,与振动非经脉线的体表有显著的差别,称为高叩诊音,或简称为经络音,经络音的发生有连续性和循经性,甚至当肢体被截下以后仍然存在,这就为探讨经脉发出这一特异音调的物质结构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正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用电极监测老鼠的大脑活动,重点聚焦大脑参与决策的两个重要区域。科学家让老鼠花1小时(设定这个时间限制是为了让老鼠觅食的效率最高)在一个复杂迷宫中玩耍。这个迷宫由1个圆圈及4根辐射自圈上的轮辐组成,其中3根轮辐末端放着香蕉、樱桃或巧克力风味的美食,另1根轮辐末端则放着没有任何风味的食物。当1只老鼠到达1根轮辐后,它在得到食物之前会听到1个音调,音调高低与它在得到食物之前不得不等待的时长(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