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计算夸克-胶子交换作用对核子-核子散射在近程范围内相移的贡献,为进一步计算了核子-核子散射总相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朴素夸克模型 (NQM)是一种静态模型 ,忽略了夸克间的相互作用及夸克自身的运动变化 .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发现 ,朴素夸克模型 (NQM)能够很好的解释核子的反常磁矩 ,及重子八重态磁矩 ,但对核子自旋分布的描述不合理 .  相似文献   

3.
强黑洞、宇宙早期核子的奇异性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在宇宙早期存在“强黑洞”的观点,并认为它就是宇宙暴胀、相变期间产生的“原生黑洞”,两的质量、视界均很好相符.然而在质量—视界统一计算式中却出现了令人费解的相悖规律性,进而又引入了宇宙早期核子与现时核子的概念,探索了它们的奇异性质,较好地解释了这一凝难。  相似文献   

4.
从低能核子间相互作用的可分势可以只考虑S分波出发,利用分析实验资料得到相移与由可分势参数计算得到的相移拟合,确定出相应的可分势参数。  相似文献   

5.
廿世紀卅年代,中子被发现后,出现了一种关于原子核結构的新观点。苏联物理学家伊凡宁科最先提出:原子核是由貭子和中子所組成。这二种粒子(质子和中子)就被称为核子。这个假设,經过科学实踐,现在已是公认的了。但,进一步来看,核子(貭子和中子)內部的結构又是怎样的呢?核子本身是否就是组成物貭的所謂“基本粒子”呢?关于这个問題,在近廿年来,物理学家虽有所闡述,提出各种不同的假設,但是,提出比较系統的有关核子内部結构的理論,还是最近三四年的事。我院金先杰教务长特在物理系原子物理教研组,就近代关于核子內部結构問题,提出第一次綜合报告,概要地介紹了近三年来,世界上有关这方面的几种主要理論和实驗結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棱力的夸克胶子交换模型和单π交换模型进行统一的描述。在已完成的《由唯象夸克势导出核子-核子等效势》工作的基础上,将单π介子交换势加进去统一考虑。计算了核子-核子相互作用势的中心部分,在短程处和长程处都得到较好行为,但中程吸引仍然不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夸克集团模型出发,由夸克互作用势求两核子系统的平均势能,在绝热假设近似下导出了核子——核子互作用等效势;选用唯象夸克势(线性禁闭势和二次禁闭势)计算N—N中心势;采用玻恩近似法计算S分波相移;所得结果与单交换势及Harvey.Oka.Yazakl等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短程处得到较强排斥力。  相似文献   

8.
我们用Q—D和3Q组态混合模型解释中子荷半径。我们表明Q—D组态是占优势的,而且I=0、S=0双夸克D_0比I=1、S=1的D_1占优势。我们给出Q—D_0和Q—D_1组态混合角的上限和Q—D组态在总核子波函数中所占百分比的下限。  相似文献   

9.
壳层结构模型的基本思想是把原子核中的每一个核子看作是在一个平均场中运动,这个平均场是所有其它核子对某一核子的作用的总和,核内每个核子能独立地在轨道上运动。显然这种模型过分简化了核内的实际情况,实际上核子之间不可能完全独立,因此必须考虑核子间的相互作用。我们把扣除平均场之外的作用叫做核子间的剩余相互作用,将剩余相互作用当作微扰,利用微扰法可以求出满壳层以外的某一状态(它实际上是几个角动量相同的组态的混合)的能量从而得到基志核的结合能及核的能谱,由于核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不十分清楚,因此剩余相互作用仍为唯象势。本文选取剩余相互作用为“面δ势”形式,计算了~(19)O原子核的基态结合能及能谱,前者与实验值基本相符后者有差别,文中分析了存在差别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微机核子秤被测物料非线性分布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微机系统在核子秤的被测物料中,物料颗粒度与几何分布的非线性影响到核子秤的测量精度,它可能产生明显的测量误差,在实际问题背景下,使用几何模型法系统分析这些影响,分别从一维,二维,三维情况进行讨论,得出了二个经验公式,全面解决了核子皮带秤被测物料非线性分布问题的主要理论问题,并在处理现场问题中得到实际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光电子信息技术及其光学技术的日益先进,衍射光学元件自身的应用优势不断开拓,一系列的新型光学元件不断被应用,衍射光学元件的应用范围是比较广泛的,通过对其各个物理学层次的应用剖析,进行衍射光学元件设计极其应用原理的实例探究.  相似文献   

12.
编码器的误差不仅与位置有关,还与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参数有关,分析编码器细分误差的产生原因,给出细分误差的计算公式,建立了匀变速运动中编码器光电信号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提出了匀变速编码器光电信号参数特征的提取方法,即对实际采集的信号进行等间隔处理后,进行谐波分析,可以恢复出较真实的光电信号参数,进而计算出细分误差,最后给出了本方法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光纤传感器的几种基来调制方式,并就光纤传感器的应用开发提出了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光纤法珀传感器是目前发展历史最长、应用最普遍、技术最成熟的一种光纤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类极端复杂的环境中,对其传感信息进行准确解调是实现高精度测量的关键。首先对光纤法珀传感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评述,接着介绍了光纤法珀传感器的类型和基本传感原理,对光纤法珀传感器解调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从强度解调和相位解调两方面分别介绍了强度解调法、光谱解调法和低相干干涉解调法。最后总结了各类解调方法的应用特点,为光纤法珀传感器高精度快速解调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煤炭一直是中国的主体能源,煤矿地质监测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具有感测点连续、高精度、抗电磁干扰、耐腐蚀等优点,在煤矿地质监测中有重要的应用.该文介绍了布里渊光时域反射(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BOTDR)技术在煤矿地质监测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采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进行采空区地层变形监测的方法和结果.结果表明,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能够满足煤矿地质监测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了快速、准确和可靠地识别不同环境条件下光伏模型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分解的改进自适应差分进化(improved adaptive differential evolution with decomposition,IADE-D)算法。在IADE-D中,首先提出了一种未知参数分解技术来降低问题的维度,减少问题的复杂性。然后提出一种改进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用于求解分解后的未知参数。为了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将其用于一种基于单二极管的光伏面板模型参数识别。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先进算法相比,IADE-D算法在准确性和可靠性上更具有竞争力。因此,可以考虑将IADE-D作为一种有效的光伏模型参数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基于EPON的光纤接入网特点,提出了基于EPON的光纤接入网的总体解决方案,并以HFC和EPON+EOC为例,给出了EPON的具体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波长编码型光纤传感器高精度解调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波长编码型光纤传感器高精度解调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所涉及的解调技术能够实现对波长编码型光纤传感单元阵列的亚纳应变级分辨率的测量能力.首先回顾了光纤光栅应变传感技术,分析了高精度光纤应变传感器所选用的敏感元件;然后介绍了前馈式扫频激光线宽压缩技术和闭环轮询式探测技术,详述其理论原理、实现方案、性能指标;最后介绍了基于上述技术实现的高精度光纤应变传感系统实现地壳形变观测的应用实例,为各类高性能光纤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马尔科夫链相关性理论研究了波分复用全光网络中光通路呼叫请求过程,提出了阻塞性能数学分析方法。模型中引入了光网络资源预留过程中所应该考虑的光节点接收器的配置情况。数值分析表明,光纤中复用的波长数越多以及网络通信负载量较小时,配置波长转换能明显改善光网络的阻塞性能,而且目的光节点配置接收器的数量约为光纤链路复用波长数的二分之一时,即使增加配置节点接收器的数量也难以提高光通路的呼叫阻塞性能。  相似文献   

20.
双曲回转面因其具备特殊的光学性质而被广泛应用,对批量生产这种光学镜面的精密模具的数控加工问题,给出了用球头刀二轴联动的加工方案,并给出了工具参数和加工行距及其水平进给、轴向进给的整套数学模型,用实例验证了方案的可行和模型的可靠性,为此镜面批量生产的模具制造提供了全面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