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现有图书馆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一套以"一二三"评价模式为基础的新的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以实证方法考察验证了新模式、新指标的有效性,并提出了推广使用新评价模式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国内对图书馆服务质量研究的实际情况,总结和概述了现有的服务质量评价方法与标准,提出了提高我国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数字化图书馆国外建设模式的类型,对比分析了国外不同地区的不同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模式,对数字化图书馆国外建设模式进行了总体评价,以期为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常进  郭向红 《甘肃科技》2011,27(5):82-85
将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式的研究发展划分为4个时期:早期、发展期、应用期与转型期。全面地介绍和分析了各个时期评价模式的研究成果,并比较它们的优势和弱点。最后,提出未来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式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高校不断扩招的形势,不少高校采用了多校区办学的模式。通过研究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实施原则和评价标准,确定了合理、全面的服务质量评价要素,构建了多校区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以逐步实现由定性考核向量化考核、科学规范管理转变,从而为多校区高校图书馆提供借鉴和指导,以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是提升图书馆服务价值的一种方式。基于图书馆的服务愿景,设计了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从"硬件"和"软件"两个视角,探讨了评价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模糊综合评价的视角出发,结合我校文廷式特色专题文献数据库的构建,分析了高校自建数据库质量评价的意义和构建原则,在探寻高校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评价指标和高效利用的模式基础上,力图探索一条高校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评估的科学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服务质量评价是衡量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尺,同时也是图书馆界研究的热门问题之一。介绍了服务质量评价的基本情况和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的发展情况,提出了我国在服务质量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现有的网站评价指标基础上,结合网络社会和知识社会的特点,提出了包括网站内容、网站版式与设计以及网站信息系统等的一级指标,并在二级指标中突出了交互性、娱乐性和安全性在图书馆网站评价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图书馆隐性教育评价的问题,给出了一种模糊综合评价法,并在设计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和建立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对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图书馆隐性教育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现行高校图书馆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比较全面的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框架,并对评估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下高校图书馆评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逐渐被运用于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和图书馆事业建设之中.对现行图书馆体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下适应高校图书馆现状的新的评估体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图书馆为例,结合迎评工作实践,详细分析了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对高校图书馆产生的积极影响及迎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高校评估工作对图书馆产生的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介绍了高校图书馆评估的现状,提出了有关高校及高校图书馆评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的作用,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图书馆评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形成原因,提出了要想改变图书馆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的最有效的手段--评估体系,指出只有在评估指标中把图书馆员队伍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等同起来,才更有利于图书馆的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评价中存在着理论空缺、评价体系不完善、效益评估不完善、评价人员单一等问题,指出高校图书馆要在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改进评价方法、加强馆藏建设等方面做出努力,以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掌上图书馆的建设已经成为现代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必经之路,3G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4G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都为掌上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机遇和可能.简述了掌上图书馆和掌上图书馆可用性的概念及可用性研究的必要性,着重介绍了掌上图书馆可用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了提高掌上图书馆可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