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华民 《安徽科技》2011,(11):12-14
近年来,亳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药立市,加快推进"中华药都·养生亳州"行动计划,制定并实施了《安徽省(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规划》,中医药产业整体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现代中药科技产业日渐成为亳州市的支柱产业之一。2009年1月获批"国家火炬计划亳州中药特色产业基地"称号,  相似文献   

2.
反思亳州"11.30"特大水上交通事故教训,总结探讨十年来亳州渡运安全监管举措,思索切实做好乡镇渡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长效机制,以保障皖北地区不再发生渡运安全责任事故。  相似文献   

3.
享有“药都”、“酒乡”之称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亳州市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区位优势明显,但旅游业发展严重滞后.对亳州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SW OT)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发展亳州旅游业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化与复兴     
行走在百泉那有些冷清的小街道上,放眼周边那些色调单一的凌乱建筑物,真的很难让人直接把这个看似普通的豫西北小镇与一个具有600多年历史、曾盛极一时的中华药都对上号.倒是从百泉药都会展中心弥漫开来的那些浓浓的药材气味,和散落于周围的众多药店、诊所,传递出了些须药都的气息.  相似文献   

5.
文化与复兴     
行走在百泉那有些冷清的小街道上.放眼周边那些色调单一的凌乱建筑物.真的很难让人直接把这个看似普通的豫西北小镇与一个具有600 多年历史.曾盛极一时的中华药都对上号。倒是从百泉药都会展中心弥漫开来的那些浓浓的药材气味.和散落于周围的众多药店、诊所.传递出了些须药都的气息。当地人说.百泉近些年走了一段下坡路。这个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与河北安国.江西樟树并列为全国三大药材交流大会.并以历史之久远和规模之大.堪称三大药市之首的中华药都.现在的确有些落寞了。曾经各国客商近十万.成交数十亿的辉煌.在十年间已退步到限于本省本地区部分代表参与洽谈.交易。本期《中国百泉药都:阵痛之  相似文献   

6.
张霞萍 《科技资讯》2013,(23):144-144
近年来,渭源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将定西建设成为"中国薯都"和"中国药都"的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发展马铃薯、中药材、畜草等特色产业。但由于受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给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的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困扰。因此,如何做好农村气象工作,对持续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变化,全力推进农村转型跨越发展,建设"中国薯都"和"中国药都",打造中国马铃薯良种第一县,建设中医药产业基地和绿色肉食品生产基地,都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养生"一词的起源,大约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在《吕氏春秋.二孟冬纪》有"养生"一词:"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一直以来,佛教被一些人认为是一个注重来世、重死不重生的宗教,与养生没什么密切关系,甚至有人将佛教划为专门"事死"的宗教。但在佛教的思想理论、生活方式以及一些修行方式中,都与养生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道家哲学体系中蕴涵着丰富的健身养生思想,这些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武术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武术不仅仅是技击之术,同时也是养生之法。养生思想已成为武术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论安徽地方戏“亳州二夹弦”的艺术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地方戏"亳州二夹弦"崇尚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揭示人类共有的心灵意识,追求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注重透过中原文化的表层去揭示华夏传统文化的内核精神与人文品质,以表现自由、鲜活、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养生旅游资源丰富,但如何转化成养生旅游产品,是当地政府、企业、居民共同关心的课题。借鉴国内外较成熟的养生旅游开发模式,结合贵州省情,给出了贵州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的可选模式,提出在全省地方院校及中小学增设中华养生课程,以提高全民养生文化素养,使贵州省成为"好山好水好环境+全民养生文化素养"模式的养生文化旅游大省。  相似文献   

11.
谈中医养生文化对大学生思维模式和国民身体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德淳 《科技信息》2009,(31):273-274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健康长寿"也是21世纪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话题。通过对中医养生理论多年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本文从沈阳体育学院率先在高等中医院校之外的专业开设《中医养生学》课程,到中医养生学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更新,谈中医养生文化对大学生思维模式和国民身体素质的培养的意义,并阐述了普及养生文化对体现体育本质功能,服务面向社会,推进全民健身,实现科学发展观等方面都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庄子追求的最高境界——生的尊严,即关注生命价值,追求有限生命的"全生、尽年",不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知,循"缘督以为经"养生,以"无用"之道处人间;同时他更注重精神生命能够达致无拘无束、任性逍遥、与道合一的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构建亳州城市化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分别评价2003—2017年亳州市城市化和水资源利用综合水平的发展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亳州市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亳州城市化综合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10年以后综合指数的增幅明显加快,是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水资源利用水平变化起伏较大,2003—2011年整体呈现趋势性下降,2011年以后表现出趋势性上升,主要受水资源量等要素的影响;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的耦合度2003—2009年呈现波动上升,增加幅度大,2009—2017年耦合度整体处于相对平稳阶段,有小幅波动;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从2003年的中度失调阶段发展到2017年的良好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14.
张鉴鲡  郭秀田  周万斌 《科技信息》2010,(23):I0178-I0178
太极拳是应用中国哲学进行养生、防身的实践精华,她孕育着华夏天道观的经典文化,并有向极度的"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商业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转移的可能性,以改变竞技体育对"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不足,宜于把道义责任感和生态伦理引入对大学的精神修养中,去探讨养生体育明饲"蚕"之法,以注重"丝"源之所自的"缫丝过程",定有开发学子"驭炁神宁、开物成务"的功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撷了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之枝叶,从一个侧面介绍了科学保健养生的一些日常习惯方法.  相似文献   

16.
118年以来.李锦记集团通过在调味品方面的杰出成就,展现出一个具有远大抱负和无穷民族生命力的中华老字号形象。在胜利实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锦记”的使命之后,李锦记将目光聚焦于中草药健康产业,由南方李锦记勇敢地挑起中华中草药养生文化伟大复兴的重任。 作为振兴中华中医药养生文化的扛旗者,南方李锦记有幸生在了巨人的背上,却又脚踏实地,从头开始,在品质、责任、理念、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实践着李锦记118年所秉承的务实诚信、思利及人、永远创业的理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合肥动漫基地的快速发展令人振奋。2007年,合肥高新区荣获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牌匾,被列为安徽省"861"计划及合肥市"1346"行动计划;2009年5月,创立了1万平方米的"合肥市原创动漫园";2009年底,基地首期研发楼共1.56万平方米建成交付,  相似文献   

18.
毛宇畅 《科技资讯》2014,(27):219-219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七成左右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那么有什么办法让教师在亚健康状态中解脱出来呢?教育家孔子培养君子的"六艺"中,有"射"和"御"两项身心保健课程,可见身心活动在孔子心中的地位。然而,当今中小学中传统国学和养生健身技术的作用与地位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却没有被充分彰显。事实上,传统文化养生健身技术对中小学教师的身心成长都有深远影响。优秀传统养生健身文化技术,不仅能成就中小学教师健康的体魄,还能培养其积极的精神面貌,顽强的意志。下面介绍以八段锦为例的养生健身操对提高教师身体素质实用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个小镇,他是中国医药史上重要的药材集散地,其连续举办的药材交易会已有600多年历史,在国内同南禹(河南禹州)北祁(河北安国)齐名,国外同英国的威斯他州·斯探索立奇类同, 历史上曾创造了到会客商十万人、成交额15亿元的辉煌业绩。这个小镇就是位于太行山南簏、河南辉县市的百泉,这个药交会就是中国百泉药交会。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市场宏观背景的变化和自身运做机制的问题,百泉药交会出现了持续滑坡现象,甚至冷清到只有数千人到会, 交易也大多是本地、本省间的一些客商!数百年形成的药都品牌、数千年积淀的药都文化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重振药都雄风,去年以来,河南省政协委员、辉县市政协副主席、中国百泉药都董事长郭新富率先抗起复兴大旗,踏上了振兴药都品牌、传承药都文明的征程。有人说,这条前景看似光明的复兴路,也是条荆棘丛生的不归路。从本期开始,《健康中国》编辑部将组织有关中国百泉药都和中国百泉药交会的系列报道,和读者朋友一道关注郭新富和他们的药都复兴计划。  相似文献   

20.
现代生活节奏变快,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寻求健康养生是人类维系生命的必需。书法作为一种高尚的艺术,可以愉悦心情,陶冶情操,而且还有助体质锻炼,减少疾病,有益健康;可以调节身心,使人心境恬淡,提高自身修养,生活过得更加充实,起到修身养性之目的。本文从书法的文化内涵、凝神与聚气功效等方面阐述了书法与健康养生的关系,从而得出书法是健康养生的"功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