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是保险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在保险实践中保险纠纷日益增多,究其根源在于对最大诚信原则的法律适用认识不足。本文重点阐述了最大诚信原则在保险合同订立和履行过程中的具体适用问题,并对我国保险法不甚完善之处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是保险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在保险实践中保险纠纷日益增多,究其根源在于对最大诚信原则的法律适用认识不足。本文重点阐述了最大诚信原则在保险合同订立和履行过程中的具体适用问题。并对我国保险法不甚完善之处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健  方旭 《科技信息》2011,(31):I0378-I0378
现代社会中,财产流转十分频繁。在实践过程中,保险人往往以不知标的转让或受让人不是保险合同当事人、不具有保险利益为由拒赔。为解决上述纠纷,弥补旧《保险法》第34条的不足,新《保险法》第49条作出了修改。这一修改符合保险立法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完善。本文拟从保险标的转让的内涵、保险标的转让的法律效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告知是订立保险合同的必要程序,是《保险法》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规定的合同双方的法定义务。我国《保险法》第17条第1款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并可以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然而,什么样的"说明"构成保险法所要求的"说明",未说明的后果,保险人的询问采取哪种形式,投保人如实告知的形式,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  相似文献   

5.
财产保险合同保险标的的转让对保险合同权利义务的转移造成的影响如何,各国法律的规定有所不同。我国2009年保险法在此问题上采用了与以往保险法不同的立法规定,其在审判实践中所带来的变化可想而知。但修改后的保险法对何谓保险标的的转让并未明确,其对保险法相关规定的适用必然会带来一些疑惑。从实务中的相关案例引发的问题出发,对保险利益、保险标的的转让以及保险标的转让对保险合同转移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新旧保险法的不同规定对实务中的保险标的转让及其对案件结果带来的不同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论保险利益     
保险利益是保险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为各国保险立法所重视。保险法严格要求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否则保险合同无效。  相似文献   

7.
合理期待原则是美国保险法为规范保险合同最新发展的原则,该原则针对的是保险合同订立中不利于投保人、被保险人的特点而提出,该原则最新的发展动向是法院在适用中与第二次《合同法重述》关于格式合同的适用例外规定相结合,为我国保护保险消费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保险法中保险利益规则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利益直接关系到保险合同的存废。我国2009年新修订的《保险法》中对保险利益作出规定,对指导保险实务,引导保险市场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从保险利益的概念、享有保险利益的主体两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保险受益人是人身保险合同的重要关系人,在保险合同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关系到投保人和被保险人订立合同的目的。本文结合我国《保险法》有关受益人的相关规定,试图就保险受益人的理论及实务当中存在着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作一个理清,以引起对保险受益人相关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保险合同的签订过程,实质上就是当事人依据具体情况将保险条款与保险单证进行不同程度的结合,以形成约束保险交易参与人的法律文件的活动。保险实务中生成的保险条款既是保险人籍由推介保险产品的工具,也是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新修订的保险法规范为合理平衡保护保险人和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对保险条款的生成设置了行政监管和司法审查两套程序,两者相互补充、有效结合,协力共同具体评判保险条款的效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保险法中有关疑义利益解释原则的规定过于空泛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容易导致司法实务中的误用和滥用现象,既违背了立法目的,又不利于构建保险业健康发展的法律环境。再加上保险合同的特殊性与疑义利益解释原则的客观依据和洪理基础相冲突,弱化保险合同疑义利益解释原则,构建新的保险合同条款争议解决机制,尤其注重诚信原则的运用和把保险合同纠纷确定为调解前置案件,是解决保险合同条款争议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从语言学、合同法、保险法以及心理学角度,分析与保险合同相关的语言陷阱的各种表现及其形成的原因,笔者认为其现实对策应从保险合同规范化、保险法规自身的完善以及保险监管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保险代位求偿权,是指在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人赔偿被保险人损失后,所取得的被保险人享有的依法向负有民事赔偿责任的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我国《保险法》对保险代位求偿权也有明确规定,我国《保险法》第45条第1款规定:“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当保险标的因保险责任事故而发生的损失,是由于第三人的侵权或违约行为所致,被保险人依法有权向第三人提出损害赔偿请求。同时,被保险人也可以基于保险合同关系向  相似文献   

14.
保险法上的告知义务,是保险合同中非真正义务,但告知义务是保险业合理营运的制度基石。我们要对保险合同的告知义务范围作严格界定,从而才能减少纠纷,使之更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5.
保险利益是保险理论的基石之一,是人身保险合同生效的必备要件,它贯穿于保险经营的始终。《保险法》对保险利益虽然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比较笼统,实践中不容易把握投保人取得保险利益的依据和范围。因此,文章拟对人身保险合同之保险利益的相关法律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郑宇蕙 《海峡科学》2008,(11):58-60
从经济角度上说,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并体现了一定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是通过合同的订立来确立的.保险是专门对不确定的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赔偿.风险是否发生,何时发生,其损失程度如何,均具有较大的随机性.保险的这一特性要求保险人与投保人应在确定的法律或契约关系约束下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倘若不具备在法律上或合同上规定的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那么,保险经济关系则难以成立.因此,订立合同是保险得以成立的基本要素,它是保险经济关系成立的法律保证.该文从保险合同的性质、保险合同与格式合同的关系、无效保险合同的情形和产生的法律后果方面论述保险合同.  相似文献   

17.
由于保险合同的本质特征,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中占据着很重要的法律地位,但是由于保险业的交易习惯使得被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始终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因此,为避免被保险人的利益受损害,我国应该在借鉴外国的立法制度的基础上再结合本国国情,使我国的《保险法》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8.
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49条、第52条及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4条对危险增加通知义务进行了规定。该项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及时对风险变动进行评估,维系保险合同的对价平衡关系。但是,目前上述法律及司法解释条文存在不足,在实务中易遭到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双重滥用,其适用范围被不当限缩,两个条文之间存在内在冲突。为解决上述问题,建议将危险增加情形分为主观危险增加和客观危险增加两种类型,并赋予其不同的法律后果;在适用范围上置之于保险合同的一般规定之中,可同时适用于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在条文顺序上,第52条应置于第49条之前。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保险合同不利解释原则的法理基础,探讨了保险合同中不利解释原则的适用条件,并对《保险法》第三十一条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20.
保险法的修订在即,有许多具体的问题争议颇大,如保险合同的性质、告知义务及保险利益原则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保险法的实施和保险业的正常运作关系极为密切,需要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