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中国有着辉煌而厚重的传统文化,近现代以前的科学技术曾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3世纪期间,中国的科技水平一直让西方世界望尘莫及。但是,到了公元15世纪,西方科学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狂飙突进,近代科技开始萌芽,并迅速发展,而此时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发展迟缓甚至止步不前。这和中国传承数千年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中国近代科技教育开始萌芽.从留学运动、新式学校建立、近代学制颁布、师资培养和教材建设等方面,概述了中国近代生物学教育兴起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世界文明古国之一,15世纪的明代中叶以前,中国的科技都远远领先于同时期的世界其他各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影响巨大。16世纪开始,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相继通过工业革命发展了科技,而中国的科技却从此时开始停滞不前,开始了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历史。笔者不赞同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阻碍中国近代科技的观点,并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特点及精神实质及其价值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曾经走在世界的前列,但从16世纪起,由于闭关锁国,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在国势上渐渐落后,还不断被西方列强侵略。这个时候,一批有识之士通过翻译外国科学著作,将外国先进的科技介绍到中国,试图以这样的方式拯救中国。本文将详细介绍16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科技翻译外国经典科学著作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近代英国工业的兴衰看科学技术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工业生产空前高涨,1870年,其工业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32%。70年代之后发展缓慢,逐渐落后于美国德国、法国。近代英国工业兴衰,科学技术起到重要作用。重视科学技术、特别是技术成果的实际应用,重视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是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动力。近代英国工业生产的变化,从正反两方面证实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董光璧 《科技潮》1998,(8):29-30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史中古时代曾一度领先世界,进入近代以来越来越落后于后起的欧洲。到了19世纪中叶,面对欧洲殖民者的炮舰威胁,中国人才开始正视自己的落伍,但差距已有300年之遥了。经过150年来的奋力追赶,今天我们中国的科学技术的总体水平仍与发达国家相差20多年。科学的发展似乎从不顾及它的历史,但历史却总是孕育着它的未来。如何摆脱中国科学事业落后的局面,以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持续发展保证中国社会的持续发展,首先要认识科学发展的新形势和中国科学现代化的困难。当代科学正遭受来自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倾向、高技术评估的困难、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发展不平衡的三大挑  相似文献   

7.
一、世界科技发展特点 综观世界科技发展,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明显加快。据专家估算,最近30年,世界发明和发现相当于过去2000年取得成果的总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周期愈来愈短,18世纪为100年,19世纪为50年,二战后为7年。近年来,在微型计算机等领域仅隔6个月左右就有一代新产品问世,科技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20世纪初为5~20%,70年代为50~70%,8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科技的作用已占80~90%。科学家预测,在90年代后,以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并将对世界经济发展和各国综合国力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2005年“国际物理年”的由来,回顾了经典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20世纪划时代的物理学革命所带来的科技革命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评述了爱因斯坦1905年所发表的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在科学史上的重要性,以及爱因斯坦在近代物理学革命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曾经创造出遥遥领先于西方一千多年的灿烂的古代科学技术.但是,从17、18世纪以后,中国科学技术却开始滑坡,被此时取得高速发展的西方科学技术远远地抛到了后面.这一历史大换位,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综述了近代中国落后的史实,探析了落后的历史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和政策原因.警示今人记取史训,努力振兴中国现代科技  相似文献   

10.
正19世纪,首条铁路诞生于英国;21世纪,世界铁路的未来已在中国。作为新四大发明之一的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一张对外输出的靓丽名片。靓丽的背后,离不开"铁路人"的执守和奉献。近四十年如一日在铁路技术管理和技术研究岗位上勤奋工作,曾获得中国铁路科技工作者最高荣誉"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成就奖(上海局专项)"以及中国铁路职工最高荣誉"火车头奖章"的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龚佩毅在退休之后,开启了一条鲜有的养老之路——创业,于是上海欣铁机电科技  相似文献   

11.
孙兴川  张妩娜 《科技信息》2008,(14):175-175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深刻的危机促成了其本身的伟大的革命,从而诞生了量子力学与相对论。量子理论的建立,开辟了人们认识微观世界的道路,为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没有哪一门现代物理学的分支及相关的边缘学科离开量子这个思想基础。量子理论正在深刻的改变现代的科学与技术,也正在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的思想,回顾其发展的历程,我们感受到了量子理论对人们认识论与世界观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与传统文化关系的问题,作了以下几方面的讨论:(1)在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儒家学说,不重视、不提倡科技的研究和发展,甚至对此起了负面的影响;(2)道家经历长期的炼丹实践,涉及到化学、生物学、医药学等知识.给中国古代科技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但由于缺乏西方实验科学的“假设—试验—结论”的完整过程,而不能使炼丹术上升为科学技术;(3)佛教对中国科技的贡献极为有限;(4)清政府对外闭关锁国,排斥一切西方物质文明,严重阻碍了科技发展.通过以上讨论,阐述了中国在16世纪后,科技落后的深层文化结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经过20年改革以后我国农业科技存在的新闻题,进入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致富农民、繁荣农村经济、农产品国际竞争对农业科技的新需求,百年来国际上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历程、经验和做法,提出了我国加快建设新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华大地上兴起学会热潮,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现代意义上的科技社团在中国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构成世界科技社团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画卷之一。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回顾科技社团百年来发展历程,研究分析科技社团在中国科学文化启蒙、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探寻新时代中国科技社团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空间分布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首次对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空间分布的形成与发展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将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空间分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此基础上,对形成现代中国科技分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周易参同契》的形象概括——“阴阳太极图”与现代生物学中的“遗传密码”和现代物理学中的“互补原理”作了比较,指出对中国道教哲学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现代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一九八五年年七月一日至十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召开了第九届世界林业大会,作为中国林业代表团的一个成员,我也出席了这个全世界林业工作者的盛会,得益颇多。现根据参加会议的认识和体会,撰写了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资料的研究 ,讨论了中国 19世纪期间对轮船的引进和研制问题  相似文献   

19.
“物理”流变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一词,在中国古代最早见于战国,此后在各种典籍中被广泛使用。其含义泛指万物之理与自然规律,这种含义与西方古代“物理”一词的含义相近,明清时期西学东渐,“物理”一词的翻译几经变化,古代日本的科学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中国的影响,17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来华传教士译述的物理书籍也在日本被注释翻译,甲午战争后,中日两国之间科技交流的态势发生了逆转,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日中两国“物理”一词的译名先后确定,随着现代物理学的迅速发展,物理学研究的范围和对象又在不断地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