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柱塞泵时间控制式柴油喷射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柱塞上设置的泄流槽和电磁旁通控制阀相配合来调节初期喷油速率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结构简单、调节灵活、控制稳定等优点。介绍了该方法的控制原理和系统结构,通过建立电控直列泵-管-阀-嘴柴油喷射系统(PPVI)的计算模型,进行了泄流槽结构参数的选配,试验研究了泄流槽尺寸、转速和喷油定时等对喷油速率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时间控制式柴油喷射系统的初期喷油速率能够实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脉冲电磁控制阀及其智能驱动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一种用于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脉冲电磁控制阀及其智能驱动器。基于对脉冲电磁控制阀的动态电磁特性的试验研究,通过改进导磁体使用的磁性材料,减小了电磁阀的磁响应时间,大大提高了电磁控制阀的快速响应性能。智能驱动器采用主动高频脉宽调制,实现了脉冲电磁阀驱动能量注入方式的智能控制,确保脉冲电磁控制阀在电控柴油喷射系统中准确、可靠地工作;并利用二阶电流微分信号反馈电磁控制阀的关闭始点,实现喷射定时的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3.
电控泵-管-阀-嘴燃油喷射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燃油喷射系统的柔性控制是现代柴油机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控制的燃油喷射系统是实现燃油喷射过程柔性控制的有效手段。电控泵-管-阀-嘴燃油喷射系统是在综合各种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机械式泵-管-嘴系统实现电子控制的新型系统。该文分析了电控泵-管-阀-嘴燃油喷射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设计和开发了满足该系统工作要求的控制装置,通过试验验证了电控喷射系统工作的可行性,还研究了一些结构和调整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电控喷射系统具有较好的综合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4.
该文主要介绍了中厚板轧制线粗轧机高压水除磷喷射阀的工作原理,分析现有高压水除鳞设备喷射阀存在的液压及控制问题,针对常见的设备故障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对现有高压水除鳞喷射阀控制系统加装皮囊式蓄能器稳定系统压力,减弱喷射阀换向带来的冲击,改造原有电磁换向阀系统为电液换向阀控制系统,加装节流调速阀组,有效地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极大地减少了喷射阀控制系统的故障。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的双电磁阀燃油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常规电控单体泵和电控共轨喷油器构建了一种双电磁阀燃油系统,以实现供油和喷油的独立控制.分析了双阀燃油系统的原理,进行了不同供油电磁阀控制参数及喷油电磁阀控制参数的实验,完成了相同目标油量下不同供油特性的调节实验以及低速下高压供油的实验.结果表明,该双电磁阀方案通过不同的供油和喷油控制组合,能够在低转速下实现高压喷射,实现灵活可调的喷射规律.  相似文献   

6.
旁通阀是内检测器实现速度控制的关键部件,其直接决定内检测器的运行安全及检测精度。为实现旁通阀结构最优化,进而制定合理的速度调节策略,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流体介质通过不同结构旁通阀时所具有的流场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当流体介质通过厚孔式旁通阀时,旁通孔前后压差、压力损失系数与泄流面积均成反比,且与理论计算值趋势一致且误差逐渐递减;当流体介质通过厚孔圆盘式旁通阀时,旁通孔前后压差与泄流面积成反比,而压力损失系数与泄流面积成正比;当流体介质通过转动式旁通阀时,旁通泄流尺寸越大,前后压差和压力损失系数均减小,与厚孔式旁通阀规律一致。可见,旁通阀前后压差与泄流面积呈绝对反比关系,而压力损失系数不仅受泄流面积影响,还与旁通阀自身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7.
电控旁通阀涡轮增压器匹配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发动机性能仿真软件GT-power建立了带废气旁通阀电控系统的涡轮增压汽油机模型,基于增压压力随旁通阀开度变化的情况,确定了控制系统的特性参数值.根据不同增压压力下涡前压力的变化规律以及汽油机动力性能的要求对废气旁通阀开度进行标定,分析了增压器与汽油机联合运行性能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选配的小尺寸涡轮确保了汽油机的低速性能;建立的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增压压力多目标值的连续控制,高速时没有发生因增压压力过高而导致爆燃和增压器超速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江苏大学主持的“电控喷射LPG发动机工作过程研究”日前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LPG电控多点进气道顺序喷射,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技术编写,控制LPG的喷射量精确,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模块之间动态联接,便于维护管理并具有很好的扩展性能.该成果已应用于洛阳一拖集团生产的LR6105Q型柴油机,LPG电控系统采用控制油量超调的策略,可以精确控制各种工况的LPG掺烧量.提出了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复合燃烧过程的概念,建立了计算模型,通过对放热规律、LPG掺烧比的计算和分析,阐明了负荷、转速、供油提前角和最佳LPG/柴油发动机空燃比对双燃料发动机排放及燃烧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
利用GT软件搭建了不同体积配比生物柴油电控单体泵喷射系统计算模型。通过研究不同喷孔数目、喷孔直径、针阀弹簧预紧力等参数改变对喷嘴端压力的影响,由计算表明:喷孔数目为4个,喷孔直径为0.2 mm,针阀弹簧预紧力为600 N,采用生物柴油B5时电控喷射系统嘴端压力波动较小,性能最佳。该研究可为电控喷射系统燃用生物柴油对喷嘴端压力波动变化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介绍了电控高压共轨柴油喷射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重点阐述了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技术,并叙述了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的使用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速强力电磁阀的动态响应特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速强力电磁阀是决定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性能的关键部件。通过高速强力电磁阀驱动特性的理论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试验 ,改变各试验参数 ,探索出各参数对电磁阀动态响应特性影响的实际情况。发现影响电磁阀关闭速度的主要因素是驱动电压的大小 ;影响电磁阀开启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回位弹簧的预紧力但此力不能过大以免引起电磁阀工作不正常。这些结论为系统参数的选择和匹配提供了依据 ,并可在应用中降低发动机的排放和油耗  相似文献   

12.
开发和应用电控蓄压式喷油系统。采用蓄压式泵-喷嘴系统及高速电磁阀来实现燃油增压过程和燃油喷射过程;采用电液比例溢流阀实现共轨燃油压力的调节过程;确定喷油量、喷油压力和喷油定时的电控实现途径;开发实验监控系统以满足喷油系统与柴油机匹配的需要。实现了喷油量、喷油压力和喷油始点的柔性(电子)控制,而且最高喷油压力已达113.5MPa,初步进行了喷油系统与1150G柴油机的匹配实验。在喷油压力与柔性控制方  相似文献   

13.
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高速电磁阀的动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种150单缸试验柴油机所采用的蓄压式电控喷射系统,通过从电磁学、机械学、流体动力学等方面综合研究电磁阀的动态特性,建立了电磁阀工作过程的非线性计算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从而为电磁阀快速响应性的确定、电磁阀结构参数的设定与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柴油机高速电磁阀设计参数及提高其工作效率,建立高速电磁阀静态吸附特性和动态响应特性模型;采用Visual Basic 7.0和MATLAB相结合的方法研发柴油机高速电磁阀特性仿真系统,并对设计参数优化与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自适应变尺度混沌优化算法可实现柴油机高速电磁阀设计参数优化和工作效率提高;当工作电流为10 A时,所产生的最大电磁吸附力能够确保柴油机高速电磁阀正常开启稳定;当工作气隙宽度为50 μm时,能够有效缩短柴油机高速电磁阀的静态响应时间;当弹簧预紧力为80 N左右时,可确保其工作开启和关闭的响应时间满足实际要求,而衔铁质量对柴油机高速电磁阀动态响应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高速数字开关阀在柴油机电控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16.
电磁阀驱动电流对喷油特性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控单体泵实验台上进行了不同电磁阀驱动电流对喷油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讨论了单体泵燃油系统控制信号、驱动电流、油管压力、喷油速率和针阀升程各参数之间的延迟关系,探讨了不同的保持和开启电流时喷油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的开启和保持电流对燃油系统喷油持续期长度等喷油特性影响很大,驱动电流与燃油系统的喷油速率、喷油压力、针阀升程和喷油量存在着规律性的变动.因此,不同电磁阀均需确定最优的开启和保持电流,降低驱动电流对燃油系统喷射特性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了机车用大功率柴油机电控系统中电磁阀阀芯的运动规律和线圈电流的波形形状基础上,提出了电磁阀电流波形中的喷油起始点(SIP)的寻找方法,并且基于SIP提出一种新的周期预推算法.针对传统电磁阀驱动电路在释放时电流存在的拖尾情况,采用了在电磁阀线圈续流回路中反向串联稳压二极管的方法,大大缩短了电磁阀释放时间.针对机车用大功率多缸柴油机系统对实时性要求更加苛刻的情况,采用了双CPU的架构.该装置经过泵-管-嘴实验台的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控制精准,很好地满足了电控喷油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高压共轨喷油系统改善柴油机排放性能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讨论柴油机排放特点和对喷油系统要求的基础上,以ECD-U2系统为例分析高压共轨喷油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其对柴油机性能的改善,尤其是在控制排放方面所起的作用,并介绍了ECD-U2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