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科学工作者正把猪作为心血管研究的实验动物。猪的心血管生理、大小、解剖、血流灌注分布与人相似,使它成为较好的实验动物。此外,猪的价格比狗、灵长类动物便宜,也不像其它动物那样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针对无法用人体进行触电试验的问题,提出基于动物猪触电试验数据研究人体触电规律的方法.首先将达尔基尔人体摆脱电流-频率特性曲线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成年人摆脱电流预测模型;然后以触电试验获得的不同体质量猪的触电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回归分析建立了猪触电电流与体质量的关系模型;根据人与猪在生理、解剖学、电特性等方面高度相似性的特点,依据生物电磁学构建了触电通道,并利用柱体模型获得成年人与试验猪阻抗的映射关系,进而推得成年人在36 V,50 Hz时的触电电流与体质量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发生触电事故时,流过人体内的触电电流与人的体质量呈正相关;36 V,50 Hz条件下,50 kg成年人触电电流为17.02 mA,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获得的50 kg成年人摆脱电流为16.22 mA,两者误差为0.8 mA.  相似文献   

3.
贵州小型香猪与犬应用于手术教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学习前 ,常规进行外科手术基本操作训练 ,一般选用犬、羊、兔较多。我科以往惯用犬作为本科生的实验动物。由于犬具有传播狂犬病的危险 ,社会养犬数量急剧减少 ,因而来源日趋紧张 ,成本与日俱增 ,而且常常不能保证教学的需要。为了保证教学质量 ,充分利用我校现有资源 ,今年在本科生中率先改用贵州小型香猪作为教学用实验动物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现报导分析如下。1 教学效果比较96级临床医学本科生 1 55人 ,2 4个手术小组 ,用犬作为实验动物 ;97级临床医学本科生 2 30人 ,46个手术小组 ,用猪作为实验动物。两个年…  相似文献   

4.
在药物和化学物安全性研究中,通常使用啮齿类和非啮齿类动物,而非啮齿类动物常选择犬和灵长类。猪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某些特性与人非常接近,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中,但在毒理学研究中很少使用。自从1949年第一个小型猪——明尼苏达小型猪(Minnesotaminipig)培育成功后,小型猪作为实验动物开始引入药理和毒理学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
由于在解剖学、生理学、疾病发生机理等方面与人相似,小型猪是人类医学研究的理想模型动物已成为广泛共识,然而,由于小型猪在实验操作中不配合,成为限制其广泛应用的因素之一。本实验室参照Panepinto的方法,设计了小型猪保定吊床,成功地完成了小型猪清醒状态下的采血、给药、静脉糖耐量试验、心电图测定等实验操作,本文介绍保定吊床的设计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猪附红细胞体人工感染及药物治疗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猪源附红细胞体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 ,结果初步表明 :猪附红体可使猪、羊感染发病 ,而鸡不感染。感染动物红细胞总数减少 ,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红细胞脆性增高 ,白细胞数增多。体内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 ,血虫净和盐酸土霉素配合使用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早在 19世纪 ,科学家就发现猪在解剖、生理和代谢等方面与人类十分接近 ,是极为理想的实验动物 ,因而 ,猪的实验动物化工作一直受到国际科学界的普遍重视。特别是近年来 ,猪作为人类器官移植的供体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由于实验动物化的工作一直未能突破近交系的瓶颈 ,致使相关领域的研究受阻。我国小型猪资源得天独厚 ,早在七十年代 ,我国科学工作者就开始了小型猪近交系的选育工作 ,科学工作者对小型猪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也给予了高度重视。目前 ,云南的西双版纳小耳猪、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五指山小型猪、广西的广西巴马小型猪…  相似文献   

8.
闲话猪油     
裘文杰 《少儿科技》2023,(11):38-39
<正>作为膳食油脂,猪油有相当悠久的历史。猪是最早被人类驯服的动物之一,也是六畜之一。它在中国最开始叫“豕”,自古就是重要的动物蛋白和膳食油脂的来源。猪油分为从猪的特定内脏中提取的猪杂油、从猪的腹部和背部等皮下组织中提取的猪板油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辐照巴马香猪无细胞真皮与辐照人无细胞真皮移植动物实验效果.方法:以机械去表皮法制备无细胞真皮与人无细胞真皮辐照(剂量30 KGy)处理后移植于W istar大鼠全厚皮肤缺损创面进行比较.结果:辐照处理的巴马香猪无细胞真皮与人无细胞真皮在大鼠创面愈合过程相似,愈合后创面收缩率差异不显著.结论:辐照处理的巴马香猪无细胞真皮与辐照处理的人无细胞真皮移植于W istar大鼠全厚皮肤缺损创面恢复效果无显著差异,可作为人无细胞真皮的替代品进一步用于烧伤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辐照巴马香猪无细胞真皮与辐照人无细胞真皮移植动物实验效果.方法:以机械去表皮法制备无细胞真皮与人无细胞真皮辐照(剂量30 KGy)处理后移植于W istar大鼠全厚皮肤缺损创面进行比较.结果:辐照处理的巴马香猪无细胞真皮与人无细胞真皮在大鼠创面愈合过程相似,愈合后创面收缩率差异不显著.结论:辐照处理的巴马香猪无细胞真皮与辐照处理的人无细胞真皮移植于W istar大鼠全厚皮肤缺损创面恢复效果无显著差异,可作为人无细胞真皮的替代品进一步用于烧伤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三文鱼是首个被批准上市的转基因动物食品,从而让转基因动物从科学研究真正的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近年来,我国就转基因动物的研究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对于梅山猪MSTN基因进行编辑而构建的"双肌"表型的新的猪的种群、MSTN基因编辑"超级猪"、生长激素受体基因敲除巴马猪、溶葡萄球菌素转基因克隆牛和人溶菌酶转基因克隆牛、Ipr1基因打靶抗结核克隆牛、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敲除的绵羊等转基因动物都有着巨大的产业价值.与转基因动物的育种价值密切相关的是转基因动物的生物安全,所以在我国转基因动物制备及生产均有着严格的规定.随着基因编辑技术飞速发展,转基因动物产业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小型猪的麻醉及气管插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猪与人类在解剖学、生理学、疾病发生机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其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随着动物保护的兴起及"3Rs"原则的逐渐推广,灵长类、犬等与人类感情亲密动物的实验应用日益受到限制,而小型猪作为替代的实验动物已广泛应用于肿瘤、  相似文献   

13.
硒作为粮食及饲料中的一种微量元素,对人和动物有微量营养和过量中毒两种作用。硒的营养意义早在1957年就为动物营养学家Schwarze等人证明。他们发现硒与早些时候注意到的啤酒酵母中的“第三因子”有着同样的作用;能防止大鼠的营养性肝坏死和鸡的渗出性素质病。以后的研究证明硒是人和绝大多数哺乳动物所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缺硒可导致反刍幼畜白肌病,猪的肝  相似文献   

14.
科技资讯     
《青年科学》2010,(9):34-35
猪的喜怒哀乐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研究显示,猪也和人一样,具备进行复杂情感活动的能力。科学家们希望通过揭示这样一个事实来唤起人们改善动物福利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特制眠乃宁及氯胺酮对广西巴马小型猪的麻醉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特制眠乃宁及氯胺酮对广西巴马小型猪的麻醉效果。方法选用15头雌性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分别用特制眠乃宁及盐酸氯胺酮注射液进行麻醉,试验前后的条件一致,评价方法相同。结果用盐酸氯胺酮麻醉的动物,只有2例勉强完成操作;用特制眠乃宁麻醉的动物,多数可以很快进入麻醉状态,其余动物追加药物的1/3可以达到麻醉效果。结论与氯胺酮相比,眠乃宁使用量小、麻醉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在动物试验过程中 ,为控制实验猪的体重增重速度 ,根据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在呼吸测热室所得维持状态饲养产热量为 10 4 95千卡 W0 75 d ,推导出一个简易公式 ,计算出日喂饲料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17.
戊型肝炎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是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戊型肝炎病毒是其病原,至少有4个基因型。基因1型和2型仅见于人类,3型呈世界分布,4型见于亚洲。3型与4型均能从人与猪分离到,猪是戊肝病毒的动物贮存宿主,目前被认为是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顺铂致贵州小型猪呕吐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建立贵州小型猪恶心呕吐的动物模型。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用不同剂量顺铂一次性腹腔注射,观察8h内出现恶心和呕吐情况。结果在观察期,对照组动物未出现恶心呕吐表现,小剂量组(3 mg/kg)仅有1/4的动物在给药后382min出现恶心而未有呕吐,大剂量组(4 mg/kg)全部动物均出现恶心和呕吐,恶心出现的平均时间为68.25 min,出现呕吐的平均时间为138 min。结论贵州小型猪对顺铂引起的恶心和呕吐反应呈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反应均一,提示贵州小型猪可作为一种新的疾病模型实验动物,用于呕吐机制、药物和针灸抗呕吐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提高我市生猪免疫合格水平,防止生猪疫病发生和扩散,2010年9月-11月,防城港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本市1个规模养猪场进行生猪组合免疫技术对比试验。探讨猪瘟、猪口蹄疫和猪蓝耳病这三种疫苗的进行组合接种的免疫效果,观察是否产生相互干扰。结果表明,合理进行组合免疫接种能够有效提高免疫质量,减少疫苗浪费,并减轻基层动物疫病防治员的工作量,从而实现节省人力物力的目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自美国科学家Palmiter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超级小鼠"以来,动物育种家们掀起了转基因动物新品种培育的研究热潮.从转基因小鼠到转基因猪和羊,虽然转基因个体的体重都有所增加,但是存在的缺陷也很多,尤其是在生殖方面,使得转基因家畜无法应用到实际当中,更多的是作为疾病模型.本文对转生长激素基因小鼠、猪和羊进行了综述,回顾了超级小鼠、猪和羊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转基因动物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