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用简单的溶剂热法制备了NiSe2微球、切边切角八面体、三种不同尺寸的正八面体以及纳米线。在NH80/En混合溶剂中,随着En含量的增加,形貌逐渐由均一微球转化为切角切边八面体,最终转化为正八面体。在NH80/H2O溶剂中,反应的初期均出现了NiSe2纳米线,最后转变为正八面体。混合溶剂NH80/En体积比和NH80/H2O体积比对形貌控制合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由于面心立方NiSe2内在晶体结构决定了晶面生长速率的次序R{111}R{100}R{110}。同时,由于乙二胺分子优先吸附在有裸露Ni 2+的晶面上,最终导致不同形貌的NiSe2晶体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采用简单的一步溶剂热法合成NiSe2-BP/graphene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光、电催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iSe2-BP/graphene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催化制氢性质,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过电势仅为169 mV,塔菲尔斜率为59.58 mV/dec,且电化学稳定性良好.这是因为NiSe2-BP/graphene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较小的界面电荷转移电阻.在可见光下,利用NiSe2-BP/graphene纳米复合材料在90 min内即可完成对亚甲基蓝的催化降解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这是因为NiSe2-BP/graphene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宽的光吸收和良好的载流子分离能力.  相似文献   

3.
利用熔融复合盐碱媒介法(SACM)合成了2种不同结构的硒化镍纳米材料,即NiSe_2八面体和Ni_(0.85)Se纳米片。探讨了反应时间和水添加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谱(EDS)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对材料进行表征,据此提出硒化镍的形成机理及其结构转变的微观机制。通过紫外光谱分析,估算NiSe_2与Ni_(0.85)Se 2种硒化镍的能带带隙,分别约为1.47 eV和1.75 eV,带隙宽度对应的光波波长位于可见光范畴。NiSe_2与Ni_(0.85)Se均为典型半导体材料。  相似文献   

4.
采用乙酸镍和钼酸铵为镍源和钼源制备镍钼硒化物NiMoSex作为电极材料.六方MoSe2的晶体结构与硒化镍具有相同的空间群,晶体结构非常匹配,可以形成独特异质界面的复合材料.实验数据表明镍钼硒化物具有较稳定的电化学性能.在较高的扫速下镍钼硒化物仍能保持较高的比容量且随着扫速的增大其比容量下降趋势较缓,展现了镍钼硒化物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本实验通过联系生活中息息相关的电子产品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电池配件的储能原理和改进的方法,将笔者的科研成果镍钼硒化物的制备和超级电容性能研究转化为专业关联度高、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通向进行的创新创业实验课程.在实践过程中基于立德树人,能力导向的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工程素养等思政目标.这一探索过程对于解决地方院校目前理工科实验课程中课程思政过于生硬、课程思政资源单一、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研究在酸性和碱性浸出体系中氧化浸出镍铝矿冶炼烟尘中硒的热力学,采用线衍射对镍钼矿冶炼烟尘及其浸出渣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盐酸-硫酸的复合体系中,采用氯酸钠为氧化剂,有利于镍钼矿冶炼烟尘中硒浸出;实验研究证明热力学研究的正确性.在盐酸和硫酸复合体系中,氧化浸出镍钼矿冶炼烟尘中的硒,硒的浸出率大于98%,浸出渣含硒0.13%.冶炼烟尘中硒以单质的形式存在;浸出渣中未见有硒及其化合物的衍射峰出现,表明烟尘中硒浸出较完全.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剂热的方法,以乙酸镍和硫脲为原料,乙二胺作为溶剂,在180℃下制备α与β混晶型硫化镍棒.利用XRD、SEM和EDS等分析手段对样品的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表征.在1.0~3.0V时,制备的NiS样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589.66mAh/g;在0.01~3.00V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 050.28mAh/g.初步探索出其容量衰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通过简单的溶解-析出法制备出无定形单质硒,再以无水乙醇为溶剂,让无定形硒在超声的条件下进行蒸发结晶诱导的自组装生长,从而制备出直径在60~150nm、长度可达几百微米的t-硒纳米线.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等手段对产物的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t-硒纳米线的生长过程,发现溶剂乙醇...  相似文献   

8.
以三方相t-Se纳米管为模板,N_2H_4·H_2O为还原剂的碱性溶液中室温合成硒化镍纳米管。产物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手段进行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硒化镍纳米管在不同介质中的电化学行为,探讨了电解质对硒化镍纳米管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NiCl26H2O为镍源,2氨基2甲基1丙醇(AMP-95)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混合溶剂热条件下,AMP 95和DMF共同作用,把镍离子还原成单质镍,制备了不同形貌的微纳米镍.结果表明,AMP-95和DMF不仅对产物的类型有影响,而且能够促使镍粒子成链状.在AMP-95/DMF的混合溶剂中,可形成镍的珠链结构,且该微纳米珠链结构具有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10.
以恩施续断为原料,用蒸馏水、0.5 mol/L Na Cl、75%乙醇、0.1 mol/L Nao H四种溶剂对续断中不同种类硒蛋白进行提取.用热水浸提法提取硒多糖,用原子荧光法测定不同提取物中硒元素的含量,分析了续断中硒的赋存形态.并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续断不同提取物清除超氧阴离子(O2-·)的能力,用Fenton法测定其清除羟自由基(·OH)的能力,探究了含硒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续断中硒的总含量为1.538μg/g,蛋白质、多糖中都赋存一定量的硒;蛋白硒是续断中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四种溶剂提取物中碱溶性硒蛋白的含量最高,它的含量可达总可溶性蛋白的57.28%.按照相同质量样品中结合硒量的多少,可以得出含硒量:总蛋白硒多糖硒;醇溶性硒蛋白盐溶性硒蛋白碱溶性硒蛋白水溶性硒蛋白.恩施续断中各种含硒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清除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能力,且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清除率都不同.其中醇溶性提取物清除超氧自由基的能力最好,碱溶性提取物清除超氧自由基的能力最弱;硒多糖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1.
红土镍矿微波水热法浸提镍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水热盐酸浸出方法对腐泥土型红土镍矿提取镍钴进行了研究,详细探讨了焙烧预处理、微波水热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对镍钴浸出率的影响.对于300℃焙烧预处理后的红土镍矿,微波水热温度为50℃,浸出时间为1 h时,镍的浸出率高达93.65%,钴的浸出率为87.86%.红土镍矿的微波水热浸出体系与普通水热浸出体系相比,镍和钴的浸出效果更好.研究表明,扩散过程是镍、钴浸出过程的主要限制环节.  相似文献   

12.
废旧镍氢电池正极材料中镍和钴的回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在硫酸体系中回收废旧镍氢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金属镍和钴. 用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硫酸初始浓度以及氧化剂用量对镍、钴浸出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镍和钴浸出率的影响程度排序均为:氧化剂用量>浸出时间>温度>硫酸初始浓度. 在实验得出的最佳浸出条件下,Co的浸出率为99.7%,Ni的浸出率为99.1%.  相似文献   

13.
肖冰 《河南科学》2010,28(10):1254-1256
研究了普通棕刚玉磨料采用硝酸镍和矿化剂为镀液进行镀附处理制备镀镍磨料的工艺,对影响镀镍磨料质量的镀液浓度,热处理温度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该工艺方法制备的镀镍磨料性能测试表明,镀镍磨料在群体抗压强度,磨料亲水性等性能得到了改进,磨削实验结果表明,镀镍磨料在磨削量、脱砂量和磨削效果等磨削指标上优于普通磨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定量地讨论了镍含量与奥贝球铁中上贝氏体第一阶段转变时间的关系,研究了镍对上贝体转变孕育期、奥氏体化开始温度和残余奥氏体中含碳量的影响;揭示了镍及其偏析在上贝氏体第一阶段转变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镍含量的增加,上贝氏体第一阶段转变速度、奥氏体化开始温度和残余奥氏体中的含碳量降低。当镍含量超过2%时,第一阶段转变速度显著减慢。镍的偏析使得奥贝球铁基体中上贝氏体转变速度不一致,造成组织不均匀;镍…  相似文献   

15.
从贵州某钼镍尾矿堆场的酸性矿坑水中分离出硫氧化细菌,分离纯化后对其生长特性进行初步研究,并对分离纯化后的细菌进行驯化培养.利用驯化的细菌进行钼镍尾矿的脱硫试验,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和初始pH来分析细菌的脱硫效果.结果表明,温度为30℃时脱硫效果较好,初始pH2.0 ~ 4.0前期脱硫效果较好;硫氧化细菌的存在促进了钼镍矿尾矿中硫的氧化;可以通过对细菌脱硫的温度及pH进行控制来达到较好的脱硫效果,从而降低尾矿发生自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程序升温脱附(TP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在柴油的裂化反应中,进行了镍沉积对分子筛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及催化裂化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与工业操作相对应的水蒸汽作用条件下,随着分子筛催化剂上金属镍量的增加,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将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催化剂的裂化活性下降,脱氢生焦量增多;水蒸汽处理温度的升高,金属镍分散度降低,将部分地抑制和消除镍的脱氢生焦倾向。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高温氨处理过程对SiO2/Si基底表面镍纳米薄膜显微结构变化的影响,探讨了镍纳米薄膜显微结构随氨气介入时间、薄膜厚度以及氨气刻蚀温度等参数变化的规律,并对氨在其变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SiO2/Si基底表面镍纳米薄膜转变成高密度、小直径、均匀镍纳米颗粒的关键是恰当的氨气介入时间和刻蚀温度;硅表面的二氧化硅层有效地隔离了镍原子和硅原子的扩散,这种隔离层对镍纳米薄膜的显微结构有很大的影响,起到了阻碍硅和镍发生化合反应的作用,维持了镍在基底表面物质的量的恒定.  相似文献   

18.
用溶剂萃取的方法从镍钼矿冶炼渣酸浸液中回收镍并制备氧化亚镍粉末.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相中萃取剂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PC-88A)的添加量、相比(即水与油的体积比)、萃取时间、料液的pH对镍萃取有显著的影响,温度对镍的萃取影响很小.最佳萃取工艺条件如下:萃取剂(PC-88A)体积分数为30%,相比为3:1,料液的pH为6.7,萃取时间为3 min,萃取温度为30℃,在此最佳条件下进行二级错流萃取,镍的萃取率为99.6%.反萃的最佳条件如下:相比为1:3,盐酸的浓度为2 mo1/L,反萃时间为3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一级镍的反萃率为99.3%.用反萃得到氯化镍先制备草酸镍,然后煅烧,得到纯度达99%氧化亚镍粉末.  相似文献   

19.
电沉积Ni-S合金析氢阴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硫脲作为硫源,在瓦特浴体系中通过电沉积方法获得NiS合金电极·系统地讨论了电沉积过程中各工艺条件(硫脲浓度、电流密度、pH值及温度)对镀层中S含量的影响,确定了硫脲浓度和电流密度为NiS合金镀层中S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恒电流极化方法测试不同S含量的合金电极的析氢过电位,得到了析氢过电位仅为90mV的非晶态NiS合金析氢阴极;以稳态极化方法测定该电极的稳态极化曲线,并通过计算得出其电化学参数(b,i0)·结果表明,该电极具有极高的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20.
纳米金属Ni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居里温度的尺寸依赖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纳米铁磁材料的磁学性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试了纳米金属Ni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居里温度.结果表明,纳米金属Ni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居里温度低于粗晶Ni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居里温度.而且,纳米金属Ni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居里温度都具有尺寸依赖特性.采用一理论模型解释了饱和磁化强度和居里温度的尺寸依赖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