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卢瑟福是20世纪最具影响的著名科学家和伟大导师之一.对其科学一生中所表现出来的科学思想和科学观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是有益于我们对科学技术观的再认识,并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文从八个方面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卢瑟福的科学观和科学思想,以给我们今天的科学技术观讨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双刃剑"片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双刃剑”这一古老的称谓,是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及其影响的精辟概括,也生动地表述其既是造福人类的“天使”,又是威胁人类的“魔鬼”的双重角色。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理论界关于科学、技术、伦理之间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热浪叠起,对科学技术与“双刃剑”的评说颇多,集中起来不外乎三种:科学技术总体是双刃剑;科学不是双刃剑,技术是双刃剑;科学与技术分别是双刃剑……这些研究对科技伦理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技伦理学科的指导、监控功能,建立有效的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监控机制,规范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文…  相似文献   

3.
钱三强科学史贡献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三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而且对科学史学科的发展也贡献卓越。本文梳理了钱三强公开发表的有关科学技术史方面的著述,探讨了他对科学史的贡献,认为,钱三强是原子能科学技术史的开拓者和传播者,是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记录者与研究者,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的组织者与推动者。重视科学史的学术价值、科普功能、教育功能和资政功能是钱三强科学史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作为邓小平科技哲学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长期实践中逐步萌生、形成与发展的.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从本质论、演进律、价值观、体制说与人才学等方面,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的根本属性、巨大功能与产生发展规律,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对我国科学技术决策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学习与研究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对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进步道路,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伦理是达到主体目标的一定的行为规则,控制论是伦理学的科学基础.科学技术所研究的规律包括实体规律与控制规律.采用科学范式的科技伦理学就成为科学技术控制论的组成部分.人类深刻理解科技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特性,就可以在未来科学技术进程中,与时俱进地调控各种系统关系,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同步进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功耀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6):103-105,F004
由教育部社政司下发各高等院校参照执行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基本要求>,是我国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中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其中有许多表述值得商榷:(1)真理和谬误的划界不等于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2)把科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研究方法截然分开的理论依据不充分.(3)作为科学哲学核心内容的科学知识论教学内容显得薄弱.(4)不宜用科学社会学的部分内容替换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教学内容.(5)科学技术的创新理论的逻辑阐述不完整.科学技术的创新必须以科学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为基础,新的教学要求应该补充完整这个内容.  相似文献   

7.
术语能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程度,术语的跨语域使用自有其科学、社会、功能、认知等方面的原因.“期望值”作为概率论和统计学术语,通过类比、引申等方式映射到其他领域,使用频率大幅提高,语义扩大功能增多,从专门术语领域进入普通词汇,并成为现代汉语一般词汇.  相似文献   

8.
怀特海对现代科学的反思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及世界格局.中国已进入现代化进程,这一进程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和推动的.科学的成功给人们带来了精彩的生活,但也带来了生态、社会及文明危机.著名哲学家怀特海20世纪初对科学进行了积极的反思与探索,他的后现代科学观能够为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避免重蹈西方现代化的覆辙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古代中、西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相比,各有千秋,它们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研究中、西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点,对于我们认识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理解近代科学在欧洲的产生,近代科学在中国的衰落(李约瑟难题)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科学化运动是科学家们自觉地实践科教兴国的一次尝试.他们不但从事自己的科学研究事业,还做民众的科普工作,把科学与国家工业化结合起来.他们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但反对只把科学技术当成满足某种实际需要的工具,他们将以培养科学精神作为科学教育的使命.这个时代的科学家直接受现代科学的洗礼,但不失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具有传统的人文修养和气质.  相似文献   

11.
借助数学函数关系式来表达科学动力学因素,深入研究了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因素与科学发展的关系,阐释了随着科学文化哲学发展带来的科学形象的改变。针对科学这一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把科学发展视为知识、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心理、伦理诸因素的函数,论述了科学函数关系式从单纯认知的简单函数式,到多因素的不同复杂函数式的变化与论争,暗示出当代不同哲学思潮在科学哲学前沿热点问题上论争中的某种亮点与致命盲点,导致当代科学哲学及文化哲学思潮的困境与危机,由此可以推断科学函数式将复归到多因素集合的认知函数式,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演变过程,是基于现代科学文化哲学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协同学的视角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国际形势风云激荡折射出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凸显其对象的异质边缘延展;科技理性的膨胀使得其过程复杂性日益累积,其主体思维惰化僵化;其内部呈现出生成性复杂状态,即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载体三者间的信息不对称。提出了该复杂性问题的应对机制:提升教育主体的阐释能力,溶解反思性带来的问题;重构教育主体的理性思维,应对非理性带来的问题;确保教育载体信息畅通流动,应对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科学技术不能仅对生产力发展这样一个价值信息做出反应,还应充分关注应运而生的意识形态后果。对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意蕴的科学认知,有助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健康发展,摒弃片面的“单向度”式的科学技术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I show that there are important but hitherto unnoticed similarities between key figures of the Vienna Circle and early defenders of sociology of knowledge. The similarities regard their stance on potential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of science for political and societal issues. I argue that notably Otto Neurath and Karl Mannheim are concerned with proposing a genuin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science that is remarkably different from today’s emerging interest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science and society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  相似文献   

15.
情境化知识--唐娜·哈拉维眼中的"客观性"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科学的客观性问题上,以往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客观性是科学合理性的产物;二是客观性是社会与境的产物.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是在后一种路径上发展出的对客观性的解读,主要有三个特征,即局部的视角、负责的科学和发展的辨证法.这一理论丰富了我们对客观性的理解,开启了身体与意义关系研究的新节点,并具有政治和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控制主体方面探讨网络社会控制是一个新的研究问题的视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网民、家庭、学校、政府和国际社会在网络社会控制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网民提高信息素养,家庭重建新型亲子关系,学校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政府建构综合控制体系,国际社会加强合作与全球治理。这些是网络社会控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17.
18.
根据一种传统的观点,科学的目标是解释而非理解.然而,包括爱因斯坦和亨普尔在内的许多著名科学家和哲学家都认为科学的目标是理解.但一些人坚持认为,即使这些著名科学家和哲学家用到"理解"这个词,他们只是随便一说;"解释是科学的目标"才是他们严肃认真的看法,至少对于亨普尔是如此.本文反驳了这一观点,探讨了"科学的目标是理解"这...  相似文献   

19.
What follows from the suggestion to pay attention to what is in-between science and politics? Karen François’s paper “In-between science and politics” follows Latour in arguing for the need for political theory to get out of the Platonic cave that it still inhabits. Political theory needs to be brought into the wild through empirical studies of how science and politics in fact intermix. And the Latourian proposition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by focusing on the embodied knowledges that enable situated objectivities to emerge. Though worthwhile, these arguments are weakened by a superficial treatment of political theory and by a lack of attention to the difficulties involved in combining Latourian actor-network theory with the “strong objectivity” of standpoint theory. Most problematically the paper purports to define as an agenda (exploring the in-between of science and politics) what whole fields of inquiry have already been in full swing exploring for quite a while. The ‘turn to ontology’ in STS and social anthrop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mpirical philosophy’ suggests what might be at stake in such explorations.  相似文献   

20.
Chemical elements are the bricks with which Chemistry is build. Their names had a history, but part of it is forgotten or barely known. In this article the forgotten, no more used, never used, and alternatively used names and symbols of the elements are reviewed, bringing to us some surprises and deeper knowledge about the richness of Chemistry. It should be stressed that chemical elements are important not only for chemists but for all people dealing with science. As in any other aspect of our lives, we tend to better understand something by knowing his history. By knowing them we can have a deeply understanding of how science evolves and how it is influenced by our human asp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