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东晋后期至南北朝,随着道教的发展进入高潮,道教志怪小说创作亦发展到新的阶段.继葛洪《神仙传》之后,众多真人传记风行一时;受其影响,一批有成就的道教志怪小说如《汉武帝内传》、《十洲记》、《周子良冥通记》等纷纷问世,由此带来了此时期道教志怪小说创作的大丰收.  相似文献   

2.
面对明王朝覆灭的流血政治斗争,黄宗羲把矛头直接指向君主专制,写出《明夷待访录》.从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原君》、《原臣》、《原法》三篇出发,分析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并结合韦伯的《儒教与道教》,深入挖掘中国君主专制存在的原因,将黄宗羲和韦伯对于君主专制的认识进行简单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真诰》是道教上清派重要经典,记载有不少学道求仙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想象丰富,而且具有人物、情节和主题等小说的要素,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体现出神圣与世俗相交织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菌谱》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食用菌研究专著,其成书受到仙居自然环境、南宋饮食风尚以及陈仁玉个人生活经历的共同影响.《菌谱》的内容反映出宋代谱录著作分类的一般方法,体现出宋代农业生产中技术化、商品化加强的趋势;它的首创性为后代食用菌研究开辟了范例,提升了食用菌消费的热度.与宋代前期所著谱录相比,《菌谱》具有更强的实用性,这种书写转型是宋代文化、经济、思想演变的重要体现.《菌谱》为代表的谱录见证了宋代"农"与"学"的结合,种类繁多的谱录之作可以视为传统农业生产学术分科的雏形.  相似文献   

5.
唐五代词的研究往往集中在词人与选本中,《花间集》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在词史上自然具有独特的地位。抓住关键人物展开研究是赵丽教授研究《花间集》的一个书写策略。赵丽教授以性别意识展开的立体研究更能体现研究者的学术视野,从审美意象、道教文化对于词文本的分析更是体现了独到的问题意识。花间词的道教文化意蕴研究是这部著作的精华部分,将审美文化与文学研究融合无间,从现象中寻找规律,时代、民族、审美风尚均以文本分析为中心展现出来,作者的文学文化研究创新之处即在于此,这也是全书所体现出的文学文化研究特色。《花间集研究》以性别意识、道教文化、创作主体、审美意象为研究关键词构筑了一个富有层次感的研究体系,体系中多幅风景在赏心悦目中开启,在怡人心神中收束。  相似文献   

6.
从道教学说看“三分法”的体现(下)坚毅(江西省社联)四、道教经典三分类道教初创时,经典主要是《老子》(或称《道德经》、《道德真经》、《老子五千文》,作者为老子),《太平经》《包元太平经》,作者为甘忠可,《太平清领书》,作者为于吉、《太平洞极经》,作者...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的西藏和中国其他地区一样,是西藏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最为剧烈的时期。文学作品如何看待这一百年的历史,如何展现这一百年来人的精神世界所发生的巨大转变,体现了不同时代西藏文学的精神风貌和发展轨迹。文章以《格桑梅朵》《无性别的神》和《祭语风中》三部反映西藏不同历史阶段面貌的现实主义小说为例,分析不同时期的小说叙事话语和风格的转变及其所反映的西藏文学创作中现代性意识从确立、追溯到反思的特征,并结合西藏当代知识分子作家的生命历程和创作变化,来管窥西藏不同时期小说创作所折射的时代精神"症候"。  相似文献   

8.
在梳理《西游录》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宗教”一词在传统文化中与现代学界不同的含义,解读不同语境下“三教”词义的不同内涵及其在作品中的表述,辨明耶律楚材对老庄道家思想的尊重与对道教鬼神思想的贬斥,指出其“三教”观念中包含的是道家而非道教,进而厘清《西游录》中对全真教的攻讦无碍于他所表达的三教平等并行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拉什迪的小说《羞耻》直面印度次大陆后殖民时代分裂的历史,用拼接碎片的方式重新构建感知历史的角度,体现了元小说的开拓和尝试。小说体现了作者对后殖民时代的独特认识,但这可能在针对西方世界的偏见将之普遍化的过程中同时也失去了探寻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主体性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化研究中的费瑟斯通的消费主义理论,分析了余华小说《兄弟》(下)时代背景及所体现出的先锋小说欲望叙事的特点,论述了小说主人公在欲望追逐中的命运沉浮.指出从整体上评价该小说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新闻报》副刊《庄谐丛录》刊载小说《新水浒传》历时两年刊载32回,在《新闻报》上占据一定分量。《新水浒传》基本延续了《水浒传》为“诲盗说”这一观点,采用“旧瓶装新酒”的写作方式,凸显了报刊小说独有的实时性与纪实性特征。该小说的发掘与研究不仅可以完善民国时期《水浒传》的接受面貌,而且蕴含其中的时代风貌与社会境况亦足可供后世研究者审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江南的幻想小说主要有三种类型:以《此间的少年》、《中间人》与《光明皇帝·业火》为代表的武侠小说;以《九州·缥缈录》系列、《龙族》系列为代表的奇幻小说;以《上海堡垒》、《蝴蝶风暴》为代表的科幻小说。演进方向是从武侠到奇幻,在奇幻阶段风格发展成熟,同时兼有科幻创作。  相似文献   

13.
产生《金瓶梅》的时代只能是萌芽时的资本主义日益发展的时代 ,它不同于产生《三国》、《水浒》的时代。因为与其把后两者看作小说 ,还不如把它们视作长篇传奇故事更为合适。《金瓶梅》是以个人主义为内在动力的现实主义创作法、广泛的读者群、经济个人主义者社会出现后的产物。这一点 ;中外文学都遵循共同的发展规律。本文以美国当代小说理论家瓦特《小说的兴起》为鉴照对象 ,分析中外文学中真正意义的小说诞生的社会条件 ,确定《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发展中的坐标位置 ,并对《金瓶梅》后中国世情小说的流变及发展分期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勾勒林白从"巫女"到"民女"的转型,并总结其小说创作变化的内容和不变的内核。认为进入新世纪,林白的写作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转变。从《一个人的战争》到《玻璃虫》、《说吧,房间》,再到《万物花开》、《妇女闲聊录》,林白的小说创作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其女性写作的立场和女性言说的姿态却始终如一。  相似文献   

15.
由于《西游记》在明清时代被普遍认为是一部表现三教归一思想的、具有深奥哲理的小说,同时兼具对人心与世道的讽刺,故而明末至清初现存《西游记》续书——《续西游记》、《西游补》、《后西游记》均在阐述哲理上大下功夫,并结合续作者所处的时代,大量甚至是通篇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为西游故事的继续开辟了多维的走向和新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然而水浒故事却源远流长.世俗社会的文化曾深刻地影响了这个故事本身,并对于后世记录和加工这个故事涂上了一种鲜明的颜色.这种世俗社会的文化主要是指当时在中国广为传播的道教.水浒故事产生的时代、水浒故事传播的时代、小说成书的年代都是道教日益影响中国世俗社会的重要时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水浒故事发生、传播和成书的道教语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后殖民理论对当代南非著名作家库切在1999年发表的并同时获得布克奖的小说《耻》和2005年才出版的并在当年就获得布克奖提名的小说《慢人》进行研究,指出在《耻》中体现了作者对于在后殖民国家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初步理想,而在《慢人》中则进一步体现了作者在后殖民国家中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理想的最终实现。因而从《耻》到《慢人》的创作过程实际上体现了作者在自我心灵上的一次和谐之旅。  相似文献   

18.
摘要:《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并称为近代四大小说杂志。《月月小说》与前两种相比,不仅是刊登小说最多的一种,而且在杂志的商业操作、内容的娱乐性以及围绕读者转移的文化品位等方面都显示着独特的个性;《月月小说》的风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于其后创刊的《小说林》,在近代小说杂志的发展中体现着明显的承上启下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两汉学术中始终存在兼治《易》、《老》的学术风气,这种学风直接促进了易学与道家思想的融合。《淮南子》以及严遵、扬雄、王充都追求《易》、《老》在义理上的契合,融汇贯通,成一家言。《周易参同契》则主要是运用《周易》和易学的思想来作为道教炼丹术的理论指导,形成独特的道家养生之术。总之,两汉兼治《易》、《老》的学术风气体现了儒、道思想的融合,不仅对魏晋玄学和道教易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也为以儒道精神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严歌苓的小说《芳华》(或You touched me)本身就包含了作者对固有人性理论的偏执性理解,但电影导演又由于审美情趣差异和市场取向等原因,对小说原著进行了更加平面化的误读,体现了消费主义盛行时代主流媒体对精神深度的拒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