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汉文学史纲要》因其作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其内容的未完成性,其名称的数次更改而引起许多当代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在自建国以来的历次重写《中国文学史》的讨论中,屡被拿出来作为讨论的话题和资源.文章通过对《汉文学史纲要》命名历史语境的回溯,并对鲁迅在其各类文章中对民族问题态度进行考查,相互印证,进而对《汉文学史纲要》是否具有多民族文学史意义做出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布依族文学史》的成书源流、编撰体例原则、文学史分期、作品分类以及编者的文学史观等问题。《布依族文学史》是对前期两部同名文学史的综合,对布依族从古至今的文学历史进行一次梳理,从口头文学到近现代的作家书面文学,编者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现代史文学是一门年青的学科,它从创建至今,不过只有三十几年的历史。早在五十年代,有老一辈的专家辛勤耕耘,从事开拓性的劳动,所取得的成果是异常显著的。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蔡仪的《中国新文学史讲话》、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和张毕来的《中国新文学史纲》都以史料翔实、内容丰富而著称。这几种现代文学史的早期版本都是个人写作的,因而全书的风格一致、浑然一体。到了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文学史》对中国百年文学史进行了富有新意的考察,作者眼光敏锐,在文学史观、文学史分期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见,在筛选及评价作家作品时,坚持历史的、人性的、审美的价值标准,并对新世纪文学入史做了初次的尝试。与同时期的文学史著相比,本书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土族文学史》的编写、分期及其文学观、文学史观等问题。《土族文学史》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土族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对土族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论述,特别是对土族民间文学的《格赛尔》以及史诗、神话、传说等民间文学经典作品进行了全面分析。体现出编者的整体文学观和文学史观,填补了土族文学历史研究中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哈尼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文学历史源远流长,作品丰富,但相关文学史研究一直较为薄弱,1996年《哈尼族文学史》才正式出版。从《哈尼族文学史》的编写过程、编写原则、分期体例、内容取舍、研究方法、文学特点等多个方面,对其编纂特色与意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审美理想的诉求和外来观念的冲击,促成了文学史标准的重大变革,文学史书写呈现从政治标准向审美标准转向的历史进程,经过"重写文学史"、"重排大师座次"两次事件的催生,整个文学史研究空前繁荣。重新回顾这段历史可以发现,文学史审美标准的确立,其背后隐含着政治因素和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文学史标准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必须打破文学史研究的中心论、二元论,建构一种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多维度、平衡的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动向〔日〕石川三佐男赵凝80年代末期,苏州大学王钟陵教授以《中国中古诗歌史》、《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文学史新方法论》三部大作在曾被不少人认为保守僵化,理论改革几乎无望的中国文学史研究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本文在回顾文学史研究的...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校青年学者汪义生同志与江西大学副教授公仲同志再度携手合作,编著了《台湾新文学史初编》一书(艾青作序,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作协副主席冯牧和一些台湾文学评论专家称此书“比较实惠、正确、历史地概括了台湾文学的面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学报》等都作了报道或评介,可见其影响之大.《初编》约31万字,分上、下编,共11章。它以史为线索,综合论述了台湾在日军占据时期和进入当代社会近70年来(1920——1988)的文学发展概况,资料丰富,视野开阔,力求从广泛的联系和历史的纵深中把握台湾新文学的历史风貌和基本特征,给人以强烈的整体感和历史的发展感,比较清晰、准确地揭示了台湾新文学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0.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以纯文学观书写文学史曾是一些文学史家的执着追求,这以香港学者司马长风的文学史叙述最为典型。以纯文学观书写文学史有其合理根据,并在文学史建构中有重要意义,但现实语境并没给文学留下超然的纯洁空间。纯文学史观与政治意识形态的文学史观一样,都会显示出它们的极端性与片面性而扭曲文学史面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为“重写文学史”的重要成果,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独立的学术品格。但它作为“历史中间物”也有着缺陷和不足:在叙史过程中,“当代文学”的内涵从“话语形成”到“自然时空”的转换,使其“下编”止于浮泛评述;以“一体化”的实现和解体作为叙史情节结构和文学史观,既显示出史识的洞见,又对复杂的文学情境造成了一定的遮蔽。  相似文献   

12.
本文聚焦文学史从政治标准向审美标准转型的历史进程,梳理考察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重写文学史"和"重排大师座次"两次事件,揭示了审美标准背后隐含的政治因素。对审美与政治的关系重新进行理论反思可以发现,文学史标准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必须打破文学史研究的中心论、二元论,建构一种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多维度、平衡的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呈现出体例纷呈的繁荣局面,除唐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和郭志刚、孙中田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承续了王瑶模式加丁易模式外;钱理群等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和黄修己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等已对旧模式有较大突破。突破旧体例,另立新体例的则有孙昌熙、朱德发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编》和冯光廉、刘增人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发展史》。这些不同体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编著者还分别发表了各自的学术创见,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以有益的启示。中国现代文学史著可分为教学型和学术型两种类型,但都应具有文学性、科学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14.
文学史问题涉及到对于文学的历史角度的理解。这里历史不能仅看作时间的变化过程,历史实际上是在时间的变化中,所涉及到的事物的变化的过程。这里,变化过程作为一个实际发生的事实层面的东西,我们可以保有基本的共识;可是,它作为一种带有评价、阐释意味的对象,则站在不同视点、不同角度上就会有不同的见解。对于文学史来说,因为所接触的对象是文学,而文学是涉及到情感、心灵层面的,研究文学的人需要在研究中保有理智的同时。也还需要有最初的也是最终意义上的情感的把握,这样,对于同样的文学史的事实,就可以有非常不同的描述和评价。在这样的文学史的现状面前,就需要有理论来面对、梳理和陈述。 以下的一组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文学史研究中的理论问题。张荣翼的《意义蜕蚀和经典化》,论说文学文本在文学史中的变化规律,其中意义蜕蚀是一个普遍现象,即作品发表之后就开始经历一个逐渐被人淡忘的过程,可是有少数作品可以摆脱这样的宿命,成为不同时代共同尊崇的对象,那么这样一种看似悖反的现象其实在背后都有着一种背离当时创作的状况存在,这样两种不同的现象背后的共同点就算得到了一个解释。李松的《文学史研究的互文性视角》,强调从互文性的、对话的视角看待文学史,尝试说明以一种跨文化的文本研究来解释文学史,论文中论说的文本的交互性和生产性这样两个角度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尹小玲《文学史叙述与权力控制》,从话语秩序的建构有着权力的参与这一角度来理解文学史的叙述功能,其中对于文学史选取材料的问题和文学史的经典化问题的论说,对于当今的文学史议题的讨论提供了一种意见。夏宏更倾向于从比较具体的文学史问题来切入文学史的理论,他的文章标题为《长恨此身非我有——从苏轼看文学史对思想史规约的漫溢》,在他看来,文学史的各种教材专著中,往往首先给作者一种思想定位,然后以此定位来解释其作品,而这样做的结果就可能是误解和曲解了作品本身的鲜活的含义,结合到文学理论中所谓“形象大于思想”这样的说法,应该说夏宏之说不无道理,而阅读他对于苏轼的创作的分析,还是可以给予人一些启发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复旦大学中文系陈思和教授主持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1999年 9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后 ,颇引起学界的一些关注。学者们从文学史的写作、文学观念的转变等角度 ,发表了一系列有分量的学术评论。 2 0 0 0年 8月 ,在此书出版一周年之际 ,复旦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中文系联合组织了一次研讨会 ,会议以《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为主 ,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写作、教学、认识 ,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作了深入的研讨。征得会议主办者的同意 ,本刊选择编发了部分学者的发言 ,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写作、教学、认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在1988年至2010年已出版的《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剑桥中国文学史》《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剑桥美国文学史》等四部文学史著作中,林语堂是唯一一位都能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国作家。在上述四部文学史著作的林语堂书写中,国外文学史编者坚持他者视域的个性化文学史阐释路径、杂糅相关文学史料、结合文化研究的微观视角和比较文学的研究视野等多样化的文学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任访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其鲜明的学术特色在现代文学史编纂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学术特色和价值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近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渊源关系的考察与梳理;从思想史进入文学史,关注文学发展的思想史背景;对历史人物采取客观持平的研究和评价态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新的理念指导下的一次颇具匠心的文学史写作实践,编著者从文学的本体出发对20世纪中国文学进行了全新的整合。该著对入史作品审美特征的独到发掘以及"文体史"的编写体例等无一不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了该书作为文学史写作的开拓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写文学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并由此产生了一批史论著作及其修订版。重“写”文学史,最终要落实到文本纂写环节上来,即体现为一种文本活动。因而写作的特性在直接决定了文学史的不真实性的同时,也赋予了其修改的可能。本文通过《中国当代新诗史》前后版本的比较,从变动当中着重探讨文学史写作问题中所包含的时间(当代)与历史、文学与历史之间的矛盾,并由此深入到文学史观的高度来回望当下的文学史写作,以兹为文学史尤其是诗歌史的写作提出一些可供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语丝》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家主要发表散文的文学刊物,对现代散文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散文在语丝派作家们的笔下,无论是从创作主体的精神实质角度,还是从散文文体的构建方面来讲,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