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早稻田蜘蛛群落结构及优势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稻田定点调查,初步鉴定长沙地区稻田有蜘蛛8科28种,其中主要成分依次为狼蛛、皿蛛、球蛛和肖蛸等;蜘蛛群落结构在水稻的不同发育期有明显不同;根据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C)和均匀度(E)的分析,早稻发育前期(5月)蜘蛛群落物种多样性明显小于中期(6月)和后期(7月)。优势种为拟水狼蛛和食虫沟偏蛛,分析了拟水狼蛛和食虫沟瘤蛛及蜘蛛混合种群的消长动态,对优势种蜘蛛与目标害虫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沙坡头地区蜘蛛群落在不同固沙方式下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采样范围较为局限的情况下,蜘蛛群落由7科、7属组成;逍遥蛛科(逍遥蛛属)、平腹蛛科(平腹蛛属)为研究区蜘蛛群落的优势科(属);人工无灌溉固沙方式下,蜘蛛群落的个体数、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随固沙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不与天然固沙和人工灌溉固沙方式下的以上各指数趋同.  相似文献   

3.
稻田蜘蛛群落物种丰富度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沙市东方红农场东塘分场共有稻田蜘蛛11科29属43种,其优势科为狼蛛科、皿蛛科、球蛛科和肖蛸科;优势种为拟水狼蛛、食虫沟瘤蛛、八斑鞘腹蛛和锥腹肖蛸.在水稻发育各期,综合防治田蜘蛛群落的丰富度(S)和个体总数(n)均大于化学防治田,晚稻田蜘蛛群落的丰富度(S)均大于相应防治的早稻田,同时发现稻田蜘蛛群落物种丰富度高的稻田,害虫的丰富度较低,反之则高.  相似文献   

4.
白花草木樨地蜘蛛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花草木樨地蜘蛛有11科31属41种,随着时间的变化,优势种依次为印痕球蛛(Therionimpressum)、灌木新园蛛(Neoscona adianta)、条纹花蟹蛛(Xysticus striatipes)和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蜘蛛的生物学特性、植被情况、食物供应和人为活动对蜘蛛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群消长变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分析的结果可为草地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采用陷阱法在辽宁省清原县大苏河乡大湖生态站选取杂木林、红松林和落叶松林3种森林植被类型收集地表蜘蛛。共采集成熟蜘蛛标本1825头,隶属于13科49种。调查发现:1)皿蛛科、漏斗蛛科及平腹蛛科是该地区的优势科,旋卷隙蛛Alloclubionoides circinalis及皿蛛科一未定种为该地区的优势种;2)3种森林植被类型的地表蜘蛛群落组成存在明显的差异,杂木林中物种最丰富,分布有13科39种,红松林中分布有10科29种,而落叶松林中有8科28种;平腹蛛科在杂木林中最丰富,而在红松林、落叶松林中数量稀少;3)多样性指数存在一定差异,杂木林中个体数量最多,红松林中个体数量最少,Margalef指数及Menhinick指数最低值均出现在红松林,而最高值出现在落叶松林。  相似文献   

6.
在众多的蜘蛛类群中,棘腹蛛是一类外形奇特、引人注目,却鲜为人知的蜘蛛。棘腹蛛隶属于蜘蛛目网蛛科棘腹蛛属,全世界现有100种,我国仅4种:它们是菱棘腹蛛(Gcsteracantha dicutesmia)、哈氏棘腹蛛(G.hasselti)、库氏棘腹蛛(G.kuhli)和索氏棘腹蛛(G.sauteri)。  相似文献   

7.
西双版纳主要林型冠层球蛛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西双版纳热带地区不同林型冠层蜘蛛多样性的差异,2007年7-8月,采用冠层喷雾法收集冠层蜘蛛,并以冠层球蛛科蜘蛛为代表进行多样性分析,并以球蛛的种类和数量分布为属性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CA)和聚类分析,探讨不同类型植被与冠层蜘蛛多样性的关系.选择西双版纳勐仑镇5种主要林型(热带季节雨林、石灰山季节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人工纯林和橡胶林)为研究样地,每种林型设置4个样方,共计20个样方.共采集成熟球蛛标本944头121种,其中热带季节雨林66种,石灰山季节雨林63种,山地常绿阔叶林48种,人工纯林39种,橡胶林27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冠层球蛛物种数量随植被受干扰程度的增加而减少,而个体密度、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随着植被群落结构的简化和人为干扰的加强而呈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说明森林简单化和严重的人为干扰会降低冠层蜘蛛的物种多样性.因此,我国热带地区橡胶林的快速增长将阻碍冠层蜘蛛物种扩散与基因交流,增加物种局部灭绝的风险,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而适当增加橡胶林的植被群落结构(如:橡胶林种植茶树),保留地表植被,减少人为干扰,对保持冠层蜘蛛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7年秋季、冬季和2008年春季、夏季,分四个季节对山东曲阜人工种植杨树林内蜘蛛种类、群落结构及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四个季节调查采集到蜘蛛个体2,229头,共41种,隶属于2亚目,12科,26属.其中优势种为草间钻头蛛、拟水狼蛛、沟瘤蛛、黑侏儒蛛.皿蛛科、狼蛛科、球蛛科为不同季节相同的优势种群.杨树林蜘蛛群落结构在不同季节存在显著差异(p〈0.05),冬季蜘蛛种群丰富度与其他几个季节差异显著(p〈0.05);在不同季节,杨树林蜘蛛优势种多为集群分布.  相似文献   

9.
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tatum Boes.et six.)是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mchnida)蜘蛛目(Arcneida)球腹蛛科(Theridum)动物.幼蛛期四龄,雌蛛一生交尾一次,多次产卵,护卵习性强.在鄂南地区八斑球腹蛛一年之内发生完整六个世代,幼蛛和成蛛均能越冬,八斑球腹蛛的生活习性介于结网和游措蜘蛛之间,是农作物害虫的重要天敌,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宁红茶区害虫群落结构及种群数量消长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1991年4月~12月江西宁红茶区害虫群落结构调查研究结果。该区害虫92种,分属于11目,54科。运用数学生态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给出了优势种种群数量消长模型,以期能为茶园害虫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1.
福建茶园蜘蛛种类与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建茶区茶园蜘蛛开展普查和定期定点调查,初步查明福建省茶园蜘蛛有45种,明确了不同类型茶园天敌蜘蛛,有机生态茶园和综防示范园的害虫治理措施对蜘蛛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但综防示范园农药的使用对天敌蜘蛛仍然有一定的影响.此外,茶园耕作措施对台刈蜘蛛种群影响显著.蜘蛛是黑剌粉虱和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重要天敌,尤其结网蜘蛛对其成虫表现出很高的网捕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两种不同类型的生态茶园及常规茶园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微生物活性、脲酶活性和土壤养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松茶鸡生态茶园土壤中的霉菌、放线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嫌气性自生固氮菌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比栗茶生态茶园分别提高了2.0倍、2.8倍、1.9倍、2.0倍和1.6倍,比常规茶园分别提高了3.4倍、8.7倍、3.3倍、2.7倍和5.0倍;松茶鸡生态茶园土壤微生物的氨化作用强度比栗茶生态茶园和常规茶园分别提高了35%和121%;松茶鸡生态茶园土壤中的脲酶活性与栗茶生态园和常规园相比分别提高了100%和3.2倍;松茶鸡生态园的蚯蚓密度比栗茶生态茶园和常规茶园分别多2.2倍和7.0倍;松茶鸡生态茶园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均高于另两种茶园.茶叶生产上应该推广松茶鸡生态茶园模式.  相似文献   

13.
报道"查虫清"对假眼小绿叶蝉、黑翅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茶园蜘蛛的影响.结果表明,0.02g/mL的"查虫清"药后5d对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仅比吡虫啉低,高于丁醚脲和联苯,9d后的防治效果高于以上3种化学农药,药后15d,与各对照化学农药相比,差异不明显.0.02g/mL的"查虫清"对黑翅粉虱7d后的防治效果为63.55%.用"查虫清"防治的茶园小区内蜘蛛的种类和数量均高于用化学农药防治的小区.  相似文献   

14.
天河机场蜘蛛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武汉天河机场4种生境中共采集到蜘蛛52种,隶属于12科34属。研究表明:4种生境中的蜘蛛群落相拟性较小,群落结构组成不同,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均不同。这主要与植被类型、密度等生态因子相关,农事活动也是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山东省生态绿茶产地的小气候特征,选取山东省日照市某茶厂所属的生态茶园与普通茶园,对其小气候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茶园相比,生态茶园在夏季、秋季的太阳辐射强度分别降低124.19,58.60W/m^2;地表温度分别降低2.78,2.40℃;气温降低1.3,1.0℃;1.5m高处的空气相对湿度在四个季节比普通茶园分别高出1.86,6.44,7.71,5.70个百分点;风速分别降低0.39,0.27,0.20,0.12m/s。由此表明:生态茶园系统具有缓温降热、提高空气湿度、降低风速等有利于茶树生长的小气候条件,从根本上改善茶树的生态环境,为茶叶的生态高产提供有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黄河三角洲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和相似性进行系统分析,探讨成土年限、植被类型对土壤动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环境条件恶劣,土壤动物种类贫乏,且优势类群明显,群落异质性差,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较低,多样性指数不及最大多样性指数的二分之一.农田生态系统则因为人类的活动而改善了土壤环境,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有所增加,多样性较高.11个样点、3个年代三角洲或6种植被类型之间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较高,土壤含盐量是影响土壤动物最为重要的环境因子.随成土年限或植物群落演替,土壤动物群落在较高分类阶元上未能表现出明显的演替过程,有必要对土壤动物的分类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17.
利用Li-840 CO2气体分析仪,测定并分析了哀牢山中山湿性阔叶林和具有30 a历史的茶园的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在干季,土壤呼吸速率表现为茶园显著大于阔叶林,而在湿季,茶园略小于阔叶林,从全年结果看茶园略大于阔叶林;茶园的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均显著大于阔叶林;通过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双因子模型,得到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对茶园和阔叶林的土壤呼吸变化解释率分别为49.6%和70.7%;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表现为茶园小于阔叶林;茶园土壤有机质碳、氮量显著小于阔叶林,而在土壤质量密度、pH、磷和钾含量方面,则茶园显著大于阔叶林。  相似文献   

18.
栗茶间作对茶园生态环境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信阳茶树的纯茶园和栗茶间作茶园的茶园生态环境(包括小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和茶叶中各项生化指标(包括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酚氨比、茶水浸出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类型茶园小气候因子(光照强度、温度、湿度)有显著差异.相对于纯茶园,栗茶间作茶园能更有效地改善光照条件、降低环境温度、提高土壤水分和有机质含量、增强空气湿度,提高土壤养分状况.栗茶间作茶园茶叶品质也较纯茶园显著提高,氨基酸和茶水浸出物含量显著高于纯茶园茶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