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从民族艺术的乡土情结的几个特征内容来探讨苗族刺绣,分析苗族刺绣的自然与人文特征,苗族刺绣的艺术特色在乡土情结中的具体表现,从而更进一步地了解苗族刺绣在民族艺术中的独特之美。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孙继泉乡土散文与赵本夫《无土时代》的比较阅读,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城市化加速带来的经济转型和文化转型,人们流露出越来越多的精神焦躁与困惑。在此背景下,两位富有良知立场和人文意念的作家通过对美好乡土生活的描绘与追寻,表达对时代的关注和对现实的思考,进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关切。  相似文献   

3.
每个民族的艺术都深系于本民族的文化之根,都具有乡土的文化属性。作为本民族生命体验与心中祈愿的表达的原生态音乐,自然而然深深切切地从本原意义上相系着自己的“乡土”,以至形成独具内涵的“乡土情结”。当下,对原生态音乐乡土情结的解读也具有了更深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儒家是中国文化乡土情结的培植者,他们非常重视宗族乡党对自己的评价.儒家由近及远的亲亲原则以及“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的乡土情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刻下深深的痕迹.宗教的“报本反始“则集中体现了国人的亲土观念.中国文化的乡土特征,其品格的优劣紧密交织.一方面,可以提升为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另一方面,要注意其中的消极成分,警惕并克服其流弊.弃糟粕,取精华,是我们应取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5.
儒家是中国文化乡土情结的培植者,他们非常重视宗族乡党对自己的评价。儒家由近及远的亲亲原则以及“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的乡土情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刻下深深的痕迹。宗教的“报本反始”则集中体现了国人的亲土观念。中国文化的乡土特征,其品格的优劣紧密交织。一方面,可以提升为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另一方面,要注意其中的消极成分,警惕并克服其流弊。弃糟粕,取精华,是我们应取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6.
乡土情结是中外文学中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母题。文章主要从月是故乡明、适彼乐土、人离乡贱、衣锦还乡这四句主题话语入手,分析中国人的乡土情结。  相似文献   

7.
民族认同不但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会对多民族地区和国家稳定产生深远的影响。文化是民族认同的基础,千百年来苗族人民在不断迁徙过程中形成的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包含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8.
湘西苗族舞蹈艺术是华夏大地的一颗耀眼明珠,它起源于原始社会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具有模拟性、娱乐性、审美性、宗教性、社会性、简练性等诸多特点。湘西苗族舞蹈历史悠久,它源于生活,融入生活,反映生活,较好地保存了苗族原始文化的内涵,反映着其文化本体的发展和演变,为研究湘西苗族文化提供了详实的依据。同时,又植根于巫文化,是湘西苗族人民战斗历史的描述、艰苦生活的体现,是其顽强性格的表达和美好理想的追求,具有深厚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小说《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建立了华裔美国文学的新传统,促进了华裔文学近年来在美国的兴盛。这三部小说都关注华裔关国历史关照下的种族和文化身份问题。《女勇士》等反映出了华裔三代人乡土情结的变迁,及其冲突背后的社会文化渊源。小说运用"说故事"的形式和多声部的叙事手法表现了"离散族群"身份缺失的困惑,并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多元文化共生的向往。  相似文献   

10.
海峡两岸当代文学的发展虽处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但在同一母体文化和同一历史渊源的牵引和驱策下,则于殊途同归的流变中呈示出了看似背离实则相似甚至一致的以同一的民族情结和民族审美思维为表征的文学情怀  相似文献   

11.
12.
贵州苗族初中生民族认同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修订的民族认同问卷调查了613名苗族初中生,结果表明:苗族初中生在中华民族认同与本民族认同上都比较高,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相对高于本民族的认同;苗族初中生在中华民族认同行为维度、苗族认同认知、情感及总体认同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高于男生;父母民族成分对苗族初中生的民族认同有显著影响;父母教育水平对苗族初中生民族认同有显著影响;苗族初中生中华民族认同与本民族认同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贵州苗族女性服饰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物化形式,反映出创作者对自然、生活、社会的理解,表现出对生命源流的猜想、对自然生命的敬畏、对民族历史的追寻,展示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经过千百年的历史传承、演变和创新,苗族女性服饰蕴含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值得我们去珍视与保护。  相似文献   

14.
斯坦贝克一生创作了题材多种的小说。这些小说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差异,使作家经历了起伏较大的兴衰过程。本文认真分析斯坦贝克创作兴衰起伏现象,揭示"乡土情结"在作家创作活动中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贵州少数民族艺术的内涵,以探讨在新的经济、文化背景下贵州民族艺术的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民族工商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艰难生存,他们通过向西方学习和结合本国的实际,利用各种广告形式谋求发展,这使广告一时辉煌。由于时代的需要,这时的广告带有鲜明而浓厚的民族情结,这为现代广告的制作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民族艺术是典型的生态艺术,生发路径明晰独特:天成性艺术——生存性艺术——生活性艺术——生态性艺术——天态化艺术。此种生态发展路径决定了民族艺术具有天然的生态审美特征,构成民族美育的客体基础。民族艺术活动与生态存在、日常生活、劳动实践及文化活动的统合,生成了系统整生的生态审美场,生态美育活动在其中展开。生态审美场造就的全面的美生主体,在生态化与艺术化耦合并进的审美氛围与审美范式下,实现了生态美育的完整本质,朝着美生理想迈进,终形成和谐自由的民族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根据现代装帧的流行趋势,论述了民族艺术特色是现代装帧艺术的生命力,提出了地方民族出版社现代装帧中融入民族艺术特色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艺术与地域环境的密切关系是人类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原始“情结”。这个情结是具有超时空的永恒性的。民族艺术审美的地域性特质具有合规律的必然性,但同样又是处于发展变化状态的。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不同地域都有自己的根性、自己的特色,独有的地域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独存的传统文化,独具的民族性格,可以使每个民族都有资本创造出富有新的审美内涵的民族艺术。这是民族艺术对于世界文化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20.
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民族特性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正逐步得到社会的推崇和参与。但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破坏民族文化的现象。本文试图从分析当前民族特色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解决的对策。以使得民族特性旅游获得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