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国产海洋用钢(Z向钢)焊接T型管节点疲劳试验的过程和成果.试验对T型管节点的应力集中系数、应力分布、疲劳寿命及裂纹扩展进行了详细测量,经过分析得到T型管节点实测应力集中系数的经验公式、疲劳S-N曲线及裂纹扩展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国产Z向钢、国内焊接工艺和加工制造的焊接管结点有较好的疲劳性能,为我国海上平台国产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加载制度不同对螺栓球节点组合试件低周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4种加载制度对8个相同试件进行轴向往复加载低周疲劳试验,研究了螺栓球节点在不同加载制度下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累积耗能以及承载力退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加载制度下,螺栓球节点组合试件的破坏形态基本相同,破坏发生在中间螺栓球节点处,经历了弯曲失稳、高强螺栓产生裂纹、裂纹扩展直到最终发生断裂等过程,破坏螺栓有颈缩现象,所有螺栓的螺纹丝扣均有较严重变形与磨损,超低周疲劳寿命很短;加载制度对试件超低周疲劳性能影响显著;试件的滞回曲线为捏拢类型、不饱满、不对称、耗能能力较小;不同加载制度的试件骨架曲线,无论受拉还是受压均基本重合,因损伤积累过程不同断裂点会有所不同;螺栓球节点的抗弯刚度很弱,在所连接的杆件弯曲时会诱发螺栓的折断,引起结构的连续破坏。  相似文献   

3.
针对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拟静力抗震性能试验研究,采用平面加载装置和空间加载装置对6个节点进行单、双向水平反复的对比试验,得到不同加载方式和加载制度下试件的滞回曲线.通过对各个试件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刚度、骨架曲线、延性及耗能能力的对比分析,表明二维作用下对空间节点的抗震性能影响更敏感,构件耦合作用明显,扭转效应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方法对节点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将低维条件下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成果推广到更高维的层次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对现有用于空间节点试验的自平衡加载装置进行设计改进,实现了空间复杂节点受力状态的试验验证。介绍了节点试验加载方案的确定、加载设备的设计改进方法以及试验节点的安装布置等。实践证明,对自平衡加载装置进行适当的设计改进可以满足多种空间复杂节点加载试验的需求,拓宽了自平衡加载装置的用途和实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5.
作者设计了一种简单的双轴疲劳加载装置。将它夹持在单轴疲劳试验机上,可以实现双轴循环加载。  相似文献   

6.
对单面盖板搭接节点在常幅和变幅荷载下的疲劳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在常幅和变幅荷载下疲劳断口的宏观和微观特征,结果表明两者基本相似.通过对常幅和变幅试验结果的拟合,给出了基于剩余刚度模型的累计损伤公式,可用于计算该类节点的疲劳剩余寿命.结合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了几种常用变幅疲劳寿命计算方法的相对优劣,结果表明修正M iner准则和M iner准则的预测精度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空间复杂节点工作性能的试验研究需求,设计并制作了由自平衡反力加载框架、液压千斤顶和其他辅助构件构成的空间多功能加载装置。该装置可进行平面节点和空间节点试验,能实现空间节点多个杆件(最大允许9根)同时加载,加载制度可采用单调加载或滞回加载,空间同时多向最大加载达10 000 k N。目前,该装置已成功应用于装配式平面钢框架梁柱节点和空间复杂相贯节点足尺试验。为验证该加载装置在空间多向设计荷载下的刚度和强度,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加载框架进行了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该加载装置安全、可靠;2空间复杂相贯节点足尺试验过程中,加载框架测点位移数值变化无规律性并非因框架屈服,而是由空间同时多向加载相互耦合所致。  相似文献   

8.
9.
钢管输电塔受到风荷载的作用,需对塔中K节点U形插板连接结构的疲劳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文章通过对塔中K节点模型的试验,研究了该节点的疲劳性能.试件在静载和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应变曲线表明,在试验过程中,荷载和应变大致成线性关系且连接处未发生应力重分布,其疲劳强度满足设计要求.钢管塔中的K节点在风荷载作用下能够保证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模拟风荷载的拉、压往复作用,对输电塔的钢管K节点进行疲劳试验研究.当节点在50万次循环后仍未破坏,则停止疲劳试验,并对其进行静力加载破坏试验,得到了节点失稳破坏的临界压力和相应的破坏形态.采用2种有限元模型对节点进行了失稳分析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2种模型计算的临界力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1.
对螺栓球节点网架中高强螺栓的常幅疲劳性能展开了相关的理论与试验研究。利用稳定、可靠的疲劳试验加载装置和Amsler疲劳试验机对高强螺栓的疲劳性能进行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国内相似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合理的高强螺栓球节点常幅疲劳设计方法。研究结果可为高强螺栓球网架的设计及疲劳验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虚拟凸轮机构应用于旋耕机刀轴疲劳试验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旋耕机刀轴的快速模拟疲劳试验中,常采用直动滚轮盘形凸轮机构对刀轴施加弯曲载荷,针对传统凸轮机构存在轮廓曲线加工制造困难,精度难以保证,长时间使用后因磨损而使从动件运动失真,且一个凸轮机构只能实现一种预定运动规律而无法根据需要改变等缺陷,采用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的运动来虚拟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利用单片机的编程功能实现虚拟凸轮机构模拟刀轴的实际受载情况.这种虚拟凸轮机构能方便地实现电信号控制,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常规的原位试验平板载荷装置在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时误差大、精确度不高,导致所确定极限承载力不符合实际值;因此试验装置的优化改进对试验数据的精确度影响甚大。在平板荷载试验装置方面做了很大改进,将原位试验改进前后的试验数据得到的承载力值与承载力系数与经典的极限平衡法(Vesic经验公式及修正)计算极限承载力大小作对比,并结合潜在滑移场理论所确定极限承载力及土样的承载力系数,得到了优化试验装置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非规则结构隔震层在平扭耦联地震中会产生平动与转动.隔震支座则处于水平双向受剪状态.文章设计了一种加力装置使直径100mm的单个铅芯橡胶隔震支座产生两个水平方向的变形,相应隔震层则产生平动和转动.通过两种布置工况对隔震支座进行两种水平加载比例的双向低周疲劳试验,得到了橡胶支座水平Y向滞回曲线以及扭矩与隔震层转角的关系.试...  相似文献   

15.
采煤机镐型截齿安装角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详细分析了镐型截齿安装角对受力和截煤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导出了煤质,截齿主要参数与安装角的定量关系。从而导出齿身与煤体不发生干涉的理论设计条件。通过单齿截煤试验,进一步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得到齿身与煤体存在干涉时,对截割阻力的大小,变化规律,和成分构成的影响程度,解决了长期以来镐型截齿安装布置缺乏理论根据的问题,对于镐型齿的参数设计和截齿安装布置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土工试验要求研制了"动静三轴试验仪",该仪器设备能够替代传统"静三轴试验仪"和"动三轴试验仪"完成给定的试验任务.伺服加载的实现方式是"动静三轴试验仪"研制的核心,在分析液压、气动和电气加载方式的优缺点后,采用液压伺服加载方式完成轴向力和位移的动态、静态加载.为解决液压伺服加载系统在动态加载时液压油压力波动和静态加载时效率低、发热量大的问题,提出采用蓄能器组和恒压变量泵的解决方案并设计了液压油源系统,借助数学建模和仿真的手段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叶片疲劳加载方式中激振设备存在一部分功率消损及选型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直驱式疲劳加载方式,并通过拉格朗日方法分别建立了离心式、往复式以及直驱式共振加载方式的动力学模型,在分析了各加载方式中激振设备所需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各加载方式设备功率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推导功率比值系数,得到各加载方式设备所需最大功率与叶...  相似文献   

18.
针对压力容器埋藏裂纹扩展过程中其几何形状变化难以确定的问题,运用Newman和Raju方法获得裂纹前沿的应力强度因子,并结合Paris公式得到不同裂纹的深度与长度变化的关系式.同时,通过将椭圆形裂纹前沿离散化成为距离相等的多个点,并使用Simpson求积法,获得不同材料压力容器埋藏裂纹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埋藏裂纹的几何形状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拉力作用下,埋藏裂纹的疲劳扩展总是趋向于最优扩展路径的方向扩展.初始裂纹深长比和指数m越大,则收敛于最优扩展路径的速度越快,即形成近似于圆形的趋势更快.  相似文献   

19.
分别采用常规铸造和增压型差压铸造法制备了健身运动器材用AZ91-0.15Y镁合金,并进行了化学成分、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和疲劳性能的测试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铸造相比,增压型差压铸造明显细化了该合金的显微组织,提高了合金的疲劳性能;常规铸锭疲劳断口为脆性断裂,增压型差压铸锭的疲劳断口为解理断裂和韧性断裂的混合,说明后者的韧性更好。  相似文献   

20.
可重构路由器具有开放的体系结构,可以灵活重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Click提供了一种可重构路由开发软件平台,其基于构件的模块化特性使其在配置路由器及性能测试方面高效、灵活.文中给出了基于Click的模块化路由器性能测试方法,并设计了路由器性能测试的收发包Click结构,应用Click构件对模块化Click IPv6路由器的吞吐量、丢包率及时延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方便灵活,且可用于可重构路由器模块和整体性能的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