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撒布式混杂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以混杂钢纤维撒布层数和掺量为参数,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劈拉及弹性模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混杂钢纤维撒布层数的增加,抗压强度整体变化不大,劈拉强度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弹性模量、拉压比、弹强比随层数变化规律不明显;但弹性模量均较普通再生混凝土降低,拉压比均较普通再生混凝土增大,弹强比有增大也有减小;随着混杂钢纤维掺量的增加,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劈拉强度、弹性模量逐渐增大,拉压比、弹强比先减小后增大。撒布混杂钢纤维层后,再生混凝土的破坏由脆性转变为具有一定的塑性。 相似文献
2.
3.
为了研究撒布式钢纤维替代部分纵筋的可行性,对1组普通再生混凝土梁与3组撒布式钢纤维再生混凝土梁实施四点弯曲加载测试,对比分析了较低钢纤维撒布量、较高配筋率试验组与较高钢纤维撒布量、较低配筋率试验组的开裂弯矩与极限弯矩、延性与耗能、变形与挠度。结果表明:在开裂弯矩、极限弯矩、荷载-挠度曲线的弹性阶段与带裂缝工作阶段时,撒布式钢纤维替代部分纵筋是可行的;而在延性、耗能、荷载-挠度曲线的钢筋屈服后阶段时则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推广再生混凝土在我国土木领域的工程应用,用再生粗骨料全部替代天然粗骨料,设计制作了10根钢筋再生混凝土矩形截面试验梁(再生混凝土强度等级:RC20~RC30,配筋率:0.83%~1.29%),并对其受弯抗裂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系统地研究了钢筋再生混凝土梁的静力受荷破坏过程。结果显示,钢筋再生混凝土梁的受荷破坏过程可划分为线性工作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和破坏阶段,破坏形态均表现为延性破坏。同时分析再生混凝土强度等级、配筋率对试验梁开裂荷载与平均裂缝间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依据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规范》计算的平均裂缝间距小于试验实测值,而开裂荷载计算值明显大于试验实测值。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钢筋再生混凝土受弯梁开裂荷载及平均裂缝间距的建议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
通过试验研究了2种剪切型钢纤维和1种铣削型钢纤维按不同混杂比例掺入混凝土中,对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以及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和弯曲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仅长度较大的剪切型钢纤维与铣削型钢纤维混杂对混凝土各项强度具有"正混杂效应",3种钢纤维混杂但长度较大的剪切型钢纤维体积率最小时对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和弯曲抗拉强度存在明显的"负混杂效应".基于单掺钢纤维混凝土抗拉强度计算公式,提出了考虑钢纤维混杂效应的混杂钢纤维混凝土抗拉强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向再生混凝土中添加钢纤维可以明显盖上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对其抗冲击性能的改善效果。由于钢纤维外形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针对这一影响作用通过冲击性能对比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证实,钢纤维外形复杂或同型号长径比越大,对再生混凝土抗冲击性能提升越高。 相似文献
7.
8.
钢纤维混凝土抗裂性能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混凝土材料中添加乱向分布的短纤维,能够改变其材料的力学性能,增强混凝土结构的变形能力.采用单轴拉伸、三点弯曲和楔入劈拉三种实验模型分别进行纤维混凝土及素混凝土材料的抗裂性能试验,对比分析两种材料的试验结果,发现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钢纤维,对混凝土结构最大承载能力的提高作用有限,却能够非常明显地增加其材料的断裂韧性和断裂能,加入钢纤维后混凝土材料的变形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10.
孔庆银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720-722
采用混杂钢纤维和玻璃纤维与单掺钢纤维、玻璃纤维对比的方法试验研究了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并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