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山区公路交通安全标志设计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了大幅度降低山区公路交通事故率,以实地测试、调查方法以及心理认知机理,概括了山区公路的道路特征和交通事故的特点,分析了驾驶人员的安全认知和行为特性,指出了山区公路交通安全标志须以初次使用该道路的驾驶人员为设计依据。研究了山区公路不同道路环境下交通安全信息,指出山区公路应在弯道处实行大小车辆分别限速,并给出了限速方式;长大坡路段应提供整体性道路信息以及交通安全标志的设置要求;异常气候条件下须提供预警性信息。认为在山区公路建设中,可以通过对交通安全标志的合理化设计,在不大幅度改变公路线形情况下,能使山区公路弯道、长大坡等特殊路段的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以某山区高等级公路网交通安全特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及交通现状特性的调查、分析,结合实际道路交通状况和交通特点,建立了山区高等级公路网交通安全微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实际算例对该评价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确定的重点路段与公安交通及公路管理部门所掌握的事故易发地点吻合性较好,说明该模型在实际操作中可行、有效,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出所研究路段的真实安全水平,为改善山区高等级公路网交通安全提供了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3.
不利天气条件是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一大威胁,为获取某路段的交通安全状况,选取了与天气、道路和交通相关的多项指标,运用灰色聚类评估方法,以湖南省某高速公路路段为案例,进行了交通安全评估,并划分安全风险等级。研究表明,灰色聚类评估法可评估某路段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风险等级,还可根据评估结果判别主要的风险源,从而帮助有效的对风险源进行控制和改善。  相似文献   

4.
韩小林 《科技信息》2010,(22):I0276-I0277
山区低等级公路由于受地质地形限制,道路线型较差,是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多发地点,在这些事故多发点普遍缺少能有效预防事故并降低事故严重程度的交通安全设施。本文针对山区低等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山区改扩建低等级公路施工期道路特征和环境特征的分析,获得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在吸收高等级公路施工期保障措施的基础上,针对低等级公路的安全影响因素,归纳出适合山区改扩建低等级道路的常规安全保障措施;将宽容性理念引入施工期安全保障中,从主动引导,降低事故伤害和适度防护的角度去系统的保障低等级公路施工期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探究影响高速公路桥梁路段风险的显著因素,论文应用交通秩序指数综合评估交通安全风险,并以此为因变量,研究桥梁路段交通流、道路属性及外部环境等要素和交通安全风险间的关系。在构建安全风险识别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个体条件期望图挖掘影响高速公路桥梁路段的安全风险关联因素。结果表明:相较于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随机森林模型对于交通安全风险识别的准确性更高;此外,在影响因素中,拥堵是影响桥梁路段安全风险的重要交通流因素;在能见度较低及不良天气情况下,交通风险较高;并且,跨河桥上、下游过渡段是高速公路桥梁路段中交通安全风险最高的区域。研究结果为高速公路桥梁路段的交通安全风险识别及影响要素挖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交通管理部门精准实施靶向治理。  相似文献   

7.
浅谈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安全设施是道路的基本设施,对减轻交通事故的损害,提高道路通行水平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发展比较迅猛,在各高等级公路上基本都安装了基础安全设施,对保障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笔者通过参与甘肃雷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总结了交通安全设施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管理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对其它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道路环境、交通环境与气候环境三方面综合分析重大公路交通基础设施运行环境风险性,根据客观环境条件对道路用户行为的影响建立运行环境描述模型,对重大公路交通基础设施路段特征和运行环境属性特征进行描述.筛选影响重大公路交通基础设施运行环境安全性的显著性因素,提出线形安全性、路面状况安全性、交通设施认知性、安全设施有效性和气候环境风险性五类运行环境风险指标,给出相应评估内容与评估建议值,并描述了运行环境综合指标随单项指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四好农村路"的提出和实施,我国农村公路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针对新形势下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现状,从人、车、路、环境和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因素,为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从不同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对策。通过安全教育,路侧安全设计,危险路段排查与整治,道路安全审计,智慧交通建设,"交通—医疗"应急救援,山区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改善道路通行环境,解决基层交通安全管理难题,提高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0.
林显锋 《科技信息》2011,(18):330-330
在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中,公路设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从路线、公路构造物、路线交叉、沿线设施及公路景观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交通安全的公路设计因素,为公路的安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山区农村公路无信号交叉口安全风险量化、配套评估方法缺乏的现状,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勘察的方法,建立了涵盖交通特性、山区农村道路条件、交通安全设施3大板块以及9大特征的山区农村公路无信号交叉口安全风险评估模型。首先,采用多元化、多渠道、多群体问询的调查问卷方法,综合不同人群关于交叉口安全风险的评价,对特征指标进行赋值与量化。为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对特征指标权重的影响,运用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TOPSIS)法确定指标权重,使权重的确定摆脱主观干扰从而更加准确科学。其次,采用加权广义马氏距离与欧式距离贴近度进行对比,数据较为贴合,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最终,结合工程实例,依据指标熵权大小,对安全风险较大的无信号交叉口提出改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山区农村公路无信号交叉口安全风险指标中线形、视距、坡度占据前三位,权重分别为0.123、0.119、0.114,与交通事故实际调查主要致因排序相近,自从执行改善措施以来,暂无交通事故发生,为定量评估山区农村公路无信号交叉口...  相似文献   

12.
对公路隧道"人-车-路-管理-环境"五方面在运营风险源进行了全面梳理,将其划分客观风险源和主观安全性能或者措施性缺失风险源,并提出了基于因子(安全因子、风险因子)的公路隧道的运营安全评估方法。安全因子涵盖8大类型分别为隧道总体、交通控制、照明、火灾防护、逃生救援、通信、通风、紧急事件管理,安全举措共计160子项;风险因子包含11类风险源,主要体现在隧道群总体、路面结构、交通量、交通形态等方面。将运营安全评估方法融入公路隧道设计、施工、养护和日常管理中,为公路隧道运营安全提质升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公路信号平面交叉口安全服务水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客观评价公路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安全状况,提出了交叉口安全服务水平基本概念.分析了影响信号交叉口安全服务水平的因素,给出了信号交叉口安全服务水平评价方案.分别建立了基于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机动车与行人冲突点的安全服务水平主模型和基于交叉口几何特征、交通标志等次要影响因素修正模型,并由此得到信号交叉口安全服务水平总模型.根据多个信号交叉口的数据,把安全服务水平分为A~F等级,并验证了安全服务水平模型的合理性.应用安全服务水平模型评价实际交叉口的安全状况,得到交叉口危险度为11.7,安全服务水平为B级.评价结果表明该安全服务水平模型可以快速有效地评价信号交叉口的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特征进行分析以及对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数量和伤亡情况的统计分析,运用综合事故率法建立了危险度模型,提出了交通事故数、事故严重程度和事故原因等因素的量化方法,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最后,运用该模型对成渝高速公路重庆段存在的危险路段进行了科学识别.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所需要的参数比较容易获取,可操作性强.计算结果可为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受地形限制,多山地区存在一些区域之间空间距离很近,但实际通行路线需绕行较远的问题。为提高各区域之间的交通便捷性,从整体路网规划层面研究了隧道与盘山公路协同建设问题。首先在原有路网基础上,依据出行距离最短策略,建立多山地区路网的网络模型,用以衡量原有路网下居民的出行便捷性。在此基础上,以投资额度限制为约束,以单位投资费用下居民年平均出行距离缩短值最大为目标,建立考虑隧道与盘山公路的多山地区路网优化模型,并基于遗传算法设计模型的求解方法。最后以烟台芝罘区中部多山地区路网为例,得到了隧道与盘山公路协同建设下路网优化方案,并分析了该方案下各出行路径长度降低的比例,通过敏感性分析研究了投资额度对投资效率的影响规律,为主管部门确定合理的投资额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公路边坡水毁风险等级评价因素的灰色性和模糊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定权聚类模型的风险等级评价方法.以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农村公路边坡水毁为例,基于现场调查和数据的统计分析,选取了10个主要影响因子,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每个水毁因子的权重;将公路边坡水毁风险划分为四个等级,构建三角白化权函数,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定权聚类模型定量计算公路边坡水毁风险等级及抗水毁能力,计算结果与现场调查相符合.灰色定权聚类评价模型减少了风险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对类似的公路边坡水毁风险评估、提升农村公路抗水毁风险能力具有理论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山区农村道路线形和路侧危险系数高的问题,利用GPS定位技术采集道路中线、边线和路线地形地貌信息,结合现有的交通设施布置情况,评价各危险路段的安全等级,根据危险性质进行安全分类. 从安全角度提出了最优的路线改进方法和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方法,并基于GPS对山区农村道路的交通车辆进行定位和测速,对改进后的路况安全状况进行了整体评价. 结果显示,人与车的行车安全系数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晰公路交通中典型风险场景,提高公路测试场景构建和公路安全分析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收集不同区域代表性省份5年约60 000条公路交通事故数据作为数据源,筛选确定关键分类变量,分别针对7类典型公路路段和路口开展典型交通冲突形式聚类分析,共获取16类典型风险场景,然后构建场景风险特征表征参数,针对典型风险场景的风险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深入分析道路和环境因素对场景事故数量和发生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路表情况、防护设施类型、交通信号方式、照明条件、天气和能见度等因素都对部分场景的风险度有较大影响,路面状况因素对场景风险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山区农村公路路侧安全保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山区农村公路路侧安全影响因素、安全评价方法及安全保障措施,对陕西咸阳地区农村公路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结合专家意见,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理论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山区农村公路路侧安全的因素有交通量、交通组成、路侧特征及线形特征;适用于山区农村公路路侧安全评价的10个指标为平曲线变量、竖曲线变量、白天平均小时交通量、摩托车比重、路侧事故数、路侧伤亡事故数、路侧净区满足率、路侧深度、离散危险物密度及横向距离;山区农村公路路侧危险度宜划分为3个等级:Ⅰ级、Ⅱ级、Ⅲ级,且不同危险度等级应采用不同的安全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