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是农历的鼠年。说到老鼠。在我们的内心总会产生一种厌恶的情绪,“偷偷摸摸搞破坏,传播病毒的脏东西,”这应该是千百年以来人们对老鼠根深蒂固的看法。不过这同时也说明了老鼠和人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从1亿年前存活至今的毫不起眼的哺乳动物,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同样如影随形,展现着它们超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把每一个农历年归属于一种动物, 叫作十二生肖,这十二生肖里除了龙这个传说中的海洋动物外,其他都是陆生动物。其实,在江河湖海里还生活着与这十二生肖对应的水生动物。我们称它们为水生动物中的十二生肖。老鼠斑老鼠斑是石斑鱼中的  相似文献   

3.
“会飞的老鼠”蝙蝠,在德语中的意思是“会飞的老鼠”,这是因为许多蝙蝠看上去非常像长着翅膀的啮齿类动物。其实,与老鼠相比,蝙蝠更接近人类。仔细观察蝙蝠的翅膀,你就会看到这种相似性。在蝙蛹的翅膀与身体之间,长有一层皮膜,如果除去这层皮膜,蝙蝠的翅膀的确与人类的手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传统里把每一个农历年归属于一种动物,叫做十二生肖,它们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十二生肖里除了龙这个传说中的海洋动物外,其他都是陆生动物。其实, 在江河湖海里还生活着与这十二生肖对应的水生动物。老鼠斑:老鼠斑是石斑鱼中的一种,因为它的尖嘴很像老鼠而得名。石斑鱼是一种常见的养殖食用鱼,它们的样子与鳜鱼相类似,石斑鱼有许多不同的种类,最常见的有花狗斑、红斑、苏鼠斑、泥斑、老鼠斑。石斑鱼肉多刺少,味道鲜美,而且产量多,特别耐活。石斑鱼中以老鼠斑最名贵,因为老鼠斑的鱼皮胶质比较丰富,多肉骨少,肉质纤维幼嫩。  相似文献   

5.
自从人类基因组公布以后 ,科学界就在期待着老鼠基因组测序的研究结果。本周的这篇文章是老鼠基因排序科研组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布 ,其中的很多论述表明 ,老鼠基因组研究比人类基因组研究更有意义。为什么呢 ?实验用老鼠被认为是含有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关键因素。用老鼠作为实验模型 ,就允许我们对每一个基因进行操作 ,以判断它们的功能 ,这样也使我们能看到人类疾病产生的很多方面的细节 ,以作为人类生物学的研究基础。报告中用来研究排序的第 3 5Gb老鼠基因组来自第C5 7BL/6J基因链 ,揭示了大约 3 0 0 0 0个基因 ,其中99%和人类基因…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们正在逐渐探索癫痫的遗传奥秘,这是一种在人类中最常见的突然发作性神经系统疾病。这种复杂的神经失调症有几种临床表现,其病症被称为发作。波士顿的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发现,老鼠癫痫与三条染色体上的特殊区段有关。这些区段存在着三个基因,它们彼此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对于原发性癫痫的发作起控制作用。波士顿科学院的托马斯N.西弗德和他的同事们称,这类癫痫也存在人类中,包括癫痫大发作和子痫等。通过正常老鼠与患有癫痫的老鼠进行正反交配,科学家们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癫痫发作频度。结果表明,老鼠的2、4和9号染色体上分别带有癫痫基因。西弗德说,9号染色体上存在着控制癫痫的主基因,其它两条染色体上存在着控制这种严重神经失调  相似文献   

7.
近读北方某报,看到有一则关于猫的趣闻,十分引人注意。文中说的是某地农村的一个农民,打死了一只刚产下一窝鼠崽的大老鼠。但他面对一群嗷嗷待哺的小生命,却心生怜悯,觉得甚为可怜,怎么也下不了“毒手”。凑巧的是,这时他家的一只大家猫,刚好这几天也生了小猫,有多余的奶水,可以喂养这窝小老鼠。于是,他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将这窝鼠崽抱去让这只猫哺乳。出人意料的是,这只大家猫不但不加害这群鼠崽,反而以一个“乳母”的角色,担负起了抚养它们的职责。猫是老鼠的天敌,这是人所皆知的常识。在大自然中存在着许多条生物链,其中谁怕谁,谁靠谁,…  相似文献   

8.
美国缅因州的巴尔—哈波尔镇可称之为世界实验老鼠培育中心。这里有一座世界最大的杰克逊老鼠研究和培育实验室,该实验室为各种遗传学、医学和生物学实验培育和繁殖着1700多种老鼠。仅1993年就从这里向世界32个国家输送了150万只实验老鼠。该实验室就象一座大型工厂,它占地38公顷,在36座大楼内,有13座专门用于培育老鼠,里面喂养着65万只老鼠。600多名专家、研究人员和职工整天为饲养这些小动物忙碌着。实验老鼠每天需饲料2吨,笼内的铺垫物(术屑、稻草)每天约需1350公斤。  相似文献   

9.
广角镜     
高智力的“天才老鼠”诞生美国科学家最近利用基因工程培养出一种异常敏捷的老鼠。研究人员称这将为早老性痴呆症、智力迟钝患者找到一条治疗途径。蛋白质GAP—43很久以来一直被认为与学习有关。美国西北大学的阿耶·鲁登伯格和他的同事的研究发现,经过增加GAP—43基因处理的老鼠在老鼠迷宫中的表现比普通老鼠要出色得多;这种老鼠迷宫是专门用于测试啮肯动物智力的。有些老鼠天生更聪明一些,鲁登伯格发现这些老鼠的GAP-43浓度很高。这证明他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鲁登伯格反对为想变得更聪明的人或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中更有优势的…  相似文献   

10.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这句话用于基因作用是非常形象和准确的。基因是决定生命现象和本质最根本的物质基础,人体基因正常与否决定着自身和后代的健康状况,人体内其他微生物的基因情况也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基因诊断技术就是运用  相似文献   

11.
老鼠腿部肌肉这是一张老鼠腿部的全景放大图,图中可以看到老鼠腿部的骨骼、肌肉、神经、血管等组织。照片由犹他大学人类基因部的A.K.刘易斯、王永(音)以及加布里埃尔.卡顿三人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12.
正老鼠是具有丰富情感生活的生物,但我们却残忍地将它们用于实验研究。为什么会这样?老鼠的笑和同理心20世纪90年代后期,情感神经科学之父贾克·潘克谢普(Jaak Panksepp)发现老鼠是会笑的。由于老鼠叽叽喳喳的笑声在我们无法听到的超声波当中,这才一直没有被发现。直到潘克谢普实验室的成员布赖恩·努特森(Brian Knutson)开始  相似文献   

13.
通常吃饭总是分早晨、中午、晚上三餐进食。一到进餐时刻,消化酶的活性就会增高。仔细想起来,这是很奇怪的。在我们人体中,到底是什么东西在起作用并且安排得这样巧妙呢?据观察,实验室里的老鼠,尽管任何时候都有食物摆在面前,但仍然是一日只出现三次摄食高峰,虽然老鼠和人不一样,是在夜间吃食的。这表明夜行动物在夜间进食,昼行动物在昼间进食,明暗的节奏对进食产生着影响。现在都知道,人体内有一座知道昼夜交替并按其节奏来安排各种活动和新陈代谢的生物钟,人们就是在这座钟的支配下睡眠、活动、吃饭的。这种钟在老鼠体内也有,它位于鼠脑的视叉上核处。实验室里的老鼠在通常情况下,夜间的进食量为90%,昼间只有10%。但如果把它的视叉上核——生物钟弄坏,由于进食的节奏破坏了,便出现昼间、夜间进食量各占一半的情  相似文献   

14.
现象1杂交老鼠抗鼠药 一只老鼠对新鼠药具有免疫力,是缘于它的进化杂交.华法林是一种普通的老鼠药,对大部分老鼠都有效,但是对与地中海沿岸的老鼠有密切关系的阿尔及利亚老鼠却无效.这两个鼠种通常不会见面,但人类可以“介绍”它们认识,于是那些杂交老鼠不可避免地出现在德国,并由于其新的有益特质在华法林的毒性作用下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15.
石左虎 《世界科学》1999,(11):16-17
一项关于记忆的研究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是否应该将遗传学运用于提高人的智力?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一只看上去很普通的老鼠进行了能力测试,结果发现这只受试啮齿动物很快作出一系列反映出其智力的动作:它有较快的学习能力,有较强的记忆力和对环境适应能力,它比普通的老鼠灵活得多。毫无疑问,受试者是一只超级老鼠。原来科学家对这只老鼠作了生物手术,即改变它的DNA,确切地说,就是改变它的祖先遗传给它的DNA,其方法是改变老鼠小小头颅深处神经原之间的对刺激的反应。实验的结果是造就比其分系聪明得多的新一族老鼠。…  相似文献   

16.
<正>一夫一妻制小鼠的基因研究可以为研究人类的相关生物学特性找到一些线索。奥菲尔德鼠看起来并无超凡之处。这种小老鼠长着一双含情脉脉的黑眼睛和一对茶杯状的小耳朵,它们在美国东南部的草地和沙滩窜来窜去,过着单调的生活。但是野外生物学家很早就知道,当涉及性和家庭生活时,这种老鼠就显得与众不同了:奥菲尔德鼠遵循一夫一妻制,并且对后代关怀备至———这在哺乳动物中实属例外。  相似文献   

17.
正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用电极监测老鼠的大脑活动,重点聚焦大脑参与决策的两个重要区域。科学家让老鼠花1小时(设定这个时间限制是为了让老鼠觅食的效率最高)在一个复杂迷宫中玩耍。这个迷宫由1个圆圈及4根辐射自圈上的轮辐组成,其中3根轮辐末端放着香蕉、樱桃或巧克力风味的美食,另1根轮辐末端则放着没有任何风味的食物。当1只老鼠到达1根轮辐后,它在得到食物之前会听到1个音调,音调高低与它在得到食物之前不得不等待的时长(1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测试实验员的性别是否会影响老鼠实验结果,心理学家最近进行了一项实验:使用注射剂或致炎因子诱发老鼠疼痛,然后比较老鼠在男性或女性实验员面前的面部怪相。结果发现,面对男实验员,老鼠的痛感显著下降,体温和压力激素——皮质酮的水平降低,30分钟实验期内的排便次数明显增加。面对穿着之前男实验员所穿T恤的女实验员,同样的事情发生了,这强烈暗示是男性的体味在激发老鼠的压力,其中原因可能在于雄性激素诱发了老鼠的恐惧,  相似文献   

19.
老鼠,人类最亲密的"朋友",全世界有2 500多种,约有300多亿只,是人口总数的5倍还多。老鼠寄生于地球的历史比人类久远。人类自诞生之初,就在不断进化不断发展,对于老鼠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在历史的长河中该有多少"强虏灰飞烟灭"呀,就连曾经主宰过地球的动物之王恐龙也不能幸免。然而,老鼠这一小小生灵,却历经劫难、生生不息地绵延至今,这是一个惊人的奇迹!奇迹背后是什么呢?鼠类家族的成功是一个个必须面对又令人困惑的谜!  相似文献   

20.
盗窃青春     
新研究发现,来自年轻老鼠的血液能够改善年迈老鼠的健康状况。如此看来,用青春血液防止衰老这一至少有数百年历史的古老理念难道是真的?现在,就让我们从这方面的恐怖故事讲到最新科学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