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孙中山的公开言论看,他对于如何“凝省为国”的思考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变化过程。尽管孙中山根据现实政治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凝省为国”方略,但他最理想的建国方略始终是单一制集权国家。然而“集权”并不等于“专制”,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与他武力统一中国,建立单一制国家政权的构想并不矛盾。也正是孙中山一贯秉承着民权主义理想,这才使得他的武力统一与直皖等军阀的武力统一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2.
《世界知识》2011,(19):8-8
英国首相卡梅伦和法国总统萨科齐9月15日抵达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成为“全国过渡委员会”武力夺取政权以来首批到访的外国首脑。  相似文献   

3.
僭主政体兼具君主专制和体现民意的两重性,是早期王政时代向民主政治的过渡形态。基于特殊的地理因素和时代背景,僭主政治注定是历史的昙花一现;僭主大都出身平民,党派之争为僭主政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僭主政治形成中有传统政治因素;平民——重装步兵因素在由王权政治向僭主政治,又向民主政治过渡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开明专制”是东欧一些国家走向近代化的开端。与通过暴力夺取政权的英法等国不同,这类国家没有革命政权的暴力可资凭借,只能凭借旧政权的专制权力来推行改革。它们的“专制”措施,既有反人民、反革命的一面,也有强制封建顽固派转化的一面。革命打先锋,改革收其功。东欧这类国家,为了避免暴力革命,为了与英、法等国抗衡,吸收了英、法等国资产阶级改革的经验,甚至在某些局部走在前列,从而为后进国迅速赶上先进目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5.
扎伊尔政权易手是近几年非洲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它发生在多党民主风潮后非洲大陆政局趋于稳定之际。卡比拉推翻蒙博托后,非洲又接连发生了几起在某些方面同卡比拉以武力夺取国家政权类似的事件,如塞拉利昂政变、刚果(布)内战、中非哗变士兵袭击非洲干预部队。一时在非洲大陆和各种传媒中,“卡比拉现象”一词不胫而走。  相似文献   

6.
以陆荣廷、桂系为代表的武力派,在1918年军政府改组问题上,与国会政派的政治较量,既彼此冲突,又时有合作,体现了中国由专制向民主过渡的转型时期,武力派与国会政派各有优势,宗旨利害交互作用,彼此牵制,以及武力政治与政党政治交织渗透的政治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所谓"造反",就是靠武力推翻朝廷,夺取帝位。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每一次朝代更替,几乎都是大规模战争的结果。而在推翻前朝政权的战争中,不知多少人在通往龙椅的险途上浴血搏杀,或死于竞争者的刀剑之下,或踏着失败者如山的尸骨登上龙椅,当上了皇帝。纵观历史,靠武力夺取帝位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8.
社会变革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应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特征,运用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辛亥年,浙江迅速取得了光复的胜利,随即又陷入社会纷乱和政治纷争之中———仍然贫穷、破败的农村成为社会纷乱的源头;新政权内部权利纷争不断。但乱极而治是规律,重建秩序和权威是必须。只是在20世纪初的浙江土地上,重建秩序与规范的社会要求,并没有导向民主政治的法制建设、法治运作,而是旧式的集权、强权和武力,并回复专制。浙江光复的这一结局,也是整个辛亥革命最后趋向的缩影。  相似文献   

10.
满政府依靠开力夺取政权后,又采取武力易服的政策巩固统治地位,使汉族人民产生强烈反感情绪,而满族妇女穿的旗袍却能在汉族妇女中流行,有其内在因素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旗袍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符合中华民族妇女的审美观和穿着习惯,成为民族服饰文化融合的典范。因此,旗袍流行时间长、范围广,是服饰文化中一次成功的女装。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管锥编》中藏有钱钟书先生的政治思想.其主要内容,一是通过对中国古代专制统治特征与弊端的反思,揭露了专制统治在统治集团内部造成的种种恶果;二是通过对文化专制及其与传统文化相关性的反思.揭露了专制统治者以言或以文字治罪的专横;三是通过重新提出与肯定中国历史上传统的“和”、“同”之辨,抒发了自己有关“治国譬如张瑟” 的政治理想.结论:否定专制统治与追求政治和谐是钱钟书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唐永胜 《世界知识》2011,(18):68-68
5月19日,奥巴马发表中东政策演讲,推出“中东新政”,在突尼斯、埃及等国实施扶持计划,鼓励中东北非的民众通过“和平方式”推翻“专制政权”,把推动这一地区的“政治改革”确定为美国中东政策的“最优先议程”。  相似文献   

13.
意大利是法西斯主义夺取政权的第一个国家,在一九二二年时,就建立起法西斯专政,法西斯党的头目墨索里尼成了法西斯主义的鼻祖。为什么法西斯分子能在意大利上台,法西斯主义的阶级实质是什么?它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历史教训?这些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汤修元 《长春大学学报》2014,(3):397-399,403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从多个方面阐述了丰富的民主思想,主要包括: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多党参政的政党制度,建立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实行大多数人的民主以及民主集中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5.
安倍晋三再度执掌日本政权之后,日本政治右倾化现象逐渐加剧,这对中日睦邻友好关系的建立和改善产生了巨大的障碍。安倍内阁希望与美国进一步加强合作和联系,并且与中国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迅速升温,企图和其他国家形成战略同盟,共同遏制中国。对于钓鱼岛,日方希望采取各种手段来达到迫使中方让步的目的。安倍将对日本宪法的修改作为其政治目标,以便为日本使用武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提供法律保障。日本右倾思潮的复活具有极大的危害,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和必将展示四个基本特征:在复兴内涵上,它必然要走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力量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复兴形式上,它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形式实现政治复兴,并以内建"和谐社会"、外促"和谐世界"、实现"和平发展"的形式实现经济和文化复兴;在复兴进程上,它必然要经历国家独立、经济崛起、社会再造、政治鼎新、文化昌盛五大发展阶段;在复兴前景上,它将以推进人与人、国与国、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变革和生态变革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并以引领全球化未来的形式实现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工农群众参予对国家的管理,是无产阶级国家的重要特征,也址工农当家作主的重要内容。列宁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在十月革命前,他曾考察分析了巴黎公社和俄国工兵代表苏维埃这样的政治形式,认为它们是一种新型国家。这样的国家,在阶级性质上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执掌政权,在管理形式上或者是人民直接进行管理、或者交给一部分人来进行管理,但是这部分人必须由人民选举产生,接受人民监督并且随时可以撤换,同时他们还不拥有任何特权。列宁特別重视无产阶级国家的管理形式,认为它是国家性质的体现,他曾设想在俄国无产阶级一旦夺取政权后就立即实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考证“齐侯铜鉴”和“繁阳之金”剑所反映的历史事实,分析了周王室与其诸侯国齐国、楚国的政治关系。认为这个时期天子与诸侯间相互利用的关系变得突出,联姻与纳贡已被赋予新的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19.
"东方列宁学"论"列宁主义"的定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年代产生的关于"列宁主义"的几种定义,存在着种种不当和不足之处.应该确认,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俄国以及东方其他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的人民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理论,是这些国家的人民通过"中间环节"渐进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是他们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是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发生的,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从武力政治开始的,用暴力形式维护的政治统治的同时,也用暴力维护原始的神秘信仰。在缺乏暴力保障的小邦周,只能通过“礼乐”进行精神统治,试图打造一种人的美好精神生活和社会控制有机结合的德性政治。由于“自私”的人性最终使得美好的德性土崩瓦解,进而形成了意识形态的精神控制和制度化的政治精神生活。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精神控制的有效武器,科举教育制度以及它所催生的宗法社会直接剥夺了人生存发展的意义,使人成了为“意识形态”的附属品,导致了古代社会意识形态的终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