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以有限元理论为基础,对在工程实际荷载作用下的某高层建筑中的钢骨混凝土转换梁结构体系进行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分析.利用ANSYS分析软件对钢骨转换梁沿梁顶、钢骨上下翼缘顶、翼缘底、钢骨中线及梁底等为路径进行应力和位移的分析,得到了转换梁的基本应力和位移状态规律.数值模拟表明,转换梁作为结构体系中的偏心受拉构件,与上部剪力墙之间存在共同作用.本研究结果为以后钢骨混凝土转换梁结构体系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高层建筑钢骨转换梁极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经对钢骨混凝土转换梁与上部剪力墙共同作用的正截面塑性极限承载力分析后,提出了一种近似的计算方法,并与非线性单根梁有限元分析数值解作比较,得到了接近的结果。表明钢骨混凝土转换梁结构明显增强了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同时也为这种结构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国内外高层建筑中对钢骨混凝土转换梁的作用及应用现状,分析了钢骨转换梁的结构构造形式、受力与变形特点以及主要研究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钢骨砼转换梁与上部剪力墙共同作用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利用解析方法分析钢骨混凝土转换梁与上部剪力墙共同作用的受力特点和变形规律,得出这种结构的应力分布解析解,并与某工程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是吻合的。转换梁应作为偏心受拉构件,同时要考虑剪力墙参与工作部分。在剪力墙和转换梁端部应着重考虑剪力与竖向压应力,并考虑二者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钢骨混凝土梁结构和转换层结构的受力特点作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对钢骨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承载力、斜截面承载力等的计算作了简要的介绍,分析了钢骨转换梁结构的受力特点,最后指出了钢骨混凝土转换梁在今后工程实践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进行受力分析,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二者吻合度良好,表明本文有限元分析的可行性。通过改变斜腹杆面积探讨斜腹杆对其抗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结构表明:随着斜腹杆面积的增加,构件抗弯极限承载力逐渐增大。根据模拟结果推导出考虑斜腹杆作用的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梁抗弯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将修正后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计算精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钢构架斜压杆角度、底部纵筋配筋率、腰筋配筋率等参数对内置钢构架钢骨混凝土转换梁力学性能的影响及相应的传力机理.结果表明:钢构架斜压杆角度越大,钢骨混凝土转换梁的刚度和极限承载力越大;钢构架斜压杆的作用越大,水平拉杆所起的作用越小;底部纵筋可以起到水平拉杆的作用,底部配筋率小于1.18%时,增大底部纵筋配筋率可以显著提高内置钢构架钢骨混凝土转换梁的刚度、极限承载力和延性;增大腰筋配筋率可以较显著地提高钢骨混凝土转换梁的延性;内置钢构架钢骨混凝土转换梁呈拉力拱传力模式,混凝土斜压柱截面中部大两端小,呈鱼腹式构件.  相似文献   

8.
进行了12个钢骨混凝土柱火灾下反应的试验.利用有限单元法和有限差分法的混合解法,编制有限元计算程序,得到钢骨混凝土柱的温度分布和极限承载力的数值计算方法.通过程序计算与火灾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分析理论和计算程序的可靠性.通过各种受火时间、长细比和偏心距的钢骨混凝土柱抗火性能的计算,得出了相应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钢骨高强混凝土柱,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的承载力,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钢骨高强混凝土柱,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承载力的组成,明确了钢骨、钢强混凝土和箍筋所提供的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确定了钢骨高强混凝土柱,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利用神经网络的原理,建立了钢骨高强混凝土柱,钢筋高强混凝土梁框架边节点承载力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根据试验结果,对网络进行训练,使其具有分析和判断的功能,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轻钢骨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它自重轻,安装方便,保温性能好,因而有广阔的发展余地和使用空间。本文分别对轻钢骨模网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轻钢骨剪力墙的抗剪性能做了深入的理论研究。用3片缩尺轻钢骨剪力墙模型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推导了轻钢骨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公式。采用ADINA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提出有关轻钢骨剪力墙轴压比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断裂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混凝土线弹性断裂力学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对五种不同含钢率的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扩展问题,分别进行了以应力为判据的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和以应力强度因子为判据的断裂有限元计算,同时对两组不同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配筋率对裂缝的扩展有很大影响;用有限元法分析具有较低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时,按断裂力学的开裂准则要比按应力σmax≤σl的开裂准则更客观  相似文献   

12.
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粘钢加固后钢筋混凝土梁的各种力学性能,采用分离式方法建立了粘钢加固后钢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模型,并用有限元方法对此模型先后进行了模态分析和简谐集中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得出了加固后钢筋混凝土梁的前5阶振动模态和简谐集中动荷载作用下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底部开裂的极限动载荷幅值-频率曲线,可为研究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各种动力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应用多重多枝子结构方法,对超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梁柱不同强等级混凝土节点,在考虑复杂钢筋配置的情况下,进行具有十万多个自由度的有限元分析,得到梁柱节点的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分布及应力集中区范围,为梁柱节点的合理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4.
 非线性大变形问题一直是钢筋混凝土梁数值分析中的难点,有限元方法中的网格畸变会大大降低其求解精度,而无网格方法由于不受网格的束缚,能很好地处理钢筋混凝土的大变形问题。为准确求解非线性大变形问题,本研究发挥无网格法的优点,利用无网格法建立钢筋混凝土梁数值计算模型,对模型分别施加恒定静荷载和动荷载,以探讨无网格伽辽金算法求解情况下钢筋混凝土梁的应力变形情况及破坏模式。结果表明,动、静加载下,梁最大应力值随着加载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钢筋混凝土梁的应力变形均符合实际规律,无网格法可以用于解决钢筋混凝土梁的大变形求解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钢筋混凝土非正交格式地基梁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钢筋混凝土格式梁基础结构的计算和配筋提出了更为通用和精确的计算方法,解决了非正交格式梁基础的计算,提出了更为精确的荷载修正方法,直接从微分方程出发,推导了计算任一截面内力的计算公式,并完成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经实例计算并与文献计算结果比较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采用本文方法和相应程序可显著提高计算精度和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的弯曲疲劳性能是钢纤维混凝土的主要力学性能.用4点加载方法重点研究了全掺钢纤维混凝土梁和底层撒布较长钢纤维的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梁的弯曲疲劳性能.研究证明:底层撒布较长钢纤维的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梁的弯曲疲劳强度比素混凝土提高15.7%;当应力水平为0.90时,全掺钢纤维(体积分数为1.0%)混凝土梁弯曲疲劳寿命是素混凝土22.47倍,底层撒布较长钢纤维的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梁的弯曲疲劳寿命是素混凝土的29.O1倍.即底层撒布较长钢纤维的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梁的弯曲疲劳性能比单独撒布一层钢纤维或单独采用聚丙烯腈纤维来增强混凝土效果更加显著.对于道路及机场跑道采用这一结构形式比较理想.表7,参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