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将古今汉语名词做状语的现象加以比较,试图归纳出名词做状语的历时发展规律,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过秦论》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几种情况邓锦枫现代汉语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用作状语。例如:“我们·八·点·钟上班。”“八点钟”是个时间名词,充当状语,修饰动词“上”。其他种类的名词用作状语的很少见,它直接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如“·土崩·瓦解”、“·星罗·...  相似文献   

3.
彭程  彭家法 《皖西学院学报》2024,(1):121-126+144
汉语单音方位词有不同的用法,句法地位也有所不同。后置介词说、名词说都不能充分说明后置单音方位词的语音附着性。附在名词之后的单音方位词句法语义取宽域,保留名词的句法地位,语音具有附着性,具有名词附缀的句法性质。名词附缀的语音句法错配性,体现出词缀和词的双重特点。附着在名词后的单音方位词保留名词地位不是后置介词,方位短语不是介词短语,而是处所名词短语。处所名词短语跟一般名词不同,既能做主宾语,又能作状语,具有双重功能,这可以自然解释方位短语作状语的现象。并非只有介词短语才能作状语,汉语方位短语能用作状语,并不能证明就是后置词短语。语言成分常常具有双重地位和双重功能,需要综合运用语音、语义、句法手段确定语言成分的句法地位和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4.
张秋华 《科技信息》2008,(16):230-231
作为英语词汇中的常见词性,名词在各种句型中都处于重要地位。而状语在英语句子的成分中同样形式多样。本文试图寻找到名词和状语在实际句法中的结合,以利于更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不表示时间、处所的名词或名词短语作状语的形式,以及它们与所修饰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6.
房若林 《科技信息》2007,(18):185-186
如果从在句子的作用上看,副词是来充当动作,状态,陈述的状语,它不能象名词一样做句子的主语,也不能象动词和形容词一样做谓语。也就是说副词不象主语那样做主要句子成分,只对主要成分起到一定的修饰作用。和其他词比起来说日语副词在个性方面它在形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得”字句的状语,着重描写了“得”字句里谓词前作状语的词语的词类性质,认为作状语的词语主要有:副词、助动词、形容词、状词、固定短语、介词短语、表时间和处所的名词性词语。简要地说明了各类词语在作状语时的作用及其移位能力。此外,还分析了“得”字句谓词前有多个不同词语作状语的情形,指出这是增加信息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汉语中,大多数名词是不能用作状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六种现象十分普遍。本文试就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名词作状语现象作初步的归纳和整理,并就这一现象在现代汉语中的保留作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9.
“被”不是虚词亦不是实词,而是一个半虚词,是半虚词中的介词。它与其后面的名词性成分构成介宾词组充当句子成分,作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的状语,或单独作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的状语,表示被动。  相似文献   

10.
从语法功能看“莫”的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法功能来看,“莫”是作主语和状语的。“莫”字后面出现“者”字词组的时候,“者”字词组便充当名词谓语,“莫”字作主语。“莫”作主语时,是代词;作状语时,是副词。  相似文献   

11.
根据英语名词短语的句法功能,提出了一种新的英语名词短语——功能名词短语,同时与基本名词短语和最长名词短语相比较.利用Google在线翻译系统,对存在结构歧义的句子进行了翻译,发现英汉机器翻译的错误主要是由结构歧义引起的,并应用功能名词短语的定义对结构歧义问题予以解决.实验结果表明,功能名词短语的识别能够有效消解两种结构歧义:一是与动词构成固定搭配的名词引起的歧义;二是"介词+名词"结构是作状语还是作后置定语的歧义.功能名词短语的研究对消除句法结构歧义、提高英汉机器翻译译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直接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的现象极为普遍。比如《中山狼传》一文中就有如下例句: 1、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2、(狼)下首至尾,曲脊掩胡,猬缩蠖屈,蛇盘龟息,以听命先生。 3、(先生)遂括囊口,肩举驴上。 4、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5、简子怒,车驱逐之。  相似文献   

13.
按定义英语副词的基本功用是作状语,但在一定的语境中少数蕴涵动态流程的副词增加了作定语的功能,经常以"名词/代词/ 副词"的结构出现,突出那些能够接受相应动作流程转换形式的名词中心语的动态性特征,显示出语言表达方式的模式化、精密化、个性化。  相似文献   

14.
关于“词类活用”,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内容,比如词类活用和兼类如何区别、应该在怎样的历史层面中谈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还是作状语等,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在古汉语中,有些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按照特定的语言习惯灵活地运用。这种现象可以叫做词的活用。了解这种现象,有助于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现行部编教材中,指明古汉语中名词有两种用法:“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见一九七九年六月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256—257页)。首先,对这两种提法,我有两点想法:  相似文献   

16.
“副词+名词”的结构形式一直被认为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超常规搭配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副词+名词”结构的运用越来越普遍。这种结构具有很强的语法功能,可以在旬中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多种语法成分。副词和名词结合以后名词的表义功能出现了新的变化,其指称意义丧失,语义抽象和泛化,细节意义显现。同时这种搭配格式之所以会有如此旺盛的发展能力,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其独特的语用功能和超常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藏族格言作为输入语料,用藏文CRF自动分词系统将文本自动分词后,利用语料分析软件,统计和分析文本中的方位词词性和词频.在词汇语境共现中筛选方位词单独作语法成分的具体实例,进一步分析方位词的语义特点、句法功能及搭配情况.通过分析发现,方位词在句法中,其语义包括定性和泛性两种,承担了普通名词(nn)、不及物动词(vi)、及物动词(vt)、时间名词(nt)等语法成分,在作名词时主要强调地点义,而方向义并不明显.在句法功能中,可作主语、宾语、地点状语等.从搭配情况来看,它与位格、属格和从格助词搭配构成方位短语表示处所和范围,与动词搭配表示一定的趋向性,也作修饰动词的地点状语.  相似文献   

18.
修饰(modification)是扩展基本句型使之成为生动的能表达丰富思想的重要语法手段.我们知道,基本句型多半是一些不带修饰语的骨架,而实际使用的句子则总是有血有肉的,带有各种各样的修饰语.修饰语主要是定语和状语.定语在翻译中较难应付,因为在表达方面,它远比状语来得灵活多样,辗转周折.尤其是定语后置充分体现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语序方面的差别.因此,本文将用主要篇幅来讨论后置定语(即名词后置修饰语)的理解及汉译,而关于状语语序的转换仅在文末略加介绍.  相似文献   

19.
俄汉是两种差异较大的语言 ,俄语中有丰富的词形变化 ,汉语基本上是一种非形态语言。尽管如此 ,两者仍有相同之处 ,即都离不开介词 ,且介词与名词、代词组成短语后都可充当状语 ,不过用法相同与差异并存  相似文献   

20.
介词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或后,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表示时间、处所、原因、方式、对象等的词。介词是由动词虚化来的,因此,它所带的名词、代词、名词性词组是它的宾语。关于介词的范围,各家的看法不一,有的划分较宽,划入介词达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