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对某全承载式客车车身骨架进行了参数化建模和静态响应分析,并对该车身进行了静、动态电测试验;在车身骨架模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结构轻量化方案。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某全承载式客车车身骨架进行了参数化建模,进行了静态响应分析,并对该车身进行了静、动态电测试验;在车身骨架模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结构轻量化方案;试验表明,轻量化后的车身刚度以及骨架应力分布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某传统"五大片"式客车车身上部结构为基础,设计一种新型整体式"U"型梁客车车身上部结构.根据ECE R66法规要求,建立了2种车身上部结构方案的整车侧翻有限元模型.对客车车身局部骨架刚度试验进行模拟分析,检验了模拟计算的可靠性.采用显式非线性有限元求解器LS_DYNA对客车侧翻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利用ADAMS软件计算出客车侧翻撞击地面时的线速度和角速度,作为侧翻模拟分析的初始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车身上部结构方案的客车都能满足ECE R66法规关于乘员生存空间的要求;与传统"五大片"式客车相比,整体式"U"型梁客车车身上部结构将更多的碰撞能量传递给顶盖骨架和非碰撞侧侧围骨架,使得碰撞侧侧围骨架吸能减少,侧窗立柱的变形量减小,提高了客车的侧翻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客车车身骨架的设计直接影响客车安全性、寿命等性能.为了更真实的模拟车架强度和刚度,文章建立了某客车车身骨架的纯梁、梁体和梁板3种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各种工况下不同模型的静态特性,找出应力应变分布的特点;结合该款客车电测试验结果,得到了此款客车最佳的有限元模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用有限单元法分析客车车身结构强度和结构优化设计,建立了力学模型,改进了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组合结构优化程序SOP,推出了一种关于客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的有效的新程序。经过5次迭代,车身骨架自重减轻了14%。  相似文献   

6.
针对钢材料城市客车车身质量较大、铝合金车身制造成本高昂的问题,提出了车身骨架中段采用铝合金材料的车身结构形式。设计了5种铝合金型材及连接件,初步确定型材厚度。使用梁单元和弹簧单元建立了悬架模型。基于Opti Struct软件对钢-铝材料城市客车车身弯扭组合工况下的模态特性、静态刚度及强度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与钢材料城市客车骨架相比,钢-铝材料城市客车骨架低阶固有频率无明显变化,固有振型差别较大。在车身结构件静态强度满足材料屈服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车身质量为971.2 kg,较钢材料车身质量降低146.8 kg。  相似文献   

7.
基于遗传算法的客车车身骨架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桁架式客车车身骨架的优化设计方法.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车身骨架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计算,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优化后车身总质量减轻719 kg,减重比例接近25%.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明显优于常规的数学规划方法,实现了某电动大客车车身骨架的轻量化设计.  相似文献   

8.
客车车身骨架按层次结构可分为6大高层次模块,以及若干低层次模块和构成部件。文章针对数目众多的模块及构件,建立编码体系,并把编码作为模块和构件的一项重要的参数写入模块管理系统;通过实例验证,模块编码和管理系统能对模块和构件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模块选择和组合的效率,充分发挥客车车身骨架模块化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9.
[摘要]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客车车身结构进行静力分析,根据计算的变形及应力分布情况对客车车身结构的布置、构件截面形状进行改进,在满足全承载式车身刚度和局部变形分布合理的基础上,同时达到降低车身质量的目的.静态载荷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客车车身骨架方案能满足车身骨架刚强度要求,车身骨架轻量化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在满足客车车身骨架强度和刚度基本性能的前提下,为尽可能降低车身质量,本文以某全承载式客车车身骨架为研究对象,对紧急制动和右后轮悬空工况进行了静态特性分析,并应用灵敏度分析方法,以杆件厚度为设计变量,低于车身骨架材料的最大应力为约束条件,总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对部分杆件的优化,可使车身骨架总质量减少5.04%,优化前后模型静态特性的分析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大型落下孔车车体的结构分析及稳定性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体是落下孔车中的主要的承载件,其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落下孔车的性能,对某大型落下孔车车体进行了结构分析及稳定性计算,采用有限单元法对车体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挠跨比、扭转刚度进行计算,为车体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机工程学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对商品的舒适性要求的提高,汽车人机工程学越来越被重视.为了在设计最初阶段确定舒适的乘员乘坐姿态,首先利用RAMSIS软件建立人体模型,根据最初的设计参数模拟乘员乘坐姿态,分析当前姿态下的舒适性;然后利用全因子试验设计方法设计2因素6水平试验36次,根据试验数据,运用响应面方法(RSM)拟合出回归模型;最后将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分析,应用回归模型得到优化变量及优化目标的最优值.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不舒适度减少13.3%,舒适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During the 100%front impact,all the parts of front car will participate in the course;the crash stiffness of bodywork will also reach the peak.During the crash,rational structure of bodywork can resist the distortion,absorb more energy and get better mode of distortion and low deceleration rate,so as to meet the performance of crash safety.The paper mainly makes optimization analysis based on the problems of front side rails,subframe,firewall,and optimization cases are confirmed which can decrease the intrusion and deceleration rate of the whole car.The structure of bodywork after optimization can meet the performance of crash safety.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铁路通用客车车体的结构特点.以I-DEAS集成化软件所提供的OPEN Language为二次开发工具,以Visual C++ 6.0为人机交互界面开发辅助工具,在Windows 2000/XP环境下.通过编程实现对I-DEAS的二次开发,设计了一个三维铁路客车梁柱布置参效化设计系统.该系统提高了客车车体设计效率.缩短产品设计周期.较好地满足了铁路客车技术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高速客车轻量化车体耐碰撞结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基于最轻量优化的高速客车车体耐碰撞结构设计策略 ,通过多层优化技术 ,满足在常规载荷工况下结构处于弹性状态 ,在碰撞载荷工况下局部预定部位发生塑性大变形 ,而客室的主体结构仍处于弹性状态 ,从而实现耐撞击车体结构轻量化设计的目标 .运用线性和非线性有限元技术以车体概念模型和高速客车实车为例进行了优化设计 ,证实了优化设计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实际车型,建立整车碰撞仿真模型,结合LS-DYNA对该车进行侧面碰撞仿真,确认侧结构的变形形态及侵入量,结合试验对车辆侧面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承载式大客车车身结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GL101C_(13)~■HK空调大客车承载式车身结构的特点。车身有限元分析、电测及客车的实际运行表明承载式车身的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桂林客车厂产大型空调客车车身模型化方面的若干问题。用自编的计算程序在MC6800微机上实现了对客车车身的动静态结构分析计算,所得结果和电测试验数据相接近。根据有限元计算分析的结果,对客车身提出了强度及刚度方面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车辆折算系数是道路通行能力计算和服务水平评价等方面最重要的基础参数之一。通过对基于密度相等的方法、时距法和超车法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提出了以车辆速度变化量为基础的车辆当量折算系数,分析了影响车辆折算系数的因素;并分别选取了不同车道数、不同坡度、不同服务水平以及不同大车比例。通过微观仿真平台验证了不同组合交通情况下的车辆当量折算系数及折算系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从1车道到2车道,折算系数增加,从2车道到3车道,折算系数出现了减小的趋势;在下坡路段折算系数比上坡路段大;随着流量的增加,折算系数先增加后减小;随着大车比例增加,折算系数出现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依据乘用车设计相关法规进行乘用车车身结构设计,在CATIA V5软件中建立数字模型并简化,导入ANSYS 12.1 Workbench软件中,对其在弯曲及紧急制动工况下进行有限元分析,给出强刚度评价结果。在乘用车车身概念设计中,采用数字化设计技术将结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可缩短车身设计周期和降低试制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