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蔬菜栽培技术方面,我国劳动人民经过几千年生产实践,形成了露地常规栽培技术体系.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形成了保护地栽培技术体系.为了克服露地常规栽培蔬菜和温室大棚栽培蔬菜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河南省社旗县的贾来栓经过15年的创新研究,创立了我国第三个蔬菜栽培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反季节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王广印 《河南科技》1991,(8):13-13,22
<正> 蔬菜栽培技术规程是蔬菜栽培的规范措施。是一项具体切实可行的技术推广指导性文件,用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在蔬菜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栽培早熟大白菜,对提早秋菜上市,增加花色品种和解决秋淡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增加了农户种大白菜的收入,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省在白菜早熟栽培面积迅速增加,但由于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的早熟高产栽培技术,延用传统的种植方法,致使产量产值较低。例如,有的农户种了早熟品种,但没有良法配套,收益不高,有的盲目只图早种早收,病害严重,甚至绝收,针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我们组织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栽培技术研发、推广,我国香菇栽培技术不仅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基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研发者积极针对相关技术进行了专利申请和保护。本文对我国香菇栽培专利技术的申请量、技术分支演化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我国香菇栽培技术经过早期个体栽培、中期工厂化栽培,后期逐步向优选菌种培养、有机无公害栽培、环保栽培、废弃资源利用栽培、富含特种营养栽培等多种多元化栽培技术改进方向发展,未来香菇栽培技术创新研究将继续围绕如何适应多元化栽培需求而展开。  相似文献   

4.
针对保护地蔬菜生产中农药和化肥使用量较大、易对其产品造成污染产生公害的现状,总结出综合栽培措施;建造结构合理和采光、保温、通风性能良好的保护地栽培设施;选用适合保护地栽培的蔬菜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实行科学管理;采用综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相似文献   

5.
曹贻平 《河南科技》2007,(12):21-21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农业技术人员连续进行了油桃间作草莓、塑料棚室不加温栽培试验,使油桃果实成熟期比自然条件下提前60天,亩产量达2300公斤;草莓成熟期较露地提早55天,亩产量达1500公斤,现将此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麦棉套种地膜覆盖棉花栽培增产主要因素分析河南农业大学郭应信生产实践证明,塑膜地面覆盖棉花栽培技术是适合我省的一项棉花增产的新技术,特别是在我省麦棉两熟栽培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去做,增产效益都一分显著,一般比露地直播可增产30%...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花卉种质资源宝库之一,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丰富的经精湛的技艺,享誉中外。本文就露地花卉的栽培技术进行论述,以便能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8.
《河南科技》2007,(2):16-16
让番木瓜斜躺着生长,竟然成功躲避了台风的肆虐!一套旨在抗台风的番木瓜卧式调控丰产栽培技术在茂名通过成果鉴定,并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2006年派比安台风正面登陆茂名,采用了该技术的番木瓜树只有8.6%被吹断,比常规栽培降低47%。[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保护地辣椒早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地辣椒早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汝州市农技中心郭超谢遂安温丙林薛妞所谓保护地,就是在露地不适宜或不能进行蔬菜生产的季节,利用一些特殊的设施而进行蔬菜生产,诸如风障、阳畦、地膜覆盖、塑料小拱棚、塑料大棚及温室等。利用这些设施进行辣椒生产,可以达到早育苗,...  相似文献   

10.
连续5a在异地要用早稻品种(组合)13个与晚稻品种(组合)8个,实施轻型优化栽培技术体系,早稻轻型优化栽培5a的平均单产为7305kg/hm^2,比常规栽培的单产6225kg/hm^2增产1080kg/hm^2,增产17.35%;晚稻轻型优化栽培的产量为7702kg/hm^2,比常规栽培的单产6181kg/hm^2增产921kg/hm^2,增产13.58%。早稻轻型优化栽培的成本为4548元/hm^2,比常规栽培的成本5207元/hm^2降低659元/hm^2,降低成本14.49%;晚稻轻型优化栽培的成本为4859元/hm^2,比常规栽培的成本6080元/hm^2降低1221元/hm^2,降低成本25.12%。以型优化栽培比常规栽培增产与降低成本均达极显著水平(P<0.001)。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石斛人工栽培技术研发、推广,我国石斛栽培技术不仅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基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研发者积极针对相关技术进行了专利申请和保护。本文对我国石斛栽培专利技术的申请量、技术分支演化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我国石斛栽培技术通过组织培养、温室培育、移栽扩繁栽培技术已经实现了石斛的工厂化大规模种植,解决了石斛野生资源近于枯竭的难题。且我国石斛栽培技术还进一步在石斛优良品种选育、试管苗、共生菌根选育、有机栽培、仿生栽培及设备智能化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 越冬花椰菜谷称越冬菜花,是我省近年发展很快的一种新兴蔬菜。由于它耐寒性较强,我省大部分地区能露地不加覆盖而越冬,且上市期正值三、四月份的蔬菜淡季,不仅能改善市场的蔬菜供应,而且能销往我国“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越冬菜花一般亩产1500—200公斤,亩产值千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而且技术比较简单,适于与瓜、棉花和粮食作物间作套种。把越冬菜花作为我省一种大宗外销蔬菜来发展,对于振兴农村经济、加速农民致富有着重要作用。为促进我省越冬菜花的进一步发展,现将其主要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择适宜品种越冬菜花对品种的要求较为严格,常见的菜花品种不能种植。应选择抗寒性强、生长健壮、花球肥  相似文献   

13.
日光温室青椒冬春茬栽培技术新郑市园艺站张全智,郭富旺新郑市1991年引进塑料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并于1993年秋,进行了日光温室青椒栽培研究获得成功。辣椒可在12月中下旬上市,春节期间盛产,一直延续到翌年6月份。1994年进行了示范推广,推广面积16....  相似文献   

14.
第三节 黄瓜     
<正> 黄瓜在我国已有两千年的栽培历史。近年来,由于栽培技术的改进、品种的配套使黄瓜的产量大大增加。目前,除大棚栽培外,拱棚覆盖、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及露地的夏秋栽培,使黄瓜基本上可以达到周年供应。一、品种选择黄瓜是群众喜食的蔬菜,又是比较难栽培的一种蔬菜,因为它极易感染病害,所以选择品种首先要从抗病入手,才能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目前在我省推广的品种有: (一)津研五号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的“三抗”能力较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通化市农科院历经十年研究、试验,日前推出具有较高水平的水稻有机栽培新技术、 水稻有机栽培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它将禁用农药、化肥,采用测土配方,施用有机肥,人工除草配合生物除草,生物防治病虫害等配套技术贯穿整个生产周期。利用这项技术生产的越光、粳优三号大米,不仅绵厚醇香、  相似文献   

16.
<正> 由于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和旧的生产方式的束缚,历史上,在炎热的夏季无人种白菜,因而形成每年3—9月份人们吃不上包心大白菜。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作到大白菜一年多熟和大白菜的周年供应,长葛县蔬菜研究所开展了大白菜多季生产栽培技术研究。针对社会需要,以高产、优质、高效益为目的,主攻抗热栽培技术,开展了夏季抗热栽培品种、播期、密度、灌水、种植方式和病虫防治等试验,经过研究与应用,效果相当显著,填补了夏季不产大菜的空白。在大白菜生产技术上是一次新突破。1991年8月通过现场验收和技术签定。为了满足广大菜农的需要,有计划地先后举办48期春夏大白菜技术培训班,已培训679人。已推广到河北栾城、邯郸、山西汾阳、临猗、安微阜南、阜  相似文献   

17.
我区菜农创造的大棚黄瓜———韭菜一年两茬高产栽培方式(韭菜一年一毁),平均亩收入可达一万两千元。该栽培方式以辣茬(韭菜)作为春大棚黄瓜的前茬,做到合理倒茬,明显减轻了黄瓜病害,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一、春大棚黄瓜栽培技术(一)选种目前津春二号是大棚最适宜的品种。亩用种0-25kg。(二)育苗1-时间:12月25日-元月5日温室育苗。2-营养土的配制:用肥辣茬田土6份与充分腐熟的农家肥4份混合,并在每m3营养土中加过磷酸钙1kg、草木灰5-7kg或N、P、K复合肥1kg,捣细过筛混合后,平铺10cm…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许多瓜农采用西瓜套种辣椒的栽培模式,在不影响西瓜产量的情况下,每亩可多收青椒3500千克左右,效益较为可观。2008年全国露地辣椒行情整体不好,农民种植辣椒积极性大大降低。据我们分析预测:2009年露地辣椒面积会有所减少,预计西瓜套辣椒的栽培效益较好。现将西瓜、辣椒套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滑县农民摸索出一套麦茬小辣椒的高产高效栽培经验。虽然其产量稍低于春茬,但花皮椒减少了,提高了复种指数,又适于大面积栽植,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菜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20.
西葫芦性喜温暖,不耐高温。秋季栽培西葫芦的苗期以及生长前中期均在高温季节,因此,极易感染病毒病和白粉病,如管理不当,会造成严重减产。现将秋季西葫芦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