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采用青岛市老龄办2014年对胶州市老年人口的调查数据,把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胶州市农村老人的空巢率高达81%,男性、80岁以下、有配偶、有两个孩子、身体健康、能自理且有住房的老年人更倾向选择空巢。目前,农村老人仍然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要的养老模式,对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需求意愿都不高,但是相对而言,空巢老人接受各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明显高于非空巢老人。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日趋弱化,亟待发展社会化养老,从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以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养老困境。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空巢老人,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由于资源相对匮乏,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更为严重。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主要是社会和家庭因素的缺位,以及现有养老保障系统不健全导致的,因此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努力以及构建多元化的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镇化与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迁,中国农村地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目前西部农村地区的空巢老人面临着经济上、精神上以及自身身体状况上的困境,这一弱势群体的养老问题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拟从甘肃省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在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建立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模式,以期为空巢老人的养老开辟一条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老龄化比例增大,"空巢老人"也随之增多。因此,关爱空巢老人要遵循的伦理原则是:关爱和幸福原则;公平和行善原则;慰藉和尊重原则;公正和义务原则。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中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速,农村家庭空巢化现象日益凸现.相对于城市空巢家庭,农村空巢家庭老人面临的养老困境更为严峻,其养老问题与中国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相关联.采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法对武陵山片区农村空巢老人家庭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空巢老人养老问题面临的困境,并就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三峡库区农村女性空巢老人的生存质量进行了专门研究,从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等各维度在三峡库区农村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之间、农村空巢女性与男性之间以及女性空巢老人之间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三峡库区农村女性空巢老人生存质量欠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空巢老人"现象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项热点话题,因此,解决空巢老人的应急救助、安全防范、生活照料、健康娱乐等生活起居问题,缓解政府养老压力,成为了社会公民非常关心的一项工作,空巢老人智能家居的开发是社会养老机构的有效补充。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完成了空巢老人智能家居系统功能需求的社会调查,掌握空巢老人的实际家居需求,并且我们做到了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虎门镇社区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与服务效果,以虎门镇社区图书馆为例,阐述了社区图书馆在发展中普遍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强化政府的文化投入意识、提高社区图书馆员的素质、开拓多功能的社区图书馆服务等方面,探讨了社区图书馆的未来出路.  相似文献   

9.
张琦燕 《科技信息》2013,(19):201-201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空巢"现象是当今社会一个普遍而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现象尤其引人关注。据统计,2011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1.85亿,2013年将超过2亿,2050年达到峰值4.83亿。本文通过实际调查走访,分析和概述了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社会提出的一些助援行动。  相似文献   

10.
农村空巢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我国的社会结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随着年龄的增长,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以及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对河南省光山县的实地调研中发现,农村空巢老人普遍存在着生活窘迫、生活照顾缺位、医疗费用高、精神生活单一、孤独感强烈等问题。因此从加强孝文化建设,发展社会助老事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入手,探讨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给出相应的解决当地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湖州市空巢与非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状况。方法调查对象为吴兴区4个街道8个社区中≥60岁老人,非空巢组76人,空巢组129人。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调查。结果湖州市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总分与社会功能得分低于非空巢老人,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得分上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关注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提高其社会功能是提升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研究采用费城老年中心(PGC)信心量表,就农村空巢老人的主观幸福感问题对贵州省639名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空巢老人的主观幸福感与老人年龄、子女是否常看望、性别及婚姻状况有关。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在主观幸福感的两个维度(对自己年龄的态度、孤独不满)、不同婚姻状况上是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老龄化趋势下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特别是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作出详细分析论述,并就制定积极的政策、措施,保障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提出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影响空巢老人幸福感的因素,为今后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1403-201406期间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大同城区年龄为60周岁及以上的空巢老人207名做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0例,女性117例;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发现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与其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P<0.01),获得社会支持越多的老年人其主观幸福感得分越高。结论处于在婚状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未患有慢性疾病、经济情况好且兴趣爱好多的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得分较高;社会支持是影响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的中间变量,应大力推行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从多方面(物质、精神、社会、家庭、信息)帮助空巢老人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有效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李民 《科技资讯》2013,(10):239-239
为了拓展妇女就业的渠道,解决农村妇女就业难的问题,某些地区通过努力与创新,在村上建立了"家庭车间"。本文针对妇女就业问题,分析了农村妇女的社会现状,阐述了妇联为努力解决妇女就业问题所提出的一系列方案,在解决了妇女就业问题的前提下,同时也缓解了农村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现象,有效的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空巢老人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逐渐成为一个社会的普遍现象,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提出合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青海省大通县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青海省大通县县城及其周边乡村的255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在一般情况比较中,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除了婚姻情况,经济来源,希望生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全国常模9个SCL-90因子评分和空巢老人与非空巢比较中,空巢老人除偏执外,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空巢老人除敌对和偏执外,其余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海省大通县城乡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亟待提高.拥有良好的躯体健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加强娱乐活动可以提高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社区图书馆建设是图书馆事业建设的一部分,随着社区文化日益走近百姓生活,社区图书馆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构建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和谐文化与社区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是一致的。本文就构建和谐社会与社区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中的一些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公共图书馆拓服务社区居民是繁荣基层文化生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章从社区图书馆的现状与问题出发,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在扶助社区图书馆建设中的优势,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推动社区图书馆建设及拓展服务社区居民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社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探讨了社区图书馆的服务定位、组建形式以及社区图书馆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