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面对现代城市结构和生活方式瓦解与崩溃的现状,一些建筑师将设计目光转向本土的传统园林建筑,试图以传统园林建筑的手法解决城市问题.其中,以日本建筑师隈研吾和中国建筑师王澍的建筑最为典型,他们的建筑从城市既存的文脉结构出发,建筑主体形态简洁明晰,甚至趋于消隐,但他们的建筑却给人们带来了对时空秩序的丰富多变的体验,是属于环境时代的“体验性建筑”,本文试图透过隈研吾和王澍两位建筑师的作品,解读环境时代的“体验性建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应用“预应力砼建筑结构设计系列软件(PRCS)”进行结构的预应力筋方案设计与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多居住宅建筑的优化设计从建筑方案、结构造型、建筑材料及施工等方面探讨降低成本,扩大建筑适用要求的途径,从而对加快“安居工程”的实施,改善住户的居住条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图1.参2。  相似文献   

4.
外墙保温优点、技术关键和可选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淑范 《甘肃科技》1999,15(5):20-21
1外保温方案的优点1.1适用范围广外保温不仅适用于采暖民用建筑和空调建筑,也适用于采暖工业建筑。既可用于新建工程,也可用于既有建筑,外保温在低层、多层、中高层及高层建筑中都可应用,故适用范围较广。1.2对主体结构起保护作用外保温方式是将保温材料放在主体结构的外部、减少了外界温、湿度、紫外线等对墙体的影响,既可减少主体的热应力,又对主结构起保护作用,从而延长了主体结构的耐久性,故比内保温和夹心保温更为科学合理。1.3基本消除“热桥”的影响采用外保温在避免“热桥”方面比内保温和夹心保温都有利,如在内…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提出一种在强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依据“用相同的投资获最好的设计”的设计理念,建立以建筑结构最大的层间位移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同时满足体积约束的优化数学模型.采用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和高效的显式动力分析方法对强烈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构进行分析,获得最大的层间位移;采用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求解优化数学模型,设计了一种产生可行解的状态发生器.由该状态发生器产生的新状态均满足所有的约束条件;在显式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一个三维框架结构的抗震优化设计.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能获得较高质量的解,具有现实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区域水土作用与土细观结构变异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区域的水土作用因城市建设引发地下水“变异”而加剧.水土作用使土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土强度变化.文中将土的结构划分为微观、细观与宏观结构三层次.并定义了细观结构的物理涵义.通过细观结构变异试验以及SEM、X射线衍射、CT、STM等四种测试方法运用,表明在城市常温、常压、缓慢的地下水变异环境下,细观结构是水土相互作用发生、发展的“平台”及主要场所.研究所用方法与结果可用于预测因地下水环境变异引起的土体结构变异或引起土体污染后土体性质变化的趋势,进而为建筑环境的岩土环境稳定性做出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7.
王毅  王治国 《科技信息》2011,(31):I0164-I0165
0前言 “壁可”法是最近几年建筑结构工程中兴起来的解决混凝土结构裂缝修补问题的一项新工艺,它与传统的裂缝修复方法不同,传统裂缝修补方法中树脂胶的注入靠人工控制,“壁可”法则是通过橡胶管自动完成注入.在注入过程中始终保持一定的压力,能保证将修补材料注入到宽仅0.02mm的裂缝末端.同时.缓慢均匀的压力可以将裂缝中积存的空气压人混凝土的毛细孔中,并通过混凝土的自然“呼吸”作用排出.从而保证修补质量.现总结该法施工工艺步骤,以供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几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构件入手,通过实地考察及分类研究的方法探讨陕西党家村建筑雕饰纹样的造型.认为其造型特点在于以浓郁的艺术气质,离合互应的布局造就了纹样饱满繁复的特征.在表现手法上,不重“写实”重“传神”,不重“再现”重“表现”,形成“物我同一”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9.
建筑设计对地域性的考虑是体现建筑特色和地域性文化的关键.当前西方建筑文化对中国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地域建筑文化特色,树立自己的建筑创作观尤为重要.分析了当前中国地域性建筑面Il缶的问题和困境,阐释了程泰宁先生自然建筑观中“三个合一”和“三个立足”的内涵与要义,并总结了它对中国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研究,从场地选择,地基基础设计、平立面布置,结构体系、构件连接等方面进行论述,明确了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原则和要求,以达到合理抗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第五届“理正杯”北京高校建筑结构设计联赛圆满结束.本届比赛题目为设计2010年亚运会场馆.由我校选送的四组作品分别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和三等奖1个.一等奖作品还获得了最佳结构设计奖。  相似文献   

12.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是以高强薄壁管埋入楼板混凝土中,成为永久性的芯模而构成的一种现浇结构.这种结构形式打破了传统的建筑结构模式,把建筑物集中受力的梁变成无数分散空间的受力“工”字空心肋结构体系,使楼盖的力学性能更合理.由于将梁简化成楼板,使楼层的有效层高大大提高,能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3.
在环境中创造建筑的自我,就是以客观环境制约条件和人文环境背景为基础,探索有个性和特色的建筑形态.从“建筑环境协调、建筑文脉意象”等视角,提出了“顺应协调、对比协调、历史文脉、建筑文脉、自然文脉”等5种在环境中创造建筑特色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4.
指出新建筑的地方艺术风格应该是“形、意、情”三者的紧密结合;“舍象求意”、“舍末求本”,重建筑“地方性”内涵的深层发掘;表象的承传是有限的,而内涵的弘扬和舍弃才能使新建筑显出无限的生机.  相似文献   

15.
周飞  黑希林 《科技信息》2011,(5):296-296,337
随着我国钢产量的不断增长,我国钢结构建筑的产业政策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1997年国家建设部发布《中国建筑技术政策》(1996~2010年),明确提出发展建筑钢材、建筑钢结构和建筑钢结构施工工艺的具体要求,使我国的钢结构产业政策出现了重大转变,由长期以来实行的“节约钢材”转变为“合理用钢”、“鼓励用钢”的积极的政策,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产品结构的调整,使我国多年来由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一统天下的局面,发生了向多种材料、多种结构合理使用的变化,开创了钢结构在工业中应用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6.
肖向晖 《科技智囊》2004,(10):56-57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益成熟,消费者的居住需求不断提高,只满足“居住改善”已成为历史.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需要通过居住来提高“心理的需求”。我们开始意识到“建筑文化”的内涵.开始考虑并实践将建筑如何与人文相结合.使楼盘更有生命力。同时随着我们进入和了解的外地市场越来越多.我们发现.许多房地产开发项目脱离当地的文脉.  相似文献   

17.
以建筑类型学的结构分析法,从理念、文脉、视觉传达和创造动力四个方面解析和揭示中国传统建筑内在意蕴生成的诸种“质素”,这些“质素”在整体上仍然影响着中国当代建筑的观念生成、创作方式乃至形式的构成。  相似文献   

18.
建筑结构的美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敏 《甘肃科技》2005,21(10):184-185,103
传统观点认为结构设计的立足点在于力学,建筑设计的立足点则在于美学,结构是利用技术为建筑美服务的。本文从结构与建筑美学的关系以及结构形式美两个方面探讨了结构自身的技术美,打破了传统的“先建筑、后结构”的单一思维,挖掘出结构的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19.
在建筑的功能与美观之间取得平衡并使其相得益彰是建筑创作追求的目标之一.通过总结合肥市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思路,阐述了如何在创作中通过场地设计、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来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和“建筑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张欣 《科技信息》2007,(13):165-165
针对“力学与结构”课程存在的问题,结合工民建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和现代工程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要求,对工民建类专业的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课程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