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首要任务。当前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如要积极推行“量”、“价”分离,变指导价为市场价格、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在于施工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造价管理政出多门、招投标人为压价、部分新型材料价格失控等。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建立一套完整的制约体系,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张丽沙  朱伟  张新梅 《科技资讯》2007,(22):192-192
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首要任务,它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防止"三超"现象起着关键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旧的管理模式被打破,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造价管理政出多门、招投标人为压低工程报价、部分新型材料价格失控、合同管理等,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制约体系,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通过对我国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加强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和工程造价队伍建设,加快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建立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等方面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钱俊峡 《甘肃科技》2006,22(8):191-191,154
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首要任务,它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防止"三超"现象起着关键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旧的管理模式被打破,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造价管理政出多门、招投标人为压价、部分新型材料价格失控等,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建立一套完整的制约体制,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旧的管理模式被打破,施工企业工程的造价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企业的最终目的是盈利,对各项工程造价的管理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经济命脉。  相似文献   

6.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对市场经济的建设起着重大的作用.但对安全管理,却不尽如人意,建筑施工领域中的各种大小安全事故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建筑施工安全与否,已经引起了媒体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法律的完善作为安全生产的保障,在建筑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针对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制定了很多的法律法规,但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法律体系的建立仍然存在着不足.  相似文献   

7.
冯跃涛 《科技信息》2011,(20):I0373-I0374
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首要任务,它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防止"三超"现象起着关键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旧的管理模式被打破,工程造价管理开始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想有效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就必须在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中进行造价控制,并建立一套完整的制约体制,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首要任务,它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防止"三超"现象起着关键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旧的管理模式被打破,工程造价管理开始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想有效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就必须在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中进行造价控制,并建立一套完整的制约体制,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我国建设工程连价控制与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合理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加强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和工程造价队伍建设,加快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建立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等方面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法律管制体系不仅有益于保护人民的健康安全、国内的生态环境,而且关系到我国的贸易利益。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法律制度。但在食品标识制度与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以及转基因食品进口政策方面还应有所转变。  相似文献   

11.
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的传统计价办法,真正实现了“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报价,市场形成价格”的造价运行机制,加强和完善建设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要真正实现由市场形成工程价格,深化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关键在于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造价管理部门)提供完善、准确、及时的造价信息,加快和完善造价信息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12.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是我国知识产权法制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对于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具有关键意义。目前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规范体系,但存在的问题仍然较多,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予以完善。从国家知识产权文献及信息资料库建设的角度看,知识产权法律规范无疑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为此,需要本着方便用户、信息更新及时的原则充实该资料库中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13.
卢艺 《科技信息》2010,(35):101-101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合理确定和有效调整建设工程造价,提高工程造价编制水平,实施反应工程的实际造价,已是我们工程造价专业工作人员面临的一项十分重大的课题。我们现在的任务应当是把现代化造价管理与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结合起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造价管理体系,努力提高工程造价的编制水平。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民营企业和私人投资项目的大量增加,以及加入"WTO"和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新形势的变化,业主将对工程投资效益愈加重视,对工程造价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代理业主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管理,将是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发展的趋势。本文分析了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全过程的管理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建筑工程造价在我国长期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严重困扰着建设工程投资效益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阐述了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陈惠萍 《科技资讯》2009,(20):167-167
长期以来,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一直是将重点放在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阶段,造价管理工程师的主要任务是在工程项目实施完毕后根据工程图纸、工程实施中的变更情况,施工组织设计,政府造价管理部门颁布的工程造价计算方法确定竣工项目的总造价。随着我国加入WTO,寻求与国际惯例接轨,改革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试在必行。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加强建设工程造价专业技术人员的执业准入控制,保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质量,逐步实现与国际发达国家接轨,国家人事部、建设部于1996年决定在建设工程造价领域实施注册造价工程师资格制度。  相似文献   

17.
沈娟  牛利娟 《科技信息》2010,(27):328-328
本文主要对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概述了工程造价的概念和全过程造价理论,然后分析了我国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体系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旧的管理模式被打破,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造价管理政出多门、招投标人为压价、部分新型材料价格失控等,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建立一套完整的制约体制,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已迫在眉睫。本文在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9.
谈当今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衍新 《科技资讯》2008,(31):143-143
随着建设部《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管理办法》以及《造价工程师注册管理办法》的发布,我国的众多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已经在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乃至整个基本建设投资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起步较晚,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和市场化尚待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转变观念、创新服务、实行"法律规范、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的管理模式,才能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20.
我国政府的职能转变与公共治理理论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势共同构成了消防工作社会化管理的基石与推动力,消防工作作为政府的公共服务管理职能之一,应当与政府职能转变和改革保持一致。当前我国消防工作社会化管理还面临着计划经济体制以来的传统消防观念影响、严峻的消防形势与消防力量之间的结构性不协调、缺乏完善的宣传教育基础、法律保障机制与政策支持体系、缺乏原动力与激励机制等问题。对此,可以从加强系统化的消防宣传教育从而转变社会公众的传统消防观念、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消防力量、健全消防工作社会化管理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和政策支持体系、实施有效的激励保障措施等方面着手来加以改进,进而推动我国消防工作社会化管理的合理、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