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以后,“病人选医生”在全国逐步推开。在受到病人和医院普遍欢迎的同时,也出现了种种疑问和担忧:病人能不能选到自己满意的医生?会不会忙坏了老专家,而让年轻医生得不到锻炼?会不会影响医务人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形成不良竞争?能不能真正促进医院内部运行机制的深层次改革?等等。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从2000年就开始推行这一改革,实践证明,存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不断完善具体实施办法为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病人、医生、医院共同受益。 “病人选医生”和其它任何改革一样,其优越性的发挥不可能一蹴而就,需…  相似文献   

2.
<正>机器人乘坐电梯、开大门,为医生和病人送去药物和器械……这不是科幻场景,而是发生在上海儿童医院的现实场景。近日,上海儿童医院启用智能物流机器人,标志着人工智能在医院后勤建设中的应用实现历史性跨越。如今,全球许多国家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智慧医院建设,传统的"寻医问诊"将会发生哪些改变?  相似文献   

3.
曾看到这样一段话:疼痛不但可以提醒我们什么时候受伤了,同时会阻止我们受更大的伤害;不仅会告诉我们正处在或大或小的危险之中,同时也引导医生用最恰当的方式去解除这种危险.无痛病人之所以是危险的,因为这不但会使病人自己失去警觉,而且会使医生丧失寻常的审慎.  相似文献   

4.
诊疗记录对病人和医生而言都是十分有用的,但是由于同一个病人在不同的时间会以不同的识别信息在医院进行治疗,那么这个病人的诊疗信息就会分布在不同的记录中,这样使得医生无法判断这些诊疗记录是否来自同一个病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个人健康档案补全的方法,利用数值聚类、特征分析、实例类别匹配和诊疗记录补全的方法来识别相同病人的不同诊疗记录,继而实现个人健康档案的补全.最后,通过在某个医院特定的数据库对文中提出的方法进行试验来验证方法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5.
正看了这个题目,你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不能!绝对不能!"医生在给病人输血前,必须先检测病人的血型,如果发现它与供血人的血型相符,还要把两种血放在一起做交叉配血实验,看到不发生凝集反应,才能安排输血。血型不符的输血,会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动物血怎么能被输入人体呢?其实,很早就有人尝试把动物血输入人体。1666年,英国有一位叫罗威尔的医生,把羊羔的血抽出,输入了一位精神病患者身体。侥幸的是,那位病人没有死亡。之后,法国有  相似文献   

6.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在威尔斯亲王医院研究人员的协助下发明了一种名为“香港耳瓣手术”的外科手术,可治疗胆脂瘤患者.胆脂瘤是会使病人耳内细胞不正常生长的疾病,可以导致病人失聪、脑脓肿、甚至死亡.据估计,目前全球约有五百万人患这种病.医学界在很久以前就已知道怎样去除掉这种瘤以防止它蔓延进入脑壳,引起脑脓肿.但是,对于手术后在中耳及内耳之间留下的洞,医生却始终不知道怎样填补才不会导致伤口恶化和再度制造讨厌的分泌物.  相似文献   

7.
《特区科技》2013,(1):14-15
你看病有没有担心过会被误诊误治?或是被过度医疗?我们的服务就是用一个系统,来保证这些事儿不会发生在你身上。我帮你找全国500家医院最好的医生看病。而且我们由退休老医生组成的专家团队,会在你看病的前一天根据你档案做诊治策划,看完病再审核医生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8.
正埃及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大约40%的公立医院由于设施和设备老化等原因不能为病人提供体面的服务。主要表现在,医院缺乏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的医护人员、药物短缺。不久前,埃及的一起医患事件震惊了全国,几名警察以公立医院对他们的一个受伤同事救治不力为由对两名医生大打出手,导致后者  相似文献   

9.
王维华 《科技潮》2001,(4):29-32
1998年,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院长杜智,以“患者选择满意医生”的就医新模式对医院的人事管理及分配机制等进行大胆改革,闯出一条求真务实的新路子,改革获得了成功,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同行的认可和患者的称道。卫生部王陇德副部长、医政司吴明江司长、人事司张爱玲副司长都亲自到医院考察改革情况,并给予了高度赞誉。他们指出:三中心医院的改革将对全国的卫生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张文康部长在工作报告中特别推荐和肯定了三中心医院的改革经验。医院的改革经验也受到了李岚清副总理的重视。来自全国的60多家兄弟医院先后到该医院学习。  相似文献   

10.
和平 《科技潮》2008,(5):52-53
当你坐在电影院里观看最新的科幻大片时,经常会看到那激烈的星际战争场面,还能听到各种太空飞船爆炸的声音在你耳边此起彼伏。然而,如果当我们真的置身于星际战场中时,会不会听到电影里所表现的那样恢宏壮阔的声音呢?当行星大爆炸的时候,宇宙中真的会没有一点动静吗?外星人的声音是否在太空中回荡呢?人类能听见来自太空的声音吗?  相似文献   

11.
编辑老师,到医院看病,医生经常要病人抽血化验。而据笔者观察,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抽血(少数人怕疼),认为抽血会损害身体,会缩短寿命等等。抽血检查真的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相似文献   

12.
医德和患德     
正医生要有医德,就是当医生的品德,尽心治病、尽心负责,有救死扶伤的精神;患者则要有患德,就是当患者的品德,宽容待人,接受失败的结局,具有契约精神。如果双方都各自有德,中国的医院里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医患冲突、那么多"医闹",不会出现那么多家属不签字、不交费医院就不施救导致病情恶化甚至病人丧生的可悲案例。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与科研齐步共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生是临床工作的主体,担负着为患者诊治病痛、维护健康的任务.受临床医生的核心任务是为病人祛除病痛这种认识的影响,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医生专注于临床而无意于科研或无暇从事科研工作,一些从事基础或应用研究的医务工作者也时常与临床工作相脱离.在许多医院,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各行其道的现象比较普遍.然而临床工作与科学研究能否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疆某三甲医院临床医生对医保总额预付支付方式的认知现状。方法于2017年5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总额预付的某三甲医院选取临床医生273名进行问卷调查,对13名关键知情人进行定性访谈。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对总额预付的态度与总额预付实施后的行为变化。结果 54.9%的医生对支付方式只知道大概情况,41.0%的医生支持支付方式改革,大部分医生认为住院天数是不影响(46.52%)和减少(39.19%),将病情复杂的病人转诊的情况有不影响(47.99%)和增加(33.70%)。访谈结果显示总额预付实施后,医生更愿意收治无医保或外阜病人,存在推诿重症病人现象,医生个人收入也在降低,工作压力增大。结论总额预付加强了临床医生的控费意识、降低医疗费用,但医生对总额预付的接受度不高,同时医生会推诿重症患者。建议严格控制转诊指标及费用,从而提升医院对转诊患者费用的控费意识以及减轻患者疾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正>前言相信不少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都遇到过无处融资的难题。该找谁?到哪儿去找?投资机构选项目有什么要求?会不会青睐自己?有的创业者对自己的项目把握很大,则会进一步要求:杭州大大小小的天使机构那么多,哪些资质更好?他们有什么经典项目?他们能给我提供什么支持?本期,编辑部选取了十家杭州市优秀的天使投资机构,请他们亮亮相。这十家机构,有的灵活快捷,只要在线答题就能完成项  相似文献   

16.
"如果有一天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排列原子和分子,那会产生什么样的奇迹"!1959年,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提出了大胆设想,"这些物质将有什么性质?这是十分有趣的问题.虽然我不能精确地回答它,但我绝不怀疑当我们能在如此小尺寸上进行操控时,将得到具有大量独特性质的物质"[1].  相似文献   

17.
<正>急诊在日常的急症病人的救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绝大多数急诊病人来医院就诊都是为寻求救护的,一般能很好地和医护人员配合,完成救治工作.但在急诊中也出现少数家属拒医现象,这些家属在将病人送入医院急诊科后发现病人情况危急;救治无望,或考虑到救治后会留下诸多后遗症,也有原本不送病人入院、但在各种压力下不得已将病人送到医院,或由于经济上的原因等,往往要求医生或护理人员停止救护或消极对待,甚至少数家属粗暴干涉医护人员的救治工作,给救护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困难.据统计,1998年我院急诊科先后救治了31例此类病人,有10多例是经医护人员对其家属反复、耐心地做工作得到及时救治的,现将一些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既然不能预测,怎么又能辟谣说"近期不会发生地震"呢?地震专家们在2010年承受的压力,估计比地壳承受的还大。"全球并没有进入地震活跃期"和"全球可能要进入地震活跃时代"两句话出自同一个科学家之口,从2010年开始,伴随着玉树大地震以及全国、全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9.
预防非典型肺炎和预防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一样,要特别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绝非小题大做。应当怎样洗手?回答这个问题,您也许会脱口而出:这谁还不会。其实,您未必真会科学洗手。为了使人们了解掌握洗手的方法和知识,避免因“洗手”不当而影响健康,北京娱乐信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全国著名传染病专家、解放军第302医院专家组组长陈菊梅教授。什么时候洗手陈教授说,遇到以下10种情况,需要洗手。具体包括:饭前饭后;便前便后;吃药之前;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后;做完扫除工作之后;接触钱币之后;接触别人之后;在室外…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博览》2014,(17):9-9
正在一次次的闹剧重演之中,法治荡然无存。发生在湖南湘潭妇幼保健院的悲剧已举国皆知,从目前媒体报道的信息来看,不管是医院还是患者家属,在孕妇抢救过程中都没有大的过错,医生尽力、病人家属也未耽误抢救。但是,即便如此,双方在孕妇死亡之后,却仍然陷入了中国式的医患纠纷之中。在死亡原因、责任,打砸事件调查都尚未明确的时候,患者家属已经理直气壮地坐下来与副县长谈赔偿。恐怕从副县长到医院,谁也不会想这样一个问题——在责任尚未明确的前提下,医院为什么要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