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幼儿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特别是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教育策略综合运用能力。"音乐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技能,可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根据幼儿园教师音乐素养的特点及音乐素养现状,结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幼儿园教师的要求,针对幼儿园教师的职前、职后状况,分别从幼儿园教师、幼儿园与政府、高校三个角度提出建议,提高幼儿园教师的音乐素养和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美育不仅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学校音乐教育作为音乐传承的最重要基地,适时将中国传统音乐融入高校音乐欣赏课对促进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及传承,加深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启发他们理解现代音乐与古典音乐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与历史意义,本文将就这些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黄莲莲 《科技信息》2012,(15):340-340
课堂教学中对音乐游戏的运用,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音乐,在游戏中感知音乐,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音乐游戏的最大特点是“音乐性”.学生在自由愉快的游戏中能提高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也能提高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自控能力。  相似文献   

4.
刘宇统 《菏泽学院学报》2012,(6):101-103,128
王光祈音乐论著中的音乐概念是解读王光祈音乐思想的最有直接的反映。他对"音乐"的定义展示了他的音乐思想的基石,他对音乐科学的国际性和民族性的分析,使他能够用发展的[光看待欧洲音乐的]化,最终形成了他的国乐创制论。  相似文献   

5.
鲁桦 《科技信息》2013,(16):329-329
形式多样的"公开课"、"展示课"、"优质课"、"研讨课"层出不穷,使音乐课堂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但这种充斥着各种知识的音乐课堂却常常使音乐课堂变得杂而不纯,减弱了音乐本身的无穷魅力。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音乐的美,就要把握好音乐课堂的音乐性。音乐课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加以改革,从而实现音乐教育及人才培养与音乐教育发展方向的统一。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听门道、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创设音乐欣赏意境等方法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把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相结合,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使音乐教学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内心听觉"在音乐界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作为一种音乐能力,通过对这一心理活动的分析,我们不仅能用它来指导我们的音乐实践活动,还能通过进行各种音乐实践来提高这种能力。本文将在阐明音乐内心听觉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音乐内心听觉与音乐本体分析如何更好地结合,重点论述通过训练音乐感知能力、记忆力和想象力来培养音乐内心听觉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7.
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特长的同时,不要忽视培养孩子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不要把孩子培养成简单的"音乐工匠",本文主要从对音乐的聆听、体验、创造三方面入手,去培养孩子的音乐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满族民间音乐与东北汉族民间音乐在旋法、结构、调式、调性、节奏、节拍上的比照,以及对"二人转"音乐起源的论证,进一步从理论上阐明萨满音乐是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源泉.  相似文献   

9.
乐音的纷繁,成就了音乐色彩斑斓的交响。乐思的多意,延伸出人们多样思维的"交想"。文章从音乐的产生及其禀性入手,既论述了音乐的抽象与启迪、高贵与高雅、实用与神圣。也表述了音乐的无奈与卑贱。得出了人们对音乐的感悟、对待音乐的态度、音乐的命运等,皆人之所为的结论。提出了":每个人对音乐的解释与感悟只是众人解释与感悟的n分之一"的观点。提出了":音乐,可以每个人的好恶对其进行不负责任的评价,但,不可用非音乐专业的标准对其进行负责任的评价。"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学已成为促进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从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运用各种途径,发展想象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网络音乐传播的特点及其发展,作者认为网络音乐传播不仅促使音乐创作理念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且也为音乐表演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先进手段、给音乐欣赏者展现了革新鼎故的机遇和挑战、导致音乐审美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正处于一个剧烈变革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转型为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同时也对一些相沿成习的教育观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必须革除重音乐技巧轻文化知识、重音乐技术轻音乐理论、重本专业轻相邻专业、重文本知识轻实践能力等观念。开放型、综合型、思考型音乐人才是高校音乐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陈利君 《科技资讯》2014,(1):150-153
在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了首位.期望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本文在多年的音乐欣赏教学实践过程中收集了一些教学案例,通过创设音乐情景、反复强化聆听、调整教材教法、寓教于情等四个方面就如何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强化高中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音乐的鉴赏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以韶关学院音乐类社团为研究对象,依据公共音乐教育学理论基础知识,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比较分析、访谈等研究方法对韶关学院开设公共音乐教育引入社团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指出其可行性,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构建适合韶关学院的公共音乐教学新模式、优化地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环境、加快公共音乐教学改革发展的步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音乐治疗是一门集音乐、心理学、医学为一体的新兴学科,于1940年诞生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从西方传入中国。在我国,因相关专家的钻研和努力,已有一定程度的应用和发展,而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治疗中的作用也随之越来越受到相关人士的重视。文章基于对古代文献的考证和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探索,并结合当代人心理的一系列问题,探讨了传统音乐对于健康的积极影响,阐述了传统音乐在音乐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希望中国音乐治疗领域相关人士在借鉴和学习西方音乐治疗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同时,也关注中国传统音乐的特殊价值,充分挖掘传统音乐在音乐治疗中的潜力,为音乐治疗发挥其特有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宝艳 《长春大学学报》2012,(3):361-362,370
不同的语境对诱导感受音乐美,其结果各有所异。通过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将形象的语言代替以往的形容手段,利用情感测试的逆向分析方式,验证其诱导的有效性,以期成为音乐教育中一种学习及指导的方法以提示给大家。  相似文献   

17.
中世纪音乐教育主要表现在音乐教育思潮的形成、记线谱的发明、神职人员的培养等方面,其不仅体现了当时音乐教育发展的实际,而且为以后欧洲乃至世界的音乐教育的发展积累了成果与思想.  相似文献   

18.
高师音教专业声乐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演唱和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并对基础音乐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应从端正教学思想,重视教学实践入手,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教材,改进声乐教学,以确保高师音教专业声乐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采拮并梳理了第七届全国音乐美学会议上音乐美学界专家学者的精彩论述,对音乐美学面对风起云涌的当代音乐实践思潮,音乐美学学科应该如何在此风头浪尖巩固和发展自己,拥有自己的话语权,从对象、方法、学科自身、美育等4方面提出了叩问,揭示音乐美学学科在当今面对的困窘,引起对音乐美学学科的关注及促进对其问题的最终解决。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后期,随着自然主义文学、象征主义诗歌、印象主义绘画的诞生,印象主义音乐也随之诞生。这些文学艺术流派对音乐的影响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因而,也使印象主义在音乐创作中显现出比较复杂的特征和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