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数据映射方法,训练样本通过蒙特卡罗方法获得·该方法能将已知的一般工业实验数据转换成特定工厂应用的数据,实现了不同阶次冗余系统失效数据之间的映射,弥补了共因失效数据的不足,降低了共因失效分析中的不确定性,为系统可靠性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通过实例分析与对比,验证了神经网络是一种解决非线性问题的好方法,同时也说明应用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共因失效数据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在给出了β因子法、BFR模型、BP模型和MGL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后,利用用蒙特卡罗方法模失效数据对共因失效分析中的几个基本模型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
根据可靠性数学理论,从零件失效物理模型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出发,把零件失效概率看作是服从某种分布的随机变量,推导了冗余系统共因失效概率预测模型的数学表达式.通过Monte Carlo仿真法和神经网络技术,得到了该随机变量的分布类型及分布参数.该模型可以根据系统的有限失效数据预测系统任意阶失效概率,能够弥补传统共因失效模型的信息遗漏问题.最后给出实例,并与传统的BFR模型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比BFR模型更能精确地与实际吻合.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显式和隐式方法在求解考虑共因失效的大型故障树可靠性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元决策图的考虑共因失效的故障树可靠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忽略共因失效情况下的故障树并将其转化为二元决策图,求出系统的不可靠度表达式;然后,通过隐式方法将该表达式转化成包含共因信息的不可靠度或可靠度表达式,并依据求得的表达式进行相应的可靠性分析.最后,针对单调关联故障树和非单调关联故障树两种情况分别给出了它们的详细算例.  相似文献   

5.
有共因失效的系统可靠性的GO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风险评价中应用GO法进行含有共因失效的系统可靠性定量分析方法。应用M arkov过程理论,导出了可修部件共因失效概率的近似计算公式,利用GO法即可直接计算系统状态概率,提出了有共因失效的可修系统状态概率定量分析的GO法算法,并应用于三取二系统和外电源备用系统的共因失效分析。结果表明:共因失效对系统可靠性有很大影响,而GO法算法是进行系统共因失效分析的有效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鲁志彤 《天津科技》2009,36(2):71-73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行车密度的加大,信息量的增加,原有的信号控制系统已不能满足新的行车需求。介绍了欧洲列控系统的产生、发展及我国列控系统的分级,并对二者做了比较,为我国列控系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今日科技》2013,(11):8-9
浙江浙大网新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应用于轨道交通列控系统的安全计算机核心技术的引进与合作开发”项目,通过与德国BBR公司在轨道交通列控技术领域开展合作,引进安全计算机平台设备及相关技术,为浙大网新集团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车载ATP产品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载荷-强度干涉理论为基础,以共因失效机理为依据,借用次序统计量的概念,通过实际样本强度分布(即系统中n个零件的强度分布)与次序统计量的映射关系,针对3种典型系统,提出了基于两端截尾次序统计量的系统级串联、并联及表决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应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与传统独立失效模型和共因失效理论分布模型相比,采用两端截尾次序统计量模型计算的可靠度最符合机械系统的实际可靠度.  相似文献   

9.
李淑芳 《太原科技》2014,(12):60-61,64
文章详细分析了高速铁路列控系统的设计背景、系统的硬件结构和数据流程、系统的实现功能和系统存在的缺陷与不足,通过该系统的研究应用使电务设备的检维修达到状态修,充分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0.
从目前国内铁路独立设置的联锁、列控系统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采用联锁列控一体化的优势、可行性,叙述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方案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多个子系统协同工作的安全系统, 提出基于极大代数的失效传播分析方法。该方法分别针对失效在子系统间的传播过程和控制过程建立模型, 基于极大代数运算规则提出迭代求解公式, 并在此基础上得到失效传播导致的系统危害暴露时间(TSF)。相比其他失效传播模型, 该方法通过失效传播与控制模型的对比发现失效传播机制的非对称特性, 并给出了求解协同系统TSF的方法。通过中国列车控制系统(CTCS)实例分析表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操作系统选择和应用是列控系统开发过程面临的一个技术难点.对列控系统以及其包含的软件安全性进行了分析,从保证系统安全的角度对新开发和使用既有操作系统的基本要求进行了阐述.基于对操作系统的选择决策过程分析,对选用没有通过安全认证的既有操作系统,如何进行安全分析以及设计安全防范措施进行探讨,并论证了没有通过安全认证的既有操作系统在列控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安全制动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能量转换的虚拟编组列车安全防护方法。将实际项目数据作为前车的运行曲线,仿真计算了后车根据能量转换防护方法所能达到的最小安全间隔,并讨论了制动响应时间和制动能力对安全间隔的影响。结果表明,前后车的紧急制动率差异是决定安全间隔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可靠性和安全性分析是保证和验证铁路信号电子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 .本文阐述了地铁LCF 96Ⅱ型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针对它的容错设计和故障—安全设计给出了Markov分析模型 ,在分析模型中综合考虑了故障检测、共因失效等因素 ,使得分析模型更加精确 .最后得出了定量的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相关失效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共因失效发生的机理出发,利用条件概率,从系统中某一指定部件的可靠度推广到某指定m个部件均完好的概率,建立了与实际更相吻合的共因失效新模型·该模型使用简便,并能更全面地计算系统元件之间的相关性,弥补了传统共因失效模型的信息遗漏问题,同时也避免了传统共因失效模型所面临的组合爆炸问题·最后给出实例,并将典型的串联和并联系统的计算结果与β因子模型的计算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β因子模型偏于保守,这与定性分析的结果相吻合,也证明了该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高速铁路列控系统特性及安全信息传输光纤局域网结构、地位、作用的基础上 ,以安全性设计原则为依据 ,重点讨论了网络的安全性能及其软、硬件的实现 .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车载设备安全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安全性、可靠性关系基础上,讨论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车载设备的安全性设计及电磁兼容性设计.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的数学仿真和联机仿真系统的构成和特点,并探讨在实时动态仿真中仿真周期的确定原则、动态图形生成方法以及I/O接口硬软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