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菇栽培料添加食盐防治杂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塑料袋栽培平菇,是我省广大食用菌专业户生产平菇的主要方法,但在发菌阶段(尤其春季生产)常因杂菌感染给生产者造成很大经济损失。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根据黑龙江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用0.85%的生理盐水保藏食用菌母种的做法得到启示,于1990年春进行了“在平菇栽培料(常用配方)里添加食盐防治杂菌污染”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初报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风美侧耳”;栽培主料:棉籽皮;塑料袋规格:26×45×0.05厘米。试验方法:按培养料干重添加不同比例的食盐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A(O%)、B(0.5%)、C(1%)和D(1.5%)处理,A处理为对照。每个处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不同农副产品下脚料栽培佛罗里达侧耳(Pleurofus florid)的研究。结果表明,在A.B.C.D.E五种培养基上均能正常发育,生长,出菇,获得了较好的产率,特别是在A、B培养基试种成功,不仅为佛平开辟了新的培养料来源,扩大了栽培范围,同时也为A、B两种废料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对此目前国内外尚未有过报道。  相似文献   

3.
<正>高温期是指日最高气温超过28℃的一段时期,中原地区主要指6月、7月、8月 此期大多数平菇的品种都不能正常生长,加之此期气温高,病虫害活动猖撅,平菇生产困难较多。但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可以补充平菇生产的淡季,从而提高种菇效益。l. 合理选择品种。适宜高温期栽培的平菇优良品种较少,根  相似文献   

4.
<正> 一、肥土栽培平菇法用4-5公斤肥土,加上棉籽壳或玉米芯0.5公斤,石灰0.1公斤,掺水拌和,装入袋内或筐内高温灭菌后,采用塑料袋栽培,产量明显提高。如6公斤玉米芯加土,收鲜菇7.19公斤,比未加土增产46.3%,4公斤棉籽壳加土,收鲜菇7.46公斤,比未加土增产80.6%。用此法种植,拌料时水量要适当加大,以防灭菌后水份不足,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产菇量高,设备简单,农户均可种植,是致富的好门路。二、红平菇简易栽培法红平菇是一种高温型的平菇品种,抗架能力强,味道鲜美,产量高,50公斤料可产鲜菇17-25公  相似文献   

5.
平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干品中蛋白质含量占24.6%),是群众喜爱的食用菌之一。但过去由于生产设备贵,工序复杂,产量不高等原因,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近年来,我所在利用棉籽壳生产平菇的基础上,又创造了室内大床栽培、阳畦栽培、半地下式塑料拱棚菇房栽培、改进平菇培养基配料、用箱式太阳灶消毒平菇菌种培养基、利用地道夏季栽培平菇等技术,为平菇扩大栽培、提高产量以及周年生产,提供  相似文献   

6.
丝状真菌原生质体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培养基成分,培养方式和培养时间对台湾根霉、糙皮、侧耳、草菇和银丝菇原生质体分离再生的影响。分离再生质体培养基,草菇以PDA+稻草浸出液,银丝菇以CYM培养基,糙皮侧以20%平菇子实体浸出液配制的PQA培养基为好,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草菇以PDA+稻草浸出液,糙皮侧以BM培养基为好,不同培养方式对不同菌种原生质体再生率的影响是不同的。台湾根霉的原生质体在液体再生培养基上的再生率为45%,而在固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培养基成分、培养方式和培养时间对台湾根霉(Rhizopusformosaensis)、糙皮侧耳(Pleurotusostreatus)、草菇(Volvarielavolvacea)和银丝菇(V.bombycina)原生质体分离再生的影响.分离原生质体培养基,草菇以PDA+稻草浸出液,银丝菇以CYM培养基,糙皮侧耳以20%平菇子实体浸出液配制的PQA培养基为好.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草菇以PDA+稻草浸出液,糙皮侧耳以BM培养基为好.不同培养方式对不同菌种原生质体再生率的影响是不同的.台湾根霉的原生质体在液体再生培养基上的再生率为45%,而在固体培养基上再生率为0.09%;草菇的原生质体以固体和液体两种培养方式再生无明显差异.试验过的所有丝状真菌,夹层固体再生较单层固再生率高.菌龄影响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再生.不同真菌分离原生质体的菌龄不同,台湾根霉的菌龄以14~16h(32℃)、草菇以48h、银丝菇以72h(30℃)为最适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8.
<正> 一、引言在1975年,通常称作“鲍鱼菇”侧耳属的一个未知名的种,被人从台湾引进泰国。促进了泰国蘑菇行业的兴起。由于这个类型蘑菇的栽培投资少、原料价格低廉,自5年前普遍栽培以来,栽培者的数量增加了很多。现在泰国广泛栽培着许多未知名的侧耳属的种,它们都被称作“鲍鱼菇”。但是它们在颜色、大小、产量和其它特征方面并不相同,这些特征不但影响它们的价格,而且也影响市场需要。由于很少有关于侧耳属蘑菇在泰国栽培情况的报告,这  相似文献   

9.
地沟式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学杰 《河南科技》1998,(7):15-15,28
<正> 1995年及1997年。在新乡县任小营苹果园内采用地沟式栽培平菇。生产平菇栽培种的培养料配方(简称配方 A)为:棉籽壳100公斤、麸皮5公斤、钙镁磷肥2公斤、石灰2公斤、水130公斤。生产平菇的培养料配方(简称配方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平菇在我省已广泛栽培,但对冬季栽培平菇和提高产量等问题,尚有一定的问题存在。为此,我们针对这些问题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其技术要点归纳如下: 一、选好菌种十月和十一月上旬栽培平菇,选用中低温型品种831为好。所用的栽培种要健壮。最好能自己制种。自制种时,菌种的培养室一定要保温,干燥。菌种长满五、六天再种。二、栽培料配方栽培方式采用我省普遍采用的棉籽壳袋栽。其配方以1000斤为例:50%的多菌灵一斤,生石灰十斤,拌水1300~1400斤(棉壳绒小的,水要少一些)。有条件的可以拌用蘑菇增产灵(河南科学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定侧耳液体菌种、侧耳液体颗粒种的线性生长率,液体颗粒菌种的菌丝生长周期,不同菌龄的液体菌种、液体颗粒种的子实体产量,肯定了该菌种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定侧耳液体菌种、侧耳液体颗粒种的线性生长率,液体颗粒菌种的菌丝生长周期,不同菌龄的液体菌种、液体颗粒种的子实体产量,肯定了该菌种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分析不同生理时期平菇(109)多糖的质量分数.测定了平菇(109)菌种的液体菌丝体阶段、菌丝满料阶段、子实体阶段的多糖质量分数,并进行了比较,分析不同生理时期平菇多糖产量的差异.平菇(109)液体培养阶段多糖质量分数最高,子实体阶段次之,菌丝满料阶段最少.实验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食用菌多糖的原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 一、香菇病毒病 1.症状。代料栽培香菇,在菌种袋(瓶)及栽培袋(块)上,当白色菌丝长满袋(块)后,原已长满菌丝的袋(瓶)中,局部出现“秃斑”现象,即产生一块块的空白斑块,并出现菌丝消退,使培养料显出原色。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可出现子实体畸形,菌柄、菌盖、菌褶发育不完整,早开伞、菌肉薄、产量低。 2.防治措施。①选用活力强,无病毒的优良菌种。②菇房使用前要彻底消毒,生产结束后要及时清除废料,并将床架、工具用水浸泡、洗  相似文献   

15.
日照强度对贝母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的Fritillaria pallidiflora和平贝F.ussuriensis鳞茎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和产量.在花期,伊贝和平贝的总生物碱含量和产量分别在光照强度80%和100%时最高;在枯萎期,伊贝和平贝总生物碱含量分别在光照强度40%和20%时最高,总生物碱产量在100%和80%时最高.花期和枯萎期和两种贝母的鳞茎药材产量均在光照强度100%时最高.  相似文献   

16.
<正> 杏鲍菇。是一种名贵的珍稀食用菌,被誉为“菇中之王”。目前,福建、广东有少量生产。据业内人士预测,杏鲍菇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鲜品在香港每公斤卖到60多元,在广州、深圳每公斤卖到40多元。 红平菇。是近年来从印度引进的优良新品种。菌丝生长快,出菇早,产量高,每100公斤稻草、棉  相似文献   

17.
韩德全  韩冬 《河南科技》1991,(11):13-13
<正> 当前,影响平菇大量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房舍,场地的限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根据秋播平菇与四季豆生长季节的光,热等条件互补的情况,利用菜园地进行平菇与四季豆高低洼间作试验获得成功。理论依据 (一)秋播四季豆生长期内温度在15—25℃之间,与平菇生长发育所需温度吻合。 (二)平菇中后期出菇时,四季豆搭架遮阴,为平菇子实体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三) 高洼种平菇,低洼种四季豆,旱可浇,涝可排,在水分的利用上同时满足了两作物的需要。种植方法 (一)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一亩,施肥整地后于7月25号作出东西走向高低洼,低洼宽1尺,高洼宽3尺,高洼比低洼高出3寸。7月28号在低洼两面边播种两行四季豆,宽窄  相似文献   

18.
1.鸡腿菇.因形似鸡腿而得名,味道鲜美,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有促进消化、增进食欲和治疗痔疮的作用.栽培上技术难度较低且产量高,市场售价比平菇高1~2倍.  相似文献   

19.
1.鸡腿菇。因形似鸡腿而得名,味道鲜美,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有促进消化、增进食欲和治疗痔疮的作用。栽培上技术难度较低且产量高,市场售价比平菇高1~2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白优二号是河南省沈丘县刘湾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刘甫研究员经多年研究选育成功的一个纯白色平菇新品种: 白优二号菇体色泽洁白诱人,具有栽培发菌快、出菇早、朵形美观、品质好、产量高的优良特性,在冬、夏均可栽培。该品种栽培发菌温度为2~36℃,出菇期适应温度为2~32℃,是一个出菇温度范围广的双耐型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