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卫喜  苟红玲 《江西科学》2010,28(4):524-527
穿透是P2P与NAT两大技术结合中的关键问题,提出采用应用程序协助完成TCP的穿透方案,使连接中3次握手由应用程序控制完成,服务器只协助传递2个特定参数,减少了对第3方服务器的依赖,提高连接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杨洋  冯小坤  杨光 《科技信息》2011,(29):I0082-I0082,I0150
NAT设备的广泛使用限制了很多P2P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否顺利地穿透各种类型的NAT是P2P软件成功的重要因素。NAT设备很好地解决了IPv4的地址稀缺和网络安全等问题,因而被广泛应用。同时,也给P2P提出了新的难题,比如内网和外网使用2种不同的IP地址,而且很多NAT设备会过滤掉外部网络的IP包。如何在NAT环境中,实现P2P应用是学术界和工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P2P类软件大量使用使NAT服务器面临巨大压力、直接造成网络质量下降甚至中断及中小ISP面临巨大的挑战的情况,提出了缓解乃至解决NAT服务器负载过重的方法。分析表明造成服务器负载过重的原因是NAT数目过多。要减少NAT数目有两个主要方法:一是对P2P用户分配静态公网IP地址;二是清除已有的NAT记录。  相似文献   

4.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技术有效地缓解了IPv4地址匮乏的压力,并具有保护网络安全的重要作用.P2P(Peer to Peer)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C/S架构,使得通信双方更加直接、便捷地交互信息和资源.然而NAT的存在对P2P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穿透NAT的P2P解决方案.方案由P2P Server和P2P Client端组成,服务端运行在一个拥有公网IP的计算机上,客户端运行在两个不同的NAT后,通过Socket编程来模拟穿透NAT,从而实现P2P通信.实验结果表明,交互的数据不经过中心服务器也可实现两台位于NAT后的主机完成P2P通信.  相似文献   

5.
基于P2P流媒体技术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流媒体播放方式基于C/S集中式网络模式,对于高带宽、实时性和突发流量这三大困难很难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而P2P技术采用分布式网络模式,很好的解决了网络带宽瓶颈等问题。在流媒体技术中融入P2P技术,用户可以提高节目播放质量。本文介绍了几个典型的P2P流媒体模型,并给出了一个具体的P2P流媒体直播系统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它解决了原来的IPv4网络存在的诸多问题,P2P技术则是一种新兴的网络模型不同与传统的C/S模型,随着IPv6的逐步实施,将P2P网络部署到IPv6的环境下是必然的趋势。首先分析了两种技术的优点并且分析了在IPv6环境下部署P2P应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一些P2P文件共享系统采用消息形式进行文件传输。对比了TCP和SCTP在处理消息时的特性,提出使用SCTP来实现基于消息的P2P文件传输。在Linux平台下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基于SCTP的P2P文件共享系统,给出了其系统框架结构和主要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P2PSIP的NAT穿透方法,可以在不同类型的NAT环境中,在不改变现有的NAT设备软件及其配置的情况下,解决两个私有网络IP电话终端的端对端通信问题.该方法通过适当扩展SIP协议,借助STUN协议以及RTP中继实现端对端的SIP信令和媒体流的建立,完成通信连接的建立与维持.  相似文献   

9.
新型P2P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资源在网络上的分布特性,以及集中式P2P和分布式P2P的特性,设计了集合二者优点的混合式P2P模型。  相似文献   

10.
电子邮件一直是互联网最重要的应用之一,但现有基于SMTP协议和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电子邮件系统采用类似路由器的转发机制,由于服务器无法验证最初发送者的身份或源地址的真实性,导致垃圾邮件泛滥,而现有基于内容分析的过滤机制误判率高,经常导致邮件丢失.本文研究基于真实IPv6地址访问的P2P电子邮件体系结构,提出了基于真实IPv6地址的发信人身份认证技术,设计实现了基于真实IPv6地址访问的P2P电子邮件系统,实现了对发信人源地址的认证与追踪,使得假冒源地址的垃圾邮件根本无法发出.  相似文献   

11.
NAT设备的广泛存在,使基于TCP的端到端通信很难实现。文中给出了一种在两台位于不同NAT内的主机间建立TCP直连的方法。该方法在TCP连接建立三次握手期间借助于公网上第三方服务器的协助,采用地址探测技术,通过修改TCP头部部分字段实现了NAT的TCP双向穿越。TCP连接建立后即可独立工作,不再需要第三方服务器的协助,效率高。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的对等网搜索方法的不足,分析了蚁群算法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对等网搜索方法.对等网上发起结点收到查询请求后,执行消息路由搜索算法对目标结点进行搜索,在搜索过程中根据状态转移公式寻找下一跳路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蚁群的对等网搜索算法能够节省路由长度并且有较高的搜索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P2P是一个Internet应用程序,它允许一组Internet用户相互通信,从对等机上直接访问和下载文件,也使用户共享计算机资源以构建分布式计算环境.P2P系统由大量的结点组成,这些结点可不断地进入和离开.此文比较了P2P和C/S,给出了P2P体系结构,介绍了P2P的特征,阐述了P2P的主要研究兴趣,为研究者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处于Internet上的主机或处于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协议)之后的主机与网内主机建立对等连接是实现P2P(Peer-To-Peer,点对点)通信的关键.本文在分析了基于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穿透NAT的实现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基于UDP协议P2P通信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个用于收发消息的程序,它利用了UDP穿透NAT的原理,可以实现在防火墙保护下的不同电脑之间的连接和通信。  相似文献   

16.
网络地址转换(NAT)是《计算机网络》、《组网技术》和《网络管理》等相关课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内容之一。文中介绍了网络地址转换产生的原因和原理,基于协议分析与NAT会话信息设计了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通过分析NAT会话信息,对比协议分析的结果,详细展现了静态、动态、及端口3类地址转换的原理。该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直观、深入地理解NAT的原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各类协议原理及其工作过程的自我研究能力,提高了网络实验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DHT网络中一种TCP穿越NAT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现有的NAT穿透方案或者扩展性不好,或者未采用标准的协议栈,或者对移动性支持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TCP穿越非对称型NAT的机制网络地址转换的TCP穿越(NatTT).利用公网的代理服务器为准备接受TCP连接的位于NAT之后的节点服务.发起TCP连接的节点和接收TCP连接的节点通过代理服务器进行协商,而在NAT上建立了双方都了解的通道.通过这一通道以成功实现TCP的连接.测试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现代信息社会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IPv4下其可用的IP地址越来越少.NAT(网络地址翻译)协议的实现除了能解决IP地址耗尽的问题外,还可以完成隔离外界,保护公司和个人的隐私和安全,负载平衡,备份系统等功能.而且人们对网络的服务和安全要求是IPv4无法满足的,IPv6的引入势在必行.NAT协议的后继版本还可以在从IPv4 到IPv6的演进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