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龙门山地区的动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门山地区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区内自然环境复杂,生态类型多样,动物资源丰富,珍贵动物集中,在四川省动物资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动物的分布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相似文献   

2.
高山植物是指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上高山地区的植物,它们以草本植物为主,也有灌木及少量的乔木。 由于高山地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空气稀薄,阳光比较强烈,土层较薄,多砾石,因此生长在这一地带的植物就具有适应这种条件的特点。高山植物中的灌木往往茎粗叶厚,根系发达,根、茎、叶中蕴藏了丰富的营养,这是长年积累的结果,可用以抵抗严酷的生活条件。有些灌木的茎、叶里面还有空隙,空隙中贮  相似文献   

3.
<正>赤道地带,按理说应该是终年炎热的,但是有谁会料到,在那里竟然也会有终年积雪的高山、冰河甚至还有企鹅。赤道上的雪山赤道上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坦桑尼亚东北部,是非洲的第一高峰,海拔5895米。山顶常年被积雪覆盖,人们很难见到它的全貌。无独有偶,南美洲的科托帕克希  相似文献   

4.
王伴月  邱占祥 《科学通报》2003,48(2):183-186
甘肃东乡早更新世黄土底部发现松鼠一新亚科—— 高冠松鼠亚科(Aepyosciurinae subfam. nov.).该亚科以其单面高冠的脊形齿成为世界上惟一的具高冠齿的松鼠. 它的颊齿的形态结构与现在生活在非洲中西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的Anomalurinae的有些相似. 东方高冠松鼠(新属、新种)(Aepyosciurus orientalis gen. et sp. nov.)可能生活在高山林地或草地, 以比较坚硬的树叶、树皮或草为食. 这表明在更新世初期距今约200万年前青藏高原的东北缘, 经过抬升, 已经成为遭受切割的沟壑高山地带, 气候较干燥, 为东方高冠齿松鼠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放归圈养大熊猫以复壮野生大熊猫种群,一直是大熊猫保护工作者的共同心愿。本刊特约“熊猫爸爸”张和民教授和熊猫保护专家谢浩高级工程师,以他们的亲历,给我们讲述大熊猫野放的故事……在长江上游,秦岭、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的密林之中,生存着最后的大熊猫野生种群。800万年以来,大熊猫历经气候和环境的剧变,  相似文献   

6.
中国青藏高原上的昆仑山区有一个鲜为人知的那棱格勒峡谷,可是它在世界上却是名声显赫,为世界著名的五大死亡谷之一。它东起青海布伦台,西至沙山,全长105公里,宽约33公里,海拔3200~4000米。谷地南有昆仑山直插云霄,北有祁连雪山阻挡着北国寒风,整个谷地处在那棱格勒河的中上游地带。它周围分布着由紫红岩、砂岩等组成的中高山带屏障,冰雪皑皑的山峦巍峨多姿,湖泊  相似文献   

7.
正在离天空最近的高原地区,有巍峨的雪山、壮丽的冰川,也有为这片土地带来无限生机的高山花卉。高山花卉通常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杜鹃、报春和龙胆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高山花卉,而在中国,由于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得天独厚的存在,高山花卉的队伍中新增了绿绒蒿,形成了四大高山花卉。由于高山上紫外线强烈,高山植物会产生大量的胡萝卜素和花青素来防止紫外线过强的危害,因此高山花卉往往呈现出鲜明的红色、蓝色、紫色或橙黄色,十分亮丽。较之平原地区的植物,它们大多更加具  相似文献   

8.
欧阳 《科学之友》2009,(9):60-61
年复一年,无数迁徙动物翻过高山,涉过流水,迁往遥远的异乡。是怎样一种神奇的力量,促使它们跨越高山、沙漠、河流和海洋?  相似文献   

9.
我国山区发展营养体农业是持续发展和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在雨量和相对湿度较高,日照相对缺乏的西南岩溶山区和海拔过高,热量不足,年均温度低于或等于0℃左右的青藏高原及若干高山地带,难以从事一般作物栽培。近些地方种植谷类作物,不仅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更因日照,温度不足和节律相悖,籽实作物灾害频繁,难以优质,稳产,高产。我国贫困地区集中于山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应为单一籽实农业的错位,是在不宜于生产籽实作物的地区勉强推行谷物农业系统的结果。营养体农业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现代化交通手段的日益改进,茶马古道已默默地沉寂于无声。然而,在人们的心中永远有着一条可以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亚洲大陆历史上最为庞大和复杂的古代商路……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传播古道之一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起源于古代的茶马互市。唐宋以来,我国西部与北部地区从事畜牧业经济的少数民族,会用马匹等牲畜及畜产品与内地换取茶叶、布帛、铁器等生产、生活必需品。那些比较集中的大规模集市贸  相似文献   

11.
地球表面约有30%的地区被云雾所覆盖,即使一块不太大的积云,所古的水分也有10万升~100万升,因此,空中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在高山地带无雨的夜晚,仍然可以听到从屋檐落下的滴水声,或者看到水珠从树枝上滚落而下,这些都是由云雾产生的水。因而在特定的环境中,用人工巧妙地"捕云捉雾"取水是可行之举。加拿大和智利的科技人员,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和天气情况,运用别具一格的"捕雾技术",在智利北部的圣多佛山,  相似文献   

12.
年复一年,无数迁徙动物翻过高山,涉过流水,迁往遥远的异乡.是怎样一种神奇的力量,促使它们跨越高山、沙漠、河流和海洋?  相似文献   

13.
丁同亮 《科学通报》1965,10(3):279-279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议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举办的道路冻害防治学术会议于1964年12月21—26日在辽宁省旅大市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52个单位的代表80余人。会议收到论文共31篇,大会宣读了15篇。这次会议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关于路基水温变化规律方面: 1.地带类型与土基类型划分:大多数代表认为,根据冬季策水来源,可将地带类型区分为受薄膜水影响的干燥地带(第Ⅰ地带)、受悬挂毛细水影响的暂时潮湿地带(第Ⅱ地带),以及受毛细水影响的经常潮湿地带(第Ⅲ地带)。地带类型系以原地面为准。为了和地带类型区别,提出了以路槽底或路肩边缘为准的土基潮湿类型(简称土基湿型)的概念,即以路槽底(或路肩边缘)为准,相应地将土基  相似文献   

14.
希夏邦马峯地区科学考察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雅风  刘东生 《科学通报》1964,9(10):928-928
一中国高山科学考察的简略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随着西部高山、高原经济建设的发展,逐步展开了登山运动和高山科学考察活动。早在1951—1953年,中国科学院西藏工作队对西藏高原进行了地学、生物学和农、牧业方面的综合考察。自此以后,不断地有各方面的科学家对西藏进行了考察,并设立了地质调查机构。  相似文献   

15.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汉川县境内,总面积2000平方公里,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高山深谷地带。自然条件的差异,使保护区具备了从亚热带到寒带的所有气候带。这种奇特的立体气候,又为各种植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了良好条件。保护区的植物种类极为丰富,高等植物大约有217科、814属、1989种,其中蔷薇科和菊科植物种类最多,有100余种。保护区还分布有我国特有种、属,大约有263种,其中包括供桐、水青树等。乘车从成都出发,沿成阿公路,经过都江堰后沿岷江上行到达映秀,左边有一条小河流入岷江,这条小河叫耿达河。过了耿达乡…  相似文献   

16.
山脉,在人们心中常常是坚毅、挺拔、牢固和坚不可摧的象征,人们很少考虑到高山所面临的困境。当我们对海洋、热带雨林和湿地生态系统所面临的威胁已经有了清醒认识的同时,却仍然在继续挥霍着宝贵的高山资源。山脉以及与之相关的冰川保护问题很少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而事实上,山脉也是地球上最容易受伤和面临威胁最大的区域之一,这就是我们不能再忽视高山区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贡嘎山不仅是蜀山之王,也是青藏高原东部的最高峰,而且还是喜马拉雅山以东的东亚地区的第一高峰。以贡嘎山为中心的大雪山脉以及东横断山区,是我国西部和长江上游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贡嘎山有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质地貌景观,以神奇壮丽的雪峰、冰川、高山湖泊、温泉群等景观组合为特色。  相似文献   

18.
关于华北山地高山带和亚高山带的划分问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崔海亭 《科学通报》1983,28(8):494-494
关于华北山地垂直带谱的最高一带的归属说法不一,有些作者把太白山、五台山顶的植被划归高山带,而多数作者则把它们称为亚高山灌丛草甸或亚高山草甸,我们认为,华北山地的最高部分应属于高山带。  相似文献   

19.
江洁  周天军 《科学通报》2024,(10):1253-1256
<正>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亚洲高山区孕育并滋养了亚洲多条重要的河流.亚洲高山区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在全球增温背景下,亚洲高山区水循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面临冰川退缩、积雪减少、多年冻土消融等问题.亚洲高山区陆地水储量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这与过去几十年该地区降水的“双核型”变化有关[1].多源观测资料分析表明,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亚洲高山区北部降水增多,而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在内的高原东南部地区降水则减少[1,2].  相似文献   

20.
无声的天籁     
如果到贵州的剑河温泉,你会发现,许多早已被繁华与喧嚷遗忘的美,正在这一片温馨的土地上散发着迷人心魄的光彩……剑河县在贵州东南部,处于雷公山中高山地貌向湘西丘陵过渡地带,境内山川秀丽,溶洞成群,奇山怪石广生,飞瀑流泉密布,大面积的茂密森林使其充满了世外桃园的气息。离县城西北25公里处有一温泉。丛林幽秘处,6个泉眼四季不断地涌出清亮的温水,水温常年保持在38T-50t之间。剑河更让人陶醉的是温泉山村的民族风情。苗族同胞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他们与这一片山山水水早已融为一体,每一片绿色的树叶、每一朵缤纷的山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