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汉语外来语是两种语言文化的融合,具有语言的二重性,一方面保留着外来语言文化的某些特点,一方面又具有本民族语言的特点。这两种语言属性中汉化从总体上占着上风:而外来语身上的外来语言文化的特性也时时抬头,间或举起反汉化的大旗。本文着重分析汉语外来语在语音、语形、语义结构和构词方式四方面的反汉化表现,进而挖掘其反汉化的原因,阐释正是外来语反汉化的一面,使汉语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2.
语言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不断地接收与扬弃。外来语,特别是英语外来语,直接对汉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回顾汉语语言的发展,运用大量的例证指出:英语外来语已经渗透到电信、网络、广告、商业、旅游、娱乐、音乐、体育等各个方面。洋泾浜英语、汉化英语、汉译西化、中式英语均说明英语外来语对汉语的渗透和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外来语融入汉语,不仅扩充了汉语词汇,而且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语言。  相似文献   

3.
外来词演变为外来语素是外来词在汉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是在文明、开化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外来语素的形成,不但充实、丰富了汉语语素系统,而且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语言和社会共变的新窗口,它是测试语言本质和弹性度的试金石。学界虽已开始关注此现象,但对其成因研究仍甚少,所以,对此做初步探讨以推进汉语外来语素研究在目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王洁 《科技资讯》2013,(34):195-195
外来语指直接从其他语言接受新词语,而在近年来的韩语专业教学中,笔者发现,外来语在韩语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重要性也与日俱增。本文从汉语和韩语中外来语借用方式的比较入手,分析中韩外来语的异同,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外来语。  相似文献   

5.
英语中的外来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语是外来语言被固有语言文化改造后的结果。英语中的外来语占其语言总词的汇半数以上。从吸收外来语的途径与影响外来语吸收的因素等角度出发,论述英语中的外来语的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外来语的使用在日本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们不仅为日语提供了新的概念和思想,也为日语带来了新的语感。因此,学习外来语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准确掌握外来语中的长音并不很容易。下面笔者谈一下在学习常用日语外来语中的一些体会。日语中的外来语大多来源于英语,它们的发音大部分是音译英语单词的国际音标而来的。因此,外来语中的长音也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般地,如果英语单词的音标里有长元音,那么音译为外来语时,外来语一般是发长音,但也有例外的情况。1.国际音标中,有[a:],[a:],[i:],[u:],[(?):]等五个发长音的元音音标。它们在音译入外来语时一般为长音。(1)长元音[a:]在外来语中一般音译为「(?)」段长音:在英语中,发长音[a:]的常见字母组合有:a,ar等。外来语国际音标英语  相似文献   

7.
外来语是日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日语在吸收外国语言同时引入了外国文化,促进了日语语言体系的发展。研究日语外来语,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日语语言文化特点,对研究日本语言及文化有很大作用。以外来语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日语外来语的来源,强调了外来语的引入同社会的发展趋势、日本人的特殊心理及广泛的传播途径是分不开的,分析了外来语所反映的日语语言文化特点——吸收性、创造性及年龄差别性。  相似文献   

8.
外来语是日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日语在吸收外国语言同时引入了外国文化,促进了日语语言体系的发展.研究日语外来语,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日语语言文化特点,对研究日本语言及文化有很大作用.以外来语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日语外来语的来源,强调了外来语的引入同社会的发展趋势、日本人的特殊心理及广泛的传播途径是分不开的,分析了外来语所反映的日语语言文化特点——吸收性、创造性及年龄差别性.  相似文献   

9.
外来语是各民族语言、文化交流的必然产物。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借自对方的外来语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阐述了掌握外来语、进行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日本人在和世界各国交往的过程中,从各国的语言中吸收词语并使之日语化,形成了日语外来语.外来语因其语形过长,产生了外来语略语.外来语略语是日语词汇音节变化的特征之一,对语言的表达和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日语外来语在使用过程中,其音、意、形等与原语不太一致,尤其在音调上大不相同,但有一定的规律,它一般不打破日语音调的规则,是在日语音调规则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欧美语在日语化时,许多单词保留原语的音调;而与原语音调不同的外来语绝大多数其核的位置在从词尾数起第三个音节上;平板型外来语数量极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广义的角度对外来词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外来词的发展特征,并从语言结构、语义等层面研究了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最后从文化心理的角度分析其原因,从中揭示出对外来词的规范原则.  相似文献   

13.
村语和黎语虽同属一个语支,但词汇差异却高达50%以上,其直接原因主要有:底层语词和特有词的大量使用;借词取代固有词以及借词语源的不同或者借入的途径不同;借词和新造词的共存并用,新造词的语素或造词方法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用统计的方法对书面语中外来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外来词在新时期使用的突出特点,并从语言结构、语义、语用三个方面研究了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最后指出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外来词是语言接触的一种结果。日语在各个历史时期和其他语言接触,引入了大量的外来语。文章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分析各历史时期日本同西方各国接触情况急其日语外来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法语外来语使英语词汇量陡增,在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英语的学习难度;使英语语法摒弃了屈折形式,由综合性语言变成了分析性语言,以词序和虚词表达语法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朴龙杰 《科技信息》2009,(21):197-198
韩国语的词汇相当丰富,与越南语和日本语一样都是外来词非常丰富的语言,所以根据词汇的来源分类其外来词有助于了解对韩语词汇的构成。本文针对韩语外来词中占一小部分,却极其复杂的日源词汇进行分类,并探讨其起源。  相似文献   

18.
法语外来语使英语词汇量陡增,在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英语的学习难度;使英语语法摒弃了屈折形式,由综合性语言变成了分析性语言,以词序和虚词表达语法关系。  相似文献   

19.
借词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交际需要、词汇空缺导致语言交流过程中借词的产生。本文通过解析英汉词语互借的历史发展,剖析英汉借词现象的社会因素,说明语言呈现出动态的建构过程,借词体现出语言与社会共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