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大禹其人     
本文论述了大禹是越族人氏,生于公元前2277年3月5日,先为舜臣,掌管工程,奉命治水13年,56岁时即天子之位,会诸经于会稽,建立夏王朝,在位10年,于公元前2213年去世。  相似文献   

2.
大禹是华夏传统文化开创者和奠基者中的重要人物,本文对其身世、出生地、游踪、治水等问题进行了爬梳考证,以期匡误析疑、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大禹作为古代的圣王,在中国古史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人神叠合的传说人物,更重要的是,由他而形成的大禹精神、大禹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对封建国家的政治意识、普通民众的生活、文学艺术的审美等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大禹传说成为上个世纪诸多学科所关注的对象,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百年大禹传说研究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萌发期(晚清至民国初)、争鸣期(20世纪20至40年代)、萧条期(50至70年代)、繁盛期(80年代以来)。未来,大禹传说研究如能从历史考证、神话解读、文化阐释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全方位的立体解构,则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考证大禹的出生地,有利于更好地研究华夏古代文明.大禹出生在山东,证明有五:禹的父亲鲧的活动范围在“四渎“或“河济“之间;禹的母亲有莘氏的地望在曹州附近;曹州有山有水,给大禹出生的传说以根据;禹母的己姓是东夷族的一支;夏的祖地杞现在曹县境内.  相似文献   

5.
六朝世族门第之长盛不衰,与其家风、家学有关。会稽贺氏兴自汉代,历经六朝绵延至隋唐,数百年间代有才人,成为江东姓。贺氏门风尚忠义、倡孝友;在学术上则世传礼学。  相似文献   

6.
羌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古老的民族,西羌文化具有绚丽多彩的丰富内涵,本文将大禹的传说与西羌文化联系起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见。大禹兴于西羌,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率领各族人民疏通江河、治理水患的伟大人物。文献记载大禹有很多传说,也给后世留下了很多未解之谜,比如治理水患是从哪里开始的?大禹采用了哪些治水方式才获得了成功?大禹娶涂山氏之女的地方究竟在哪里?大禹在何处得到了金简玉书?南岳衡山的岣嵝碑是否确有其事?羌族的白石崇拜和大禹又有什么关系?羌族巫师的由来与释比图经起源于何时?这些都是引人入胜的话题。文章对其作了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文献与古遗迹角度论证了大禹出生于四川省北川县石纽刳儿坪,大禹的出生和娶妻皆与巴蜀人的大石崇拜有密切的关系,而伴随大禹治水把这种“石生人”的大石崇拜又带到了中原、楚越之地。禹在其父鲧被帝杀死之后,他便承担了父亲留下的治水重任,由岷江东别为沱,“卒布土以定九州”。巫山神女神话虽产生于战国时代,却与大禹治水直接相关,大禹治水足跡遍于大半个中国,《山海经·山经》中所记山水应是他的亲身经历。因此,大禹神话的表现形式就是英雄神话与大石崇的拜结合体,其与远古巴蜀历史文化表现为一种同构关系。  相似文献   

8.
2008年春,<质疑纪连海(大禹的婚外情)>一文在"文化中国"网站首发,人民网接着编发全文并加了编者案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大媒体反响强烈.浙江、福建、湖南、河南、四川、台北等地姒氏、禹氏、夏氏为代表的大禹后裔强烈不满,尤其是大禹出生地北川羌族自治县的社会各界群众,更是群情激愤.本文列举了部分反禹观点并逐一批驳,以维护大禹这个华夏祖先,千古圣贤的崇高形象.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历史上所造就的诸多先王圣祖中,伏羲和大禹的形象及其所负载的内容,显得最为丰富和完整,从原始信仰和民俗的角度讲,也只有他们两人几乎体现了全部的要素,将生殖神、图腾神、发明神、文化神和社稷神集于一身,可称之谓“全能型”始祖。其内涵乃是新石器时代整个历史文化积淀的浓缩与提炼。如此丰满而明晰的形象,其发生离不开核心文化区的依托。伏羲所依托的以大地湾为中心的渭河流域文化和大禹所依托的以河姆渡、良渚为中心的宁绍平原文化,分别被誉为我国南北两处新石器文化的光辉代表。“全能型”始祖的酿造过程比较复杂,存在着文化上的后果叠前和前果累后的“双向整合”现象。这个人物不一定受严格的时空限制,关键在于符合体现本民族发展足迹的需要,并能够在面向未来时成为新型共同体的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10.
大禹叙事传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先夏部族的流动与整合为夏文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由此造就了尊夏、共祖的华夏文化认同观,成为大禹叙事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缘起与基石。大禹叙事以治水、立国为核心符号,其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的时空维度,是我们理解大禹叙事“天下为公、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大禹叙事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主要有四重路径:个体—社会共育家国一体情怀的价值共同体;黄河—长江流域共叙治水英雄的记忆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建大禹治水谱系的景观共同体;海峡两岸共享大禹精神传统的仪式共同体。全面发掘大禹叙事这类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大资源”,深入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路径”,既是凝心聚力增进中华文化认同的历史考察,也对彰显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著名学者蒋寅先生《王渔洋事迹征略》一经出版,即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但正如陆林先生所说,该书也存在白璧微瑕。文章在陆文基础之上,也提出疑问二则,以求证于方家。  相似文献   

12.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代表中国二十世纪历史性语文辞书的最高编纂水平的辞典,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忽视了常见书和常用词的考察,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仅从《三国志》亲属称谓角度认为《汉语大词典》存在着:词目未收、义项未收、义项失序、义项误立、书证有误、体例不一等方面的失误,从而为《汉语大词典》的修订提供有力的语料证明。  相似文献   

13.
在风格、常用物象、抒情范式、词调等方面分析了南方地域文化对以《花间集》为代表的晚唐五代词的显著影响.认为这是晚唐五代以来中国经济、文化中心逐渐南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宋代韶州曲江人余靖的《武溪集》前两卷中 ,收录了余靖的大部分诗歌作品 ,黄志辉先生对此作了一些校勘与笺释 ,但仍有遗漏和误解。为此 ,以一些新史料对部分作品进行补正。  相似文献   

15.
虞夏之际族群流徙、混融的考古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夏之际是部落联盟制崩溃阶段。禹对共工氏、有扈氏及三苗集团之间等远近氏族、部落的征服及在此基础上导致的人群流动和族群间的渗透混融,不仅初步奠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早期国家疆域的轮廓和组织原则的基础,而且对战国秦汉时期的华夷五方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禹本纪》是中国古代地理名篇,太史公将其与《山海经》并举,故为世人所知。但由于其书早佚,其内容与性质究竟如何,长期以来未为学界所知,前人所论也多有不明之处。从传世典籍的零星记载与前人的论述中,勾稽出其基本轮廓,并对其地理价值与《山海经》做了对比判定。郦道元作《水经注》时尚能亲见其书,唐以后逐渐亡佚。  相似文献   

17.
明人冯惟讷编纂的《古诗纪》,是一部搜集完备的诗歌全本,它网罗放佚,采摭繁富,为后世的诗歌整理与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借鉴,并对当时诗坛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刘基文化的研究中,已有许多很有影响力的专著和见地颇深的论文,但在一些关健性的问题上还存在着许多的分歧。如刘基中秀才、举人、进士的时间就有三种意见;刘基创作《郁离子》的时间,也有三种意见;刘基被加赠太师,追谥文成,也有正德八年和九年之说。依据史料进行考证评判,可以弄清事实,还历史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发现余秋雨散文的艺术贡献在于彰显了主体意识.强调主体精神,其语言在审美与审智间取得了一种平衡,在创作中大胆采用了其它文体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