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琴套曲《小序曲与赋格四首》创作于改革开放之后,也是作曲家丁善德先生钢琴音乐创作晚期较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本文以其中第三首序曲《雀跃》为例,从作品的结构、调性格局、创作技法等方面来探讨丁善德先生这一时期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及其对中国钢琴音乐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巴赫是西方音乐史巴洛克时期德国的音乐巨匠,被誉为"现代音乐之父",他创作的赋格成为后人无法逾越的高峰。本文就对巴赫的赋格创作特征进行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肖斯塔科维奇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这二十四首赋格曲,从音乐形象的民族特征、调性思维以及调性布局等方面体现了肖斯塔科维奇赋格曲的主要创作特征。肖斯塔科维奇个性化的处理给赋格这一古老的复调形式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并使之水乳交融般地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作曲家极大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钢琴曲的创作实践中,中国现当代作曲家在借鉴西方复调作曲技法的基础上,将古琴音乐元素融入创作,产生出具有古琴音乐风的复调钢琴曲。笔者以汪立三的《#F商调:书法与琴韵》、于苏贤的《赋格》、林华的《高古》3首钢琴作品为例,从古琴音色特性在钢琴曲主题上的新释,古琴音乐中的多声因素与现代复调技法的融汇方面对钢琴曲的创作特色加以解析,以期对中国钢琴艺术的特色探索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肖斯塔科维奇,前苏联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一生创作有大量重要的音乐作品,如十五首交响曲、十五首弦乐四重奏、歌剧<麦克白夫人>、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钢琴曲集等.本文从<24首前奏曲与赋格>中选例<升g小调前奏曲>为研究对象,从作品的曲式结构、音乐材料及发展手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以期能窥其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d小调半音阶幻想曲》可以说是巴赫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而做出内容和形式臻于完美的不朽名曲,在这首作品里,作曲家将幻想曲与赋格结合在一起,在最自由的形式和最严格的形式之间,激起戏剧化的对比。本文浅谈本人自己在演奏过程中的一些具体体会。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赋格距离空间中定义一个半序,推广了著名的Caristi不动点定理.Caristi不动点定理是在完备的距离空间中给出了不动点的存在性,它在非线性泛函分析和许多领域中都有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8.
一 元微之三遗悲怀七律三首童年即已诵习,其时固不求甚解,实亦不觉其有何不可解者在也。近日研治唐代官俸问题,始发见此三首诗中殊有互相冲突格碍难通之处。今特假设三义,以诠释此三首之诗。至元氏长庆集平生获见佳本至少,兹篇所考证,疏误必多。故不敢自信能解决问题;或者可以视为提出问题,籍供讨论耳。兹列假设之二义於下,而依次论证之: (一)此三首诗为三不同时期之所作。 (二)此三首诗排列之次序应与今本适相反。 (三)此三首诗本来每首各有其题目。其两首之原题皆已略 去,今所存之题乃系於第三首之原题,故不可以之为概括 此三首诗之总题。…  相似文献   

9.
廖瑞洁 《咸宁学院学报》2013,(1):131-132,135
贝多芬一生共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它们是贝多芬一生的创作中最为重要的作品。这些被称为《新约全书》的奏鸣曲,不仅透露出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印记,而且记录了贝多芬从幼年到晚年的心路历程。贝多芬对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经历了从前期作品具有海顿、莫扎特风格,到中期作品具有朝气蓬勃、情感炽热和对比强烈的特点,再到后期作品追求音响效果强烈反差和不谐和性、矛盾的戏剧化尖锐冲突等,最后到晚期作品追求内心深处思想对心灵的剖析,注重内心体验、情感抒发的过程。研究贝多芬晚期的钢琴奏鸣曲,对于了解贝多芬的心理状态及其音乐创作思想的变化和原因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调性和声、赋格对位手法、音乐结构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揭示贝多芬晚期奏鸣曲创作手法的变化及相关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谈到意识流小说的时候,人们往往只想到詹姆斯的心理学著作、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罗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却对来自音乐方面的影响疏于阐发.本文从主导旋律、对位法、奏鸣曲和赋格四个维度对意识流小说与音乐手法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丰富对意识流小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两种结构有相同的语义构成和句法结构,句子层面的差异是中心语句法特性不同所致:名词组中心语含有数、不能赋格等名词特征;动名词组中心语具有动词特性,能够赋宾格,带部分动词形态特征.在认知系统指令下,不同词汇选择导致以上两种不同句法结构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姚莹《论诗绝句六十首》中韩愈、刘禹锡、白居易等诗人作品评价的三首绝句作了一些解说,从而帮助初学者对姚氏论诗绝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暴风雨》是贝多芬于1801年到次年间作曲的三首Op.31奏鸣曲中的第二首。在这首作品中,贝多芬综合了初期做过的各种试验,三个乐章全部用奏鸣曲式写成,这对莫扎特以来的传统方法说来,是相当新颖的,而且跟以前的奏鸣曲迥异其趣的自由性,也是这首奏鸣曲的奇特之处。本文从它的曲式结构、音乐表现、钢琴演奏等角度进行了论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姚莹《论诗绝句六十首》中对钱起、郎士元、韦应物、柳宗元等诗人作品评价的三首绝句作了一些解说,从而帮助初学者对姚氏论诗绝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聚氯乙烯可能存在三种结构,即首-尾相接的,首-首相接尾-尾相接的和包含了前二者的杂式结构(Random Structure)、Staudinger(1939)和Marvel(1939)分别的应用化学方法和光谱方法研究了聚氯乙烯,他们得出结论:聚氯乙烯的结构几乎都是首-尾相接的.本文对于聚氯乙烯的首-尾相接和首-首相接尾-尾相接的两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姚莹《论诗绝句六十首》中对杜牧、李商隐、姚合、许浑、马戴等诗人作品评价的三首绝句作了一些解说,以期帮助初学者对姚氏论诗绝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姚莹《论诗绝句六十首》中对李白、王维、李颀、高适、岑参、孟浩然等诗人作品评价的三首绝句作了一些解说,从而帮助初学者对姚氏论诗绝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李商隐诗以《无题》名者一十六首;《蝶》诗之二、三,胡氏《戊签》作《无题》;又洪氏《万首绝句》于《留赠畏之》之二、三,亦作《无题》:总二十首。实则商隐之《无题》诗应多于此数。“其摘首二字为题,如《碧城》、《锦瑟》诸篇,亦同此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李集中以篇首二字为题者计三十七首,除以地名为题及题意自明者,余  相似文献   

19.
英语存现结构因其特殊属性在参与语法理论构建和验证理论的解释性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格理论中名词词组的赋格,特征核查理论,合并与移动的优先问题及局部经济性原则,多重主语结构,句法推导等方面存现结构的特殊地位,论证了存现结构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奥地利作曲家安东(威伯恩是二十世纪表现主义音乐流派的三位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热衷于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音乐.本文将通过分析他的其中一首小型作品&lt;歌曲三首&gt;中的一首,从四个方面展示其十二音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