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人口与发展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与发展的相互关系是一个范围广泛的课题,可以从各种角度,如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社会,人口与经济,人口与文化等对此进行讨论。本文仅从与人口增长有关的经济与政策方面,对未来发展方案的设计提出几点建议。一、人口政策与发展政策国际人口学界对人口转变过程中人口政策与发展政策的作用一直存有争论。一方认为发展是最好的控制人口增长的办法,西方国家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则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剩已经阻碍了经济发展,因此,必须靠政策力量先行控制住人口,才能谈得上发展。抛开双方争论不谈,仅从生育率决定因素角度讲,笔者认为,社会、经济、政策三大因素各有自  相似文献   

2.
一、回顾我国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位,已具有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但是,科学地研究我国人口问题的历史却是很短。解放以后,1953年曾举办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发现我国人口总数已达六亿以上。就在同一年,政务院发出指示,要求医疗卫生机关帮助节育工作。随后,在1956年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中,计划派遣科技人员出国研究人口学。同年敬爱的周总理正式发出“我们必须实行计划生育”的指示。华东师大地理系人口地理研究室就是乘这股东  相似文献   

3.
国际上对人口问题的讨论,经历了战前和战后两个阶段。在二次大战前的人口讨论,仅限于学术界,其内容限于人口再生产等学术问题;二次大战后,尤其是进入了六十年代,当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达到人类历史前所未有的高峰,由此而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国际论坛对人口问题的讨论便变得全然不同以往了。关于人口问题的争论跳出了纯学术圈圈,登上了世界政治和经济舞台,而与耕地、粮食、农业、资源、环境等等经济和社会问题密切联系起来。“人口与发展”成为各国政府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课题。人口·耕地·粮食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在“人口与发展”这个大主题中,人口与耕地、粮食的问题乃是最主要的。五十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以高速度递增,但是这些国家耕地有  相似文献   

4.
《创新科技》2003,(11):11-13
<正> “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世界文明吏表明,工业化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的必然选择。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无不是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的,进而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整体推进,最终走向现代化。“发展中国家渴望工业化,因为他们意识到,这是与发展紧密相连无法摆脱的,而且历史地看,工业化是发展的惟一途径(发展经济学家钱德勒)。”县域经济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基础和基本单位,自然要受工业化影响,同时也影响工业化进程。在推进工业化的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发展理念里程碑式的重大转变和人口的全面发展,“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巨系统协调发展的状况成为了衡量发展质量的核心。本研究从系统解构“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入手,构建由人口系统因子、人口-经济因子、人口-社会因子以及人口-环境因子共4个方面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针对重庆市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1)人口要素是“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巨系统中的重要基础性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中应当给予充分重视;2)人口发展状况的优劣与城镇化水平高度相关;3)重庆市工业企业的“环保搬迁”以及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显著。本文深化了人口发展内涵的理论认识,并为重庆市人口发展状况的动态评估,促进相关部门的科学考核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人口质量高低和数量多寡都能影响到社会的发展,由于不同的家庭人口结构,中西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了不同路径。应用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对中西家庭人口变动对各自社会发展的影响做了历史考察,并进一步指出,自近代以来,由于“两种生产”的不断分离,以及随之而来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应正确看待新时期农村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隋文帝在经济方面实行的主要措施是推行均田制。他是中国历史上在全国推行均田制的第一人。对此事的评价,目前中国史学界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均田制的实行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隋文帝时经济繁荣,均田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另一种观点认为,隋文帝时期所推行的均田制、以及输样定籍等措施,并没有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我认为后一种观点坚持者虽是少数,但是符合历史实际。隋文帝的大搞均田,“砍掉田里长得太高的谷穗”,既不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也不利于中国以后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2002,(Z1)
顾名思义,“绿色行政”就是对环境友好的行政。绿色的行政管理活动是对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有利的活动,而不是对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不利,甚至是有害的活动。回忆过去乃至现在,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经历过“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发展”的历史。在错误的发展观指导下,对资源采取  相似文献   

9.
陆鸣 《科技智囊》2008,(1):8-17
当代经济学有两大理论板块,一是增长理论,一是发展理论。增长理论重点研究经济增长因素的实现,如资本投入、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增长、资本积累、劳动就业等。以往,我们常常强调的“增长方式转变”即通过改变经济增长因素实现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的转变。发展理论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成长、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协调和优化,以及在经济上追赶先进国家等问题。十七大报告中特别提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坚实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除了其自身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国家将污染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结果。现实要求发展中国家既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工业化、现代化过程并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又不能重蹈西方工业道路的复辙,掠夺式开发全球资源、殖地移民、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与贫困问题,是发展中国家能否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也是我们振兴中华、抓住机遇、超越传统、创造新的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绿色革命”与持续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历史的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面对这一挑战,如何依靠科学技术更快地发展农业,解决农产品供给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绿色革命”于60年代末兴起,并取得显著成就。由国际水稻研究所、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育成的矮杆(半矮杆)高产水稻和小麦品种,推广面积迅速扩大,加上有关国家利用其遗传资源所育成的晶种在内,目前已占发展中国家水稻播种面积的2/3,其中91%分布在亚洲,小麦占播种面积的60%,玉米达1000万公顷。这种以推广优  相似文献   

12.
老年贫困:老龄化的人道主义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老龄问题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是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简称“发展问题”;二是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能否享受到体面有尊严、需求有保障的生活,他们不同层面的需求能不能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简称“人道主义问题”。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模式不同于西方,这与中国的人口政策、生育率下降和迅疾的人口转变关系密切。人口老龄化对现有体制来说,就是需要赡养的人群无论其比例还是规模都扩大了。体制内外的老年公民在快速老龄化的过程中如何分享公共的养老资源,如何避免人口老龄化而导致的老年贫困的加剧已经成为最为严…  相似文献   

13.
在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的演进不仅承担了物质和人口的功能,它在各方面都在孕育我们现代生活的精神气质,直至在最高意义上,城市成为现代国家的起源。20世纪中期开始在西方迅猛发展的新史学,不同于传统史学多是研究政治史和精英人物传记,而是强调研究人类文明的整个发展过程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强调自然—地理结构和物质经济结构对历史发展趋势的决定作用,因此往往避开短期的突发事件,着眼长时段和表示节奏稍慢的历史趋势的中时段——“社会的转变”。“中世纪的城市”正是这样一个令新史学偏爱的探讨话题。在此我们汇总法国的新史学在这方面的一些成果,他们以一种具有深刻人文意识的全新眼光,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既不黑暗也不蒙昧,而是生机勃勃的、孕育着现代法国的中世纪。  相似文献   

14.
“南北对话”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就经济合作和发展问题进行谈判的国际性经济会议。由于南半球多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大都在北半球,因此人们习惯于称发展中国家为“南方”,发达国家为“北方”。南北对话就是为了解决这两者间的经济关系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南北双方在经济关系中的矛盾很深,过去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不平等、不合理的情况,依然大量存在。发展中国家取得政治独立后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发展经济,减少和消除经济上对过去的宗主国的依附性,对独立前遗留下来的经济结构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因此它们要求改变现存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合理状况,改变它们在生产领域、贸易领域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探究自由主义的涵义和实质,来说明这种源自西方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态度在西方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才利于其正常的活动和发展。我国最早引进“自由主义”的是严复,“自由主义”这个西方泊来品确实在二、三十年代影响过一批曾游历于英美的学者,但是在当时中国所处的特殊的历史环境和国情下,“自由主义”无法按照本来的内容和实质去发展,而是根据实际的社会状况很快地发生了转变。本文通过对中国民众所特有的历史心态和中国当代历史环境以及中国现代一些学者思想观念的演变分析和研究来批判现今一些人对“自由主义”的炒作和简单地理论移植,并得出结论:中国没有自由主义的传统。  相似文献   

16.
维果茨基与建构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果茨基学说是一种关于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即“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这一心理发展理论。与西方的社会哲学思潮融汇,产生了作为建构主义重要流派之一的“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mctivism)。  相似文献   

17.
在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的演进不仅承担了物质和人口的功能,它在各方面都在孕育我们现代生活的精神气质,直至在最高意义上,城市成为现代国家的起源。20世纪中期开始在西方迅猛发展的新史学,不同于传统史学多是研究政治史和精英人物传记,而是强调研究人类文明的整个发展过程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强调自然—地理结构和物质经济结构对历史发展趋势的决定作用,因此往往避开短期的突发事件,着眼长时段和表示节奏稍慢的历史趋势的中时段——“社会的转变”。“中世纪的城市”正是这样一个令新史学偏爱的探讨话题。在此我们汇总法国的新史学在这方面的一些成果,他们以一种具有深刻人文意识的全新眼光,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既不黑暗也不蒙昧,而是生机勃勃的、孕育着现代法国的中世纪。  相似文献   

18.
在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的演进不仅承担了物质和人口的功能,它在各方面都在孕育我们现代生活的精神气质,直至在最高意义上,城市成为现代国家的起源。20世纪中期开始在西方迅猛发展的新史学,不同于传统史学多是研究政治史和精英人物传记,而是强调研究人类文明的整个发展过程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强调自然—地理结构和物质经济结构对历史发展趋势的决定作用,因此往往避开短期的突发事件,着眼长时段和表示节奏稍慢的历史趋势的中时段——“社会的转变”。“中世纪的城市”正是这样一个令新史学偏爱的探讨话题。在此我们汇总法国的新史学在这方面的一些成果,他们以一种具有深刻人文意识的全新眼光,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既不黑暗也不蒙昧,而是生机勃勃的、孕育着现代法国的中世纪。  相似文献   

19.
在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的演进不仅承担了物质和人口的功能,它在各方面都在孕育我们现代生活的精神气质,直至在最高意义上,城市成为现代国家的起源。20世纪中期开始在西方迅猛发展的新史学,不同于传统史学多是研究政治史和精英人物传记,而是强调研究人类文明的整个发展过程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强调自然—地理结构和物质经济结构对历史发展趋势的决定作用,因此往往避开短期的突发事件,着眼长时段和表示节奏稍慢的历史趋势的中时段——“社会的转变”。“中世纪的城市”正是这样一个令新史学偏爱的探讨话题。在此我们汇总法国的新史学在这方面的一些成果,他们以一种具有深刻人文意识的全新眼光,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既不黑暗也不蒙昧,而是生机勃勃的、孕育着现代法国的中世纪。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了当代人口增长、资源环境态势与地球科学发展历史及地球科学研究发展趋势后指出 ,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角度分析 ,2 1世纪地球科学研究将沿三大科学领域转变 :即由研究地球系统演化历史向研究地球系统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方向转变 ;由向地球系统索取各种自然资源为主 ,向以保护地球系统各种自然资源为主的方向转变 ;由研究地球系统天然地质作用及其产物向研究天然地质作用及其产物与研究人为地质作用及其产物并重的方向转变。从而提出 2 1世纪地球科学可能将沿着理论地球科学、管理地球科学和人为地球科学三大科学研究领域发展 ,并对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地球科学创新体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