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环境也是一种资源,称之为环境资源。概述了环境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征,阐述了环境作为资源认识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类在开发和利用物质资源的同时,也在开发和利用着自然的环境资源。这里阐述了环境资源的内容、性质,提出了环境资源量的定义。对大气环境、水环境系统中的污染物浓度降低机理作了分析和说明,进而提出了将环境资源分为基本环境资源和“自净”环境资源两部分的构想,并提出了各部分资源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该文就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建设中所面临的数据分布管理、协同作业等问题,结合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治理的实际需要,构建了基于网格技术的资源环境信息基础信息平台主要框架,给出了在异构环境下无缝整合的软硬件资源进行资源环境信息大型分析运算的任务处理.测试结果表明, 该平台能够高效地整合分布资源协同完成大型资源环境分析任务,为分布环境下的资源环境基础平台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资源与环境数据是关于人类生存环境优劣和资源丰度、分布、利用等方面的数据,属于地球空间数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环境数据信息的需求与使用在不断增加,然而已存的资源与环境数据在使用上存在许多问题。该文首先分析了资源与环境数据集成一些基本问题,然后以具体示例说明了资源与环境数据集成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5.
根据在高等师范院校开展资源环境素质教育的实践 ,提出高师资源环境素质教育的 4个特点 ,认为高师资源环境素质教育课程的特色建设应表现在 4个方面 :与地区性资源环境现状和问题的结合、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结合、与学生日常生活行为的结合和与师范教育的结合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关于高师资源环境素质教育课程特色建设的若干思考 ,认为今后高师资源环境教育的发展尚有赖于素质教育、师范教育及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资源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主线。研究中国资源环境问题的演变特征和趋势,对于制定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揭示中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基础上,对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借助3个“倒u型”理论对中国资源环境问题的演变阶段开展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中国资源环境问题的未来趋势的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7.
从系统论角度来看,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系统是由人口子系统、资源环境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文章从系统论角度出发,构建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并以广西为例,采集了2000—2012年的数据,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方法测算人口子系统、资源环境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建立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模型,运用模糊数学理论来测算协调系数、协调发展系数等指标来评价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广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氧化铝企业资源、能源、环境效率模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建立了氧化铝企业的资源效率、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的数学模型。为研究和分析氧化铝企业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负荷状况,提高企业资源、能源和环境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林秀红 《海峡科学》2008,(6):76-76,100
该文探索环境资源定价的各种途径及达到这些途径的措施和手段,以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网格资源管理系统是网格计算环境的基础设施,网格计算环境中的资源类型多种多样,本身具有各种属性,资源状态以及所处的环境都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本文在分析网格资源管理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对如何描述资源信息、怎样对资源信息进行组织和管理进行分析,着重从资源模式、资源名字空间组织、资源信息存储、资源发现和发布几方面讨论了资源组织模式的特点与局限性,并提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
人口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体现.众所周知,随着北京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进一步紧张,由此,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性研究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通过构建人口与资源环境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TOPSIS方法对2000-2010年北京市的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人口与资源环境总体上处于濒临失调和勉强协调水平,但协调程度呈现不断好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从资源链与环境累积负荷的关系出发,阐述了资源链环境累积成本的构成,即资源能源消耗成本、环境污染成本和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成本,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成本计算原理及资源链环境累积成本在社会环境管理中的意义.其创新之处在于首次提出了资源链环境累积成本的概念及计算,进一步丰富了环境成本理论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网络教学资源模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新鸿 《科技资讯》2007,(10):118-119
本文针对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根据系统工程方法论和教学信息资源设计与开发的基本原理,建立适应实际环境的网络教学环境的教学信息资源开发模型。  相似文献   

14.
2000-2005年中国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评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对2000~2005年中国及各省的资源环境绩效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1)2000~2005年,我国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总体上呈下降态势,平均每年下降2.7%。(2)我国的资源环境绩效水平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由东到西梯次分布。东部地区的资源环境绩效水平依次高于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3)资源环境绩效水平的提高不能依靠经济增长自发地去实现,而是要通过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强化管理等措施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缓解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负面效应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安徽资源环境绩效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高资源环境绩效是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和关键.利用资源环境绩效指数(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REPI)对安徽省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安徽已成为我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中等的地区之一.进一步实证分析表明,资源环境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而且成为影响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安徽省建设节约型社会不能超越现有发展阶段、基本国情和省情,但是通过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力度以及采用综合配套措施完全有可能缩短目前能源、资源密集型的发展阶段,迅速提升其地区综合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城市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和环境方面的限制,如何摆脱当前的困境,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研究城市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框架,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以重庆为例,通过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将资源、环境、技术等子系统与GDP子系统联系起来,构建了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动力学模型处理由于城市资源耗尽和环境恶化所限制的经济增长问题,同时设定了基础、资源、环境、技术和经济5个情景,对不同情景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单独改变系统中的子系统不能实现重庆的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才是重庆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发展方案。  相似文献   

17.
资源环境管理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保护和改善人类资源环境的紧迫性,介绍了环境管理的概念与主要领域,分析了加强环境管理对企业的价值,提出了保护和改善资源环境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环境和资源下的教育具有教材多元化、资源全球化、环境虚拟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以及交流多样化的特点。信息化环境和资源下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可采取构建创新能力教学体系等七大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进一步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是完善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当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新时期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并介绍了新疆农业大学特色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论文指导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今天,人口数量以几何级数增长,由此所引发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了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必须维持资源与人口的平衡、协调与环境的关系。既要控制人口增长,又要十分珍惜和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才能使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对可持续发展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因为可持续发展是有效解决中国人口环境问题的根本保障,是保持生态平衡的唯一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