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形成一个新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我们高校必须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两课”教育教学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其关键是加强领导,进教师的头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只有进入了教师头脑,才能确保“三进”的落实。  相似文献   

2.
陈敬 《奇闻怪事》2006,(12):5-6
新课程正轰轰烈烈实施的当前,各种教育媒体上“校本”二字随处可见,与“校本课程”,“校本培训”,“校本管理”一样,“校本教研”也备受各个导面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我们知道,“校本教研”是区别于专家教授的研究,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以校为本”的研究,是立足于一线教师需求,教育教学现实状态的研究,是解决教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把先进的理念,方法转化为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撰写案例是一线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教学过程中的很多故事、现象及感受都是我们研究的对象和撰写案例的素材。只有平时留心观察并勤于思考,才能有新的发现和深刻的感悟,我们的研究能力、教学水平、教师的整体素质才能不断提高。这里,我们选编了几位教师的稿件,希望能给大家以启示。也希望大家多写这样的案例,尽快提高我们的教育“注意力”和教育“敏感度”。  相似文献   

4.
陈平 《奇闻怪事》2007,(11):6-6
对“问题学生”的研究与教育,不能只停留在问题学生的本身,而应该更多地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学生和教师的性格以及教师的“瞬间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双师型"教师成长过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师型”教师是在教学工作中能够把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师,其成长具有阶段性、长期性、多端性、循环性的特点。探讨“双师型”教师成长过程,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们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教育是绝对不能少了爱的。没有爱心的教师很难真正去关心学生,也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同样,只有爱教育,才能去用心地研究教育教学,才会把教育当作终生所钟爱的事业去做。  相似文献   

7.
从教十七年,带班十七载,作为一个奋斗在一线的教师,已尽尝“桃林”中的苦乐酸甜。在送走一批批又迎来一群群的忙碌生活中,我越来越感到,“心的教育”是如何重要;一个教师,只有捧着“心”走上讲坛,他的教育才可能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8.
龚咏梅 《科技资讯》2006,(33):74-75
基于对“双师型”教师的本质内涵即专业教师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素质与能力的理解,应该认为,不只是调职高专教育需要“双师型”教师,普通本科教育也需要“双师型”教师,这种需求来自于普通本科高校办学理念的高速与变革、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迈向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学生对应用型学科,专业以及技能的求知欲,因此,在学校和专业教师双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形成“请进来,走出去”的培养与发展模式,将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理念引入普通本科高校。  相似文献   

9.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教师们都已能倒背如流了,尤其是在“以生为本”为核心理念的新课改的今天,许多教师都在思索、实践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老师的“爱”却喋喋不休,在此枚举二三事,以求共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分析本世纪国内外教师观由“单一型”向“复合型”演进的社会史发展轨迹和必然性的过程中,概括出我国21世纪“复合型”教师内涵和特征,结合中国教师队伍的国情特点,提出了通过不均衡发展方式实现“复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达到培养和造就“复合型”教师队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赫甦 《奇闻怪事》2007,(3):39-39,38
教师面对一时的问题,因不善于“冷”处理,在“恨铁不成钢”心理下,会对学生进行“训斥”、甚至“挖苦”,将本应是“春风拂面”式的“引导”,变成了“熊熊大火”式的“烘烤”,于是,“理解”和“信任”就化成“娴”随风而去,“感情”和“友谊”则成“灰”而无处可寻,由此,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不再,相互抱怨之声连连,“教学相长”和“师生双赢”也就停留在“理想”上了。此情,如不及时解决,不用说什么教育教学效果,恐怕连起码的“师生情义”都无法建立,最终,学生“情商”的培养就会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教研是“教”与“研”的结合,也就包括了“教”、“研”两个方面。“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这两方面是相互依存的,必须有机结合才能收到实效。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必须重在“实”,持久有效地开展,才能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我校的思路是:抓说课、公开课及案例分析,促进校本教研的落实。  相似文献   

13.
英国商人霍布森从事马匹生意。他卖或租的马匹都是价格便宜,而且可以随便选马,但前提是只能在门口选马。然而,霍布森大大的马圈只有一个小门,高大肥壮的马匹出不去,能出来的只能是既瘦又赖且小的马匹。这种没有多少选择余地的“选择”被人们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  相似文献   

14.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该做一个怎样的语文教师?我认为,课堂是学生展露锋芒的舞台,我们应愿做“懒”老师,甘做“笨”老师,学做“矮”老师,并具“三心二意”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学校管理中的人性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管理的对象是教师,是活生生的人,适应人性,学校管理就有较高效率,反之,则效率低下,在现代制度化教育背景下,众多都现一协同劳动,没有规章制度(外因)是不行的,但外因必须得到被管理者认同,才能完全发生功效,因此,学校管理应以“以人为本”的“Y理论”为主,辅之以“以规章制度为本”的“X理论”。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教师面临着的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要“洗脑”,还要“充电”、“补血”。做学习型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这是因为: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教师单一的知识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了。实施新课程,课堂开放程度更大了,孩子们的视野更广了,孩子们在平等、自主的氛围中爱思考、爱提问了,而且无论哪个学科,都涵盖着丰富的内容,高度体现了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如音乐“金色的秋天》这个主题中,就渗透了舞蹈、诗歌、绘画等多种艺术。因此教师必须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加强学习,提高自我。  相似文献   

18.
陈玉兰 《科技信息》2011,(36):236-237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是打造一批高素质的具有“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有效办法。但目前由于学校、企业、政府对各自角色认识的不足,导致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效果并不理想。只有“校、企、政”三方共同协作,才能实现多赢,促进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指出培养“双师型”政治理论课教师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培养“双师型”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点和难点,并提出培养“双师型”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讲话在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措施。两个八十年的鲜明比较得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重要结论。第一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三者辩证关系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关于从事各种经济成分的人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突破。高校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抓好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