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肉味香精中单体香料的香味类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肉类挥发性香成分香味类型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肉香味主要是由基本肉香味、特征肉香味、焦糖香味、烤香味、烟熏香味、葱蒜香味、辛香香味等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成肉味香精配方的单体香料类型。  相似文献   

2.
对云南红河烟叶单料烟的烟气甜香味成分进行了分析,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分离其烟气粒相物的水溶性组分,并对所得流分进行感官味觉评价,同时结合电子舌评价结果定位出甜香味特征流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定性甜香味流分中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特征流分中具有甜香味的成分主要为吡喃酮类、呋喃类、呋喃酮类和环戊烯酮类化合物.该研究方法可为剖析烟气中关键的甜香味成分和提高卷烟的感官舒适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四特酒进行大量分析测试、工艺查定以及与各类香型国家名优白酒对照剖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江西省名优特产——四特酒的香味成分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叶丝样品中掺配了5种不同比例的梗丝卷制成了卷烟样品,然后通过中心切割气质联用技术对卷烟样品主流烟气的粒相物中香味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梗丝掺配比例的增加,样品卷烟的单支克重、抽吸口数、总粒相物含量和主流烟气粒相物中香味成分含量均逐渐减少.此外,粒相物中大部分香味成分的含量也都逐渐降低.而由于梗丝中木质素、纤维素、果胶等大分子含量高以及燃烧性好,使得叶丝中梗丝量掺配增加后,烟气中2-甲基吡嗪等美拉德反应产物、香兰素等木质素热解产物以及2,3-二甲基-2-环戊烯-1-酮等大分子热解产物含量也随之增加.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梗丝掺配虽然可以有效实现降焦,但仍需要通过加香方式来弥补梗丝加入后香气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HDT加工条件,考察了HDT烘丝前后烟丝中酸性香味成分的变化情况,比较了湖南永州上中下3个部位烟叶在4个烘丝温度下烟丝中酸性香味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HDT加工后,烟丝中挥发性酸性成分含量较加工前有明显的提高,HDT加工对烟丝中难挥发酸性香味成分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袁菊如  陈全庚 《江西科学》1992,10(3):183-186
报道了应用气相色谱法对四特酒成品酒、酒基、各类香型名优白酒中醇类的分析结果,发现了正丙醇含量高是四特酒香味成分的一大特征。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贮存方式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香味物质的影响,以湖南永州BFS和CFS烟叶(品种为云烟87)为原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分析了不同醇化时间(3、9、12、15、18个月)、不同贮存库(机械库、自然库、保湿库)中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和重要挥发性香味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1)在醇化过程中,不同贮存库中的2种烟叶的还原糖、总糖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总糖的含量降幅最大;(2)在醇化过程中,不同贮存库中的2种烟叶的挥发性香味成分总量、新植二烯含量均逐渐增加,醇化18个月后,保湿库中的湖南永州BFS烟叶和机械库中的湖南永州CFS烟叶的挥发性香味成分总量、新植二烯含量最高;(3)主成分分析表明,醇化18个月之后,除了自然库和保湿库的湖南永州BFS烟叶挥发性香味物质的主成分差异较小,不同贮存库间烟叶的挥发性香味物质的主成分都有明显的差异.综上分析,湖南永州BFS烟叶更适合在保湿库中醇化,湖南永州CFS烟叶更适合在机械库中醇化.  相似文献   

8.
HS-SPME/GC-MS/GC-O对镇江香醋特征香气成分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提取了镇江香醋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以及化合物的保留指数,鉴定了镇江香醋的主要香气成分;同时利用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技术,采用探测频率和探测强度相结合的办法,初步确定了乙酸、3-甲基丁酸、乙酸乙酯、乙酸-3-甲基-丁酯、乙酸苯乙酯、苯乙醇、2,3-丁二酮、二氢-5-戊基-2(3H)-呋喃酮、2-甲基丙醛、3-甲基丁醛、糠醛、苯甲醛、三甲基恶唑、2,3-二甲基吡嗪、三甲基吡嗪、四甲基吡嗪16种化合物为镇江香醋的特征香味物质.  相似文献   

9.
利用HPLC、GC-MS对毕节地区5个典型植烟区考烟的中性挥发性香味及潜香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PLC检测烟草多酚类物质总含量均在30 mg/g以上,不同产地的含量依次为赫章>毕节>金沙>大方>威宁。GC-MS检测出34种重要中性挥发性香味成分,其中新植二烯含量高,占总香味成分的85%-90.5%.毕节市烟区样的苯丙氨酸类物质总量、棕色化产物总量、类西柏烷类总量都显著高于其他烟区;大方烟区的香气物质总量,类胡萝卜降解产物总量、大马酮、香叶基丙酮、巨豆三烯酮B、D均显著高于其他烟区。  相似文献   

10.
柚子是柑橘属植物的重要成员之一,其果皮的油包层含有丰富的芳香类成分,可通过冷磨法、水蒸馏法、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溶剂辅助萃取法(SAFE)以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SFE-CO2)等制备得到精油产品,其中冷磨法制备的精油香味最接近原柚皮香味。相关研究已经采用感官评价、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气相色谱嗅闻仪联用(GC-O)、电子鼻 (E-Nose) 等方法分析了柚皮精油的成分,而高分辨率的质谱(HRMS)、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等方法在柚皮精油分析中较少。柚皮精油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同时也存在着醇类、醛类、酯类等其他成分,其中月桂烯在柚皮精油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柑橘类水果。不同品种柚子精油的香味特征及香气成分具有一定的差异,琯溪蜜柚精油以清香、柠檬和果香为主,梁平柚精油以花香为主,沙田柚精油以薄荷味为主。贮藏温度、光照及氧气会引起精油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其中紫外线对精油风味影响最大,是精油香味和成分不可逆变质的重要原因。柚皮精油在医药、食品添加剂以及化妆品行业应用非常广泛,对柚皮精油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阐明不同熏制材料对烟熏肉制品风味特性的影响,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检测白砂糖、红茶和苹果木熏制的鸡腿肉的风味物质,根据挥发性组分的特征风味指纹图谱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究不同样品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从熏制鸡腿肉中共检测鉴定出46种挥发性物质,包括一些物质的二聚体。主要有醇类、酯类、酮类、醛类、呋喃类、酸类、酚类及杂环类,其中戊醛、庚醛、糠醇、壬醛、辛醛、糠醛、乙酸乙酯等为糖熏鸡腿肉的主要特征风味物质,甲基丙醛为茶熏鸡腿肉的主要特征风味物质,丙酮、3-甲基丁醛、2-甲氧基苯酚和2-乙酰呋喃等为木熏鸡腿肉的主要特征风味物质。指纹图谱信息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熏制的鸡腿肉样品的特征风味物质既有差异,又相互联系。GC-IMS技术对构建不同材料熏制肉制品的风味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热反应鸡肉香精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还原糖及氨基酸为主要原料 ,经 Maillard反应制得了香味较好的鸡肉味香精 ,并对各反应物的用量、反应介质的 p 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进行了考察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热反应鸡肉香精的适宜的原料配比及反应条件 .  相似文献   

13.
冷冻是消费者用于延长肉类储藏期的一种常用方法,也是研究人员常用于肉类品质评估和加工的前道工序.目前尚无完善记录表明,冷冻对烹饪后的禽胸肉质的感官品质会产生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新鲜与冷冻-解冻鸡胸肉的感官质量剖面属性.鸡胸肉块在宰后24 h内从胴体上分割,分别以新鲜状态直接烹饪或置于-20℃冷冻.冷冻样品采用三种不同解冻方式:冷冻后直接取出烹饪解冻(0 h);在20℃水中预解冻2 h后烹饪(2 h);或在4℃预解冻24 h后烹饪(24 h).对照组则为新鲜鸡胸肉直接烹饪.肉块加热到78℃时用于评价感官质量属性.该实验由经过训练的描述型品评员采用0~15强度标度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不同的处理方式并没有引起任何风味特征和5种质构特征(内聚力、硬度、多汁、肉块大小、肉块湿度)上的差异(P0.05).然而,不同处理方式引起了团块内聚性、分解率和咀嚼性上的显著差异(P0.05):冻后直接烹饪(0 h)和解冻24 h烹饪(24 h)的鸡肉块的团块内聚性评价要明显高于预解冻2 h的样品.冻后直接烹饪样品(0h)的分解率和咀嚼性显著高于新鲜对照组和预解冻2 h的样品.本研究结果表明,冷冻-解冻对鸡胸肉的感官风味品质无影响,但可能改变烹饪后鸡胸肉的质构特征.因此,冷冻-解冻对肉类质构的影响取决于烹饪前的解冻方法.  相似文献   

14.
讨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与鸡肉风味的关系.遗传因素主要包括:品种、性别、日龄和化学成分等;环境因素主要包括:饲料成分、饲养管理、气候以及屠宰前、屠宰中和屠宰后对肉质风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美拉德反应是鸡酥松特征性风味形成的关键。为优化加工工艺提高鸡酥松产品品质,探究加工工艺对其加工过程中美拉德反应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蒸煮时间、加糖量和炒松时间,同时检测产品的水分、灰分和色差。结果表明,炒松工艺对美拉德反应影响显著,蒸煮30 min、糖的质量分数为6%和炒松时间15min有利于提高OD420值,生产出酥松的灰分含量和含水率分别为5.45%和9.00%;色差分析表明黑白颜色变化不明显,而红色和黄色加深;过度延长炒松时间导致酥松蛋白质含量下降,降低酥松营养价值。调控鸡酥松的加工参数可以有效控制加工过程的美拉德反应,影响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简要论述了肉味香精配方的基本构成及美拉德反应在肉味香精生产中的应用,介绍了五十多种肉味香精中常用的合成香料,对其中的含硫香料做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啤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副产物对啤酒风味的影响,并进一步阐述为防止风味缺陷,如何通过原料使用、工艺调节以及生产设备方面使用等,以达到啤酒质量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肉类风味形成及羊肉香精的风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肉是全世界通用的食品,食用它没有宗教和文化禁忌.羊肉产业迅猛发展,羊肉香精的规模化生产已在国内开展,但风味及应用效果并不理想.综述了形成肉品风味的前体物质,产生风味的化学反应,提供羊肉风味的化合物,以及羊肉香精的基本生产模式,为有关羊肉风味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肉味香精的研究概况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述了肉味香精研究历程的三个阶段,着重介绍了通过模拟肉味物质的加热过程,利用Maillard反应制备热反应肉味香精的生产原理及工艺技术,其关键性生产原料是含硫氨基酸和还原糖,利用HVP或HAP来修饰整体香味,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和进料.最后就其在方便面、熟肉制品产品中的应用做了详细说明,并指出更安全、更可靠、更天然的肉味香精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