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彝族字是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生长斗争、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几百代人的艰辛努力,逐渐创制而成的。因为有了这种字,几千年来,彝民族的哲学、化、科技和历史才得以记载和流传至今,彝族社会才越光辉灿烂,丰富多彩。章通过彝古籍、民族字学家马达仁先生手孤本《阿诺史色与彝族字》一书,以及汉古籍上和彝族民间有关彝族字起源问题的记载与传说,进行反复对比研究,最新彝学界有关彝族字研究成果的分析认为,彝族字的创制时间应是“阿诺史色”时代,即母系氏族社会后期,距今约有七千多年的历史较为可信。  相似文献   

2.
广西族彝支系问题,目前尚未发现何种文字记载,但根据各地风俗习惯、民间传说、衣着服饰和语言差别,可分为黑彝、白彝和红彝三种。居住在隆林、西林县(自治县)的彝族,基本上是黑彝。他们的风俗习惯、语言和装束,与四川大凉山、贵州黔西北和云南楚雄、大理等地区的彝族相同或相近。其装束,上下一身黑,男人头上有一条布片卷成  相似文献   

3.
廖玲  谌娟 《当代地方科技》2010,(24):170-171
严格地说,在现存的语言文字系统中能够看到彝族的灵魂观念遗迹。四川、云南和贵州文献在涉及灵魂一词时,几乎都各执一些意义。但总得来说,通过对彝族古籍文献的考释,彝族神话和经书关于灵魂问题的一些有关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彝族自身特有的灵魂观、鬼神观、社会结构观等,诸因素共同构成了彝族宗教特有的文化基础,对彝族人民的生活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白文”     
民族文字是民族文化的一大特色。白族有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可以肯定地回答:有!白族既有语言,也有文字。然而,在对外交往中,有的持有怀疑,有的干脆说“没有”,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本文就这个问题,从一般的文字常识、白文的历史记载、白文的文物古籍、白文的文字样式、白文的应用等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彝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彝学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彝族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通过文献资料、社会调查、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彝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为其抢救与保护提供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我们到了地处滇桂交界地区的广西那坡县的两个彝族聚居村寨和曾有“彝族千家寨”之称的云南富宁县板仑公社龙羊彝寨,对彝族的风俗习惯作了一次调查,并亲身参加了当地彝族同胞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跳公节。我们发现,这一带的彝族习俗与其他民族和居住在其他地区的彝族习俗都颇有不同,很有自己的特性,其中尤以跳公节的特点最为显著。它与这个地区彝族的整个历史发展、社会生活和文化特点都有密切关系,而且对今天的  相似文献   

7.
由广西少数民族古藉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派员搜集、翻译和注释,并将以科学版本公开出版的《那坡彝族开路经》(简称《开路经》),是我国少数民族古籍中,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同滇、川、黔三省彝族聚区的《指路经》一样,集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为一体,内容包罗百科知识,是研究彝族古代社会风貌、习俗、历史和先民哲学观念、思想意识及其宗教信仰的重要资料,也是一都反映彝族古代社会生活的史诗.本文就《开路经》的文化价值问题,略述已见,以祈赐教.  相似文献   

8.
彝族在历史上由中国迁徙进入越南后并不称为彝族。而称倮倮族和濮拉族。文章依据有关资料,对越南彝族的人口分布、迁徙历史、文化特征等进行初步阐述,以就教于有关彝学研究之方家。  相似文献   

9.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区基础教育的直接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莉 《科技信息》2008,(12):14-14
地理环境影响民族基础教育有间接影响和直接影响两种方式。本文将从凉山彝区地理环境与教学用语、统编教材、教学计划等之间的关系,来论述凉山彝区地理环境对凉山彝族基础教育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彝族是开发中国西部的先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华民族五千年明史上看,彝族在民族大家庭中交融性,持续性和独立性是十分明显的,在其生存发展中毕摩化起到关键性作用,几千年来,毕摩能抵御外来宗教影响,佛教、道教,基督教对它起不到任何作用,同一历史时期的埃及人早消失在外来民族;之中,而凉山彝族直到1956年“民主改革”前仍保持着奴隶社会制度和保存完整的古代毕摩化,这是世界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凉山彝族的奴隶社会是一种奇特的奴隶制社会,它既不同于古代东方的奴隶制,又区别于古代西方的奴隶制,在商彝周鼎秦汉碑,唐宋元明清翰墨和毕摩的史诗经中均有不同记载,凉山彝族用优秀传统化勤劳,智慧和明的习惯法开发了中国西部。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近年来,藏彝走廊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现象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与关注。该区域中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由于频繁的民族互动与文化交融所造成的民族边界的模糊性等现象均具有极高的民族学、人类学及民族史研究价值。费孝通先生之所以将之称作"藏彝走廊",很大程度还因为藏族与彝族是今天此走廊中分布地域最广、人口数量最多的两个代表性的民族。故而,藏族及其文化在藏彝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化的起源,不是起于文字,不是起于儒家、道家,而是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天文历法。天文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是太阳。文字之前的天文历法,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太阳。研究彝族十月太阳历,得出的结论是:彝医的基础理论出自十月太阳历。太阳历是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理论的发源地。十月太阳历和十二太阳历的文化意义与历史功绩就在于:能够合理地、完美地解释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核心理论的出处。追根溯源,太阳历演化出了彝族文化、彝医文化的重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一套自成体系的理论和由此基础上产生的彝医临床各科学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本市汉、彝族农民饮酒情况及相关问题。方法 采用定式问卷对15-65岁的汊族农民1030人,彝族农民1070人者调查。结果 饮酒率汉、彝农民分别为33.50%、36.92%;饮酒所致精神障碍患病率汉、彝农民分别为12.23%、23.36%;躯体障碍患病率汉、彝农民分别为9.51%、14.67%;社会功能损害发生率汉、彝分别为6.80%、13.27%。结论 彝族农民饮酒所致精神障碍及躯体障碍患病率、社会功能损害发生率均高于汉族,可能与彝族的饮酒风俗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4.
云南大理无量山、哀牢山民间的彝民,有一种独特的集传统饮食文化、舞蹈、音乐于一体的“跳菜舞”,彝语称之为“吾多哈”也就是彝族的伴餐舞“跳菜”,它是彝族在婚、丧、嫁、娶等重大礼仪活动中,活跃气氛敬重宾客的一种民族风俗舞蹈。近年来,各领域对南涧彝族“跳菜”的研究都趋于完善,但在体育领域的研究甚少。基于此,希望通过对南涧彝族“跳菜”的历史溯源、演进、种类、身体特征及组合进行研究,探求南涧彝族“跳菜”的体育功能价值,以便人们更加了解南涧彝族“跳菜”,积极参与和传承这一项宝贵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5.
地处"藏羌彝文化走廊"的白龙江流域,历史上是南下陕西、四川、云南,或者西进青海、西藏必经的中间地带,是民族文化走廊的重要节点。从青海藏族的庄窠院、碉房,宕昌藏族的木笼房,四川羌族碉楼,直至云南彝族土掌房;从环底半地穴居,到半地面、半地穴居,再到地面楼居的民居建筑形制,结合历史空间地理和考古资料分析,沿着"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下半缘,民居建筑与所处区域的自然地理空间及其文化类型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它是一条连续的、系统的和完整的"藏羌彝民族文化走廊"发展演变脉络。  相似文献   

16.
彝族漆器是彝族人民生活、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彝族文化宝库中,一颗晶莹的明珠。它是彝族人民通过几千年的辛勤劳动、生活实践创造出以黑、红、黄、为主体的,独特的、丰富多彩的、传统的民族工艺。它对研究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其它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较高的参考、佐证的史历价值。这一独特的传统民族工艺,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传承与创新,使这朵绚丽的彝族民族工艺之花绽放出永恒的芬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国民族大调查工作,彝族、藏族、羌族、藏彝走廊等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反思,探讨了中国民族学体系的理论建构及学科应用诸问题,同时着重分析了藏彝走廊研究在民族学区域综合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来美国学者郝瑞(Srvan Harrell)以四川攀枝花几个彝族支系为例,为中国彝族的认同提出质疑,认为这不符合"族群"的概念.因此彝族的"聚拢"带有任意性.他还从"民族"与"族群"两个概念出发,认为中国并无"族群"概念.本文认为,彝族虽然支系众多,但历来即有认同,新中国的民族识别还是加强了彝族整体的认同性;"民族"与"族群"的概念确有差别.我国以往在翻译和使用上曾将其混用,造成误解,这一问题现已不存在;必须充分利用中国的民族志资料构建族体理论.  相似文献   

19.
凉山州彝汉双语教育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彝数字进入普教系统,并迅速推广到彝物理、化学教学模式;为五地市培养一批双语理科教师,缓解了普九缺少理科教师的突出矛盾。双语教育进入理科突破了民族学生学习理科的难关,其科学价值和社会效果是不可估量的。彝汉双语教育是实现彝族地区教育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先进教育模式,代表了彝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受到了欢迎。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利用选择字稿,对字稿进行扫描,将字稿数字化拟合,然后修改字库,最后整合字库等字库设计技术设计出四川古彝文的字库,然后根据现代字符编码设计原理和技术对四川古彝文字符集进行科学的编码.四川古彝文字库的建立及其字符集的成功编码是后来四川古彝文系统的研制与开发的前期工作,为古老彝文信息化,收集、整理、翻译彝族文献古籍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