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试论北朝时期霜雪冻等低温灾害发生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辉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27(2):26-31
北方地区低温灾害的发生具有较明显的集中时段和间歇时段:不同种类的低温灾害具有不同的高发季节,霜灾的高发季节为夏、秋两季;雪灾的高发季节在春、冬两季;冻灾的高发季节为冬季。不同种类的低温灾害具有不同的高发地区,霜灾的高发区为并州、雍州、肆州、汾州、敦煌镇;按现今的行政区划统计,山西、内蒙古地区为相对高发区。雪灾的高发区为北魏京师平城和柔然地区;按现今的行政区划统计,山西、内蒙古地区为相对高发区。北魏的邺郡为冻灾的高发区;按现今的行政区划统计,河北地区为相对高发区。 相似文献
2.
试论北朝时期旱灾发生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辉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24(5):41-45
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旱灾的发生,在时间分布上,具有较明显的阶段性和集中性,夏旱最多且季节连旱现象比较多见;在地区分布上,各地大都发生过旱灾并具有相对高发区,且旱灾往往跨州连郡,涉及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3.
李辉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26(2):36-41
北朝时期北方地区虫灾种类较多,以蝗灾为主要类型;虫灾发生的季节性明显,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在地区分布上,北方大多数地区都发生过蝗灾,今河北、河南、甘肃为相对高发区;而好妨灾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区性,今山东、河北为相对高发区;虫灾和水灾、旱灾、风灾等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李辉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8)
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旱灾的发生,在时间分布上,具有较明显的阶段性和集中性,夏旱最多且季节连旱现象比较多见;在地区分布上,各地大都发生过旱灾并具有相对高发区,且旱灾往往跨州连郡,涉及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5.
李辉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3)
北朝时期北方地区虫灾种类较多,以蝗灾为主要类型;虫灾发生的季节性明显,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在地区分布上,北方大多数地区都发生过蝗灾,今河北、河南、甘肃为相对高发区;而虸蚄灾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区性,今山东、河北为相对高发区;虫灾和水灾、旱灾、风灾等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6.
李辉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25(2):58-61
北朝时期水灾的发生具有较明显的集中时段、间歇时段且涉及范围较广;水灾的季节性特征明显,主要发生在秋季;水灾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特征,按现今行政区划统计,山东、河南、河北、天津、苏北、山西地区为相对高发区. 相似文献
7.
李辉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3)
北朝时期水灾的发生具有较明显的集中时段、间歇时段且涉及范围较广;水灾的季节性特征明显,主要发生在秋季;水灾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特征,按现今行政区划统计,山东、河南、河北、天津、苏北、山西地区为相对高发区。 相似文献
8.
李辉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9)
北朝时期国家政府在灾后采取的重农救灾措施主要有劝勉农桑、组织民屯、兴修水利,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救灾的作用,而且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总结北朝时期灾后重农救灾措施,有助于为现代救灾研究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辉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27(5)
北朝时期国家政府在灾后采取的重农救灾措施主要有劝勉农桑、组织民屯、兴修水利,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救灾的作用,而且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总结北朝时期灾后重农救灾措施,有助于为现代救灾研究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个玄学风行、道教佛教广泛传播的时代,而儒学则由“独尊”的峰巅跌下。不过,儒学因其本质上是服务于社会中现实政治和封建伦理道德的,它在社会政治中所居的正统地位并没有动摇,而且儒学在与佛、道的斗争和互融中继续向前发展,并形成了一些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杨朝蕾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5)
魏晋南北朝论证型论体文采用专论的方式证明论点,根据论点出现的情况可分为四种:证明式、归结式、阐述式与分论式。证明式的基本特点是开宗明义,将论点置于篇首,下文作者用论据加以证明,就其因果关系而言,属于由果求因;归纳式的基本特点是先述论据,后出论点,在思维方向上是由已知到未知;阐释式则是由已知到已知,在文首提出论点,下文进行分项阐述,并非证明,由总到分,使之条理清晰;分论式,论点分散,似乎只有分论点而找不到中心论点,其实文章的中心论点体现于全篇,几个分论点在精神上是向一点集中的。 相似文献
12.
南北朝是佛教广泛传播和迅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石窟寺、造像碑和佛教造像等。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这些石刻艺术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13.
北朝时期,佛教在北方广为流播。在佛教经典所倡导的福田思想的影响下,广大信众积极投身于社会救济事业。他们通过救助贫乏、赈济饥荒、举办斋会、施医舍药、敛葬贫民等方式,对大乘佛教所倡导的菩萨行思想予以践行。从根本上说,根植于佛教信仰基础上的社会救济是佛教教团传播宗教信仰并促使信众皈依的一种方式,但是,它对于弥补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缺失,打破依靠血缘和地缘维系的联合,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朝蕾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2,(2):123-128
对问体论体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放异彩,其特点是以对问的方式结构全篇,通常是一问一答,也有多问多答,"辙寄之宾主,假自疑以对之",假设对方有疑惑不解的问题或对方攻击的观点,然后予以答疑或驳击。按其宾主人物之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或问式,一类是客主问对式。前者使思想表述更加明白晓畅,使深刻复杂的理论深入浅出,使文章容量扩大,呈现出思想逐层深入、几经矛盾波折的过程。后者则具有戏剧性,有虚构的客主双方,有一定的矛盾冲突与特定的情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汉王朝的动荡倾覆,与汉王朝命运紧紧连在一起的汉代儒学也走向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玄学、道教、佛教的兴盛。在中原儒学日益没落之际,河西一隅却一反常态,儒学独树一帜,异常繁荣,不仅保存了两汉以来中原的儒学文化,而且还有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北魏统一北方后,河西儒学对北魏贡献巨大,北魏统治者利用河西仕人及儒学,振兴了礼乐,完善了官制律令。北魏社会的许多领域都留有河西儒学的深深印记。 相似文献
16.
北朝时期国家政府在灾后采取的节约措施主要有减膳损服、罢减享用、禁断屠杀、禁止造酒、减缩百官俸禄,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辅助救灾的目的。总结北朝时期灾后节约措施,有助于为现代救灾研究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7.
18.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是北方地区水上交通的大动脉。曹魏及北魏等北方政权对黄河航运积极开发,三门峡及其以东峡谷航道不断得到整治。黄河上游部分河段及整个中下游河段都有航运利用。“黄河也曾千帆过”是这一时期并不少见的情形。受水文及政治因素影响,各河段的航运状况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